张嘉译为什么叫张小童 翻开他成名之路网友感到心疼
有个名字叫张小童,许多人都疑惑为什么张嘉译会叫张小童,这不是一个孩子的名字吗。而且张嘉译现在给人是一种大叔的感觉,但是张小童这个名字真的不符合张嘉译现在的形象定位,那么张嘉译为什么叫张小童?赶紧和小编来看看吧!
想不想看《蜗居》里成熟稳重的张嘉译在25年前“小鲜肉”时期的模样?赶紧去搜一部名叫《魔表》的儿童科幻片吧,当年20岁的张嘉译绝对让你眼前一亮。
出演《魔表》这部电影时,张嘉译的名字还不是张嘉译,演员名单里,出演“大康博思”的演员叫张小童。华商报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张嘉译1970年4月8日生于西安,1987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91年,张嘉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推算起来,《魔表》是张嘉译上大学时期的作品,当时他大约20岁。改名张嘉译后,他又演了不少影视作品,2006年他主演电影《左右》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之后在电视剧领域的演绎,更令他家喻户晓。
张嘉译原名张小童,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号称是长相最差的一个班。在学校里,他演戏很腼腆,大学毕业后,张嘉译的爸爸发动自己在北京的关系,想把张嘉译留在北京,但最后时刻被别人顶替了名额,强的张嘉译索性直接回了西安,服从学校分配,去了电影厂,而且一待就是9年。
9年里,张嘉译还是不改强的倔脾气,遇到不公正,他会打抱不平,遇到不满意的戏分,他会要求导演或者自己删改台词,张嘉译后来的老婆王海燕也说,她跟张嘉译就是“不打不相识”,第一次合作对戏,张嘉译就删减了她大量台词。
也正是因为要强,那9年里,张嘉译演武打戏,都是不用替身,直接往水泥地上摔,结果后来作下了毛病——强直性脊柱炎。这病不是绝症,死不了人,但是很痛,而且难以治愈。半个月要打一次针,几乎每天都疼,疼得厉害了就必须得吃止痛药。
所以,张嘉译拍戏要比别人辛苦多了。每天早上他要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用热水冲脊柱,热气冲开了才能舒服些。万一进组时间久了,比如两个月以上,张嘉译就要带足两个月的中药,每天熬服,喝下去。
这也是张嘉译现在走路直不起腰,总驼背且一步三晃的原因。多不知情的观众还指责张嘉译,走路不仅驼背,还总是抖肩,其实那是因为张嘉译的这个毛病,导致他身体前倾,不是刻意抖肩,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下意识的动作!
张嘉译为什么叫张小童?其实翻开张嘉译的成名之路我们就发现了张嘉译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后来因为拍戏还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还说张嘉译耍大牌,现在请大家不要再误会张嘉译了,因为张嘉译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