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期中国优秀动画片现在却看不见了呢?
早期中国优秀动画片,比如题主说的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啥、西游记、蓝精灵、葫芦娃等,都是早起优秀的国产动漫代表作,同时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做的,这个厂也是1957年才建成的。在那个年代的优秀动画数不胜数。可现在似乎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我们所接触了解到的是国产动画的渐渐衰落,为什么早期中国优秀动画片现在却消失了呢?为什么网为您解答...
为什么早期中国优秀动画片现在却看不见了呢?
过去的动画无论是类型还是制作方法,都基本可以归为计划经济国家的艺术动画,国家拨钱,动画做出来拿奖,为国家获得荣誉,不需要太多的考虑商业模式的问题。
艺术动画在市场经济国家也有,是可以赚钱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赔钱的,赞助方烧钱买高兴。资金来源不一,有的是学院拉的赞助,有的是靠国家行业基金,还有的就是商业动画公司为了提高声誉制作的相当于广告的动画。这最后一类很多人都应该看过,比如4摄氏度的实验动画就很有名。
为什么中国现在不能走这条路呢?因为西方的影视培养体系也是慢慢建立起来的,我国纯商业向的影视市场制度还一塌糊涂呢,纯商业动画稍微有点好转,大部分公司只骗国家的动画发展基金活着,哪有心情管这个啊。国内现在也有一些艺术动画,是学院系的,这条路暂时还可以走的通,但是规模不可能做太大。
规模很大的艺术动画就像《辉夜姬物语》这样,整体定位与中国当年的水墨动画几乎如出一辙,赔惨了,反正从一开始也没人指望它赚钱。《回忆中的玛尼》虽然比较清淡,但还属于商业动画。
也不得不说,观众的情怀也是很重要的,我国有一批高素质的观众,但因为大家都是看日本动画长大的,所以钱都支援日本动画了,对国产动画支持有限。
以前是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不多,环境较封闭,大家能看到的动画也就是上海美术制片厂的那些。最后的回光返照是98年的《宝莲灯》。90年代大量引进国外动画,而那时候中国动画还处于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没赶上时代潮流,转型失败。或者说,那时候的动画仅仅限于电视台播放(动画城大风车),但市场上没有形成国外的产业链,如手办模型,DVD,剧场版等。那时候没这个意识。而那些童年的经典,也完全仅仅只是回忆了。
现在的上海美影厂还是会推出以前的动画重制。不过都是炒冷饭。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邋遢大王等。我印象里最近十年最好的原创也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了。刘若英吴宗宪配音。很不错,也仅仅只限于很不错。但现在的孩子们不会被这些吸引。有市场下的喜羊羊。你不看其他人都看你就low了。网络上有大量国外动画的资源,还有美剧,电影。大家文化生活丰富了。
其实早期的动画风格不是不见了,而是很少在市场上“上架”。毕竟现在是商业社会,做一部片子要考虑市场需求,制作成本,经济效益什么的。可悲的是国家支持动漫产业,却形成不了完整的商业链。很多公司拿着政府的钱出了一部烂片就走人了,这些人是在赚政府钱,既不搞周边不搞延伸也不做宣传,更不在乎你观众喜不喜欢。
在题材上也限制了很多框框架架,所以编剧也就懒得跟你搞创意搞突破,人文情怀品格塑造方面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不是低幼教育,哗众取巧就是追追打打,没有深度没有梦想看完就忘的东西。
现在中国很多商业动画公司在制作方面为了求快求量产,都是用到flash或者3D软件去“调”出来的,或许会显得尤为动作生硬、造型奇特、质感低劣……能踏踏实实研究动作规律画动画的都该给个赞啊!
也许正是因为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反而缺的是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