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变低了?看看你是不是涂了化妆品

  化妆品不但可改变皮肤红外测温值,误差还可能很大。

  撰文 | 王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眼下,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非接触式的红外体温测量仪广泛出现在各类公共场所的入口,只要你出门,就难免一天被量上好几回。虽然如今的红外测温技术日新月异,但这种远距离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仪仍有许多缺陷(参见《天天指着脑门儿的东西,不准!咋整?》)。最近一项韩国的研究提示,人们广泛使用的化妆品(含某些护肤品,下同)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可轻易改变皮肤红外测温值的干扰物,而且误差还可能很大,有时足以掩盖一个发热患者的异常体温。

  

  韩国一机场检测乘客体温的设备。| 来源:https://www.traveller.com.au/coronavirus-and-air-travel-airport-temperature-check-saw-me-put-in-quarantine-h1lwlx

  开展这项研究的是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IBS)的材料科学家Steve Granick带领的团队,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据亲身参与实验也是文章作者之一的董若宇博士介绍,他们首先选定了美白霜、面霜、高光粉、防晒乳液、防晒霜、粉底、乳液、爽肤水、凝胶面霜、面膜共十种常见化妆品/护肤品,然后每次取一样涂在自己脸上(不涂满),再使用先进的研究级别的红外相机测量被化妆品覆盖的皮肤温度的变化。

  

  实验中选用的十种化妆品。| 供图:论文作者

  

  本实验所采用的红外测温摄像机FLIR A8303sc,精度0.02℃。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他们不去测脸部温度的绝对值,而是测涂抹区域相比未涂抹区域温度的变化值。考虑到要尽可能避免身体活动引起的温度变化,董博士必须一直端坐在那里,遇到效力持久的化妆品,甚至要端坐一小时以上。

  

  董博士涂抹化妆品及测温过程|供图:论文作者

  辛苦没有白费,实验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他们测试的十种化妆品不同程度地都降低了脸部温度。其中,有两类化妆品的降温效果最明显。第一类是面霜、面膜、化妆水等化妆品,它们在涂抹后的5-10分钟内,最多能让皮肤降温4℃以上,但在随后不久,这种降温效果就会逐渐消失。第二类是带有颗粒物的化妆品,例如美白霜和高光粉,它们除了降温效果不俗,降温持续时间甚至能长达20分钟以上。其余化妆品的降温效果虽然没有这么惊人,但通常能够在几分钟之内降温1℃以上(详见下图)。

  

  测温结果,左图:实验测温照片,化妆品涂抹在实验员额头右侧,该部位测温显示绿色(较低温度)。右图:几种降温效果明显的化妆品的降温曲线,其中6:粉底;7:乳液;8:爽肤水;9:凝胶面霜。| 来源:论文

  论文分析称,之所以面膜、爽肤水等化妆品效果明显,是因为这类化妆品含水量高,液体蒸发吸热,导致皮肤表面实际温度降低。对霜类化妆品而言,如果涂抹够量,在皮肤表面形成了一层隔热膜,就会让红外相机探测到的温度低于皮肤的实际温度。而对于高光粉等含有反光固体颗粒材料的化妆品来说,由于红外相机实际上并非直接探测物体的表面温度,而是探测物体发射出来的红外信号的强弱,当皮肤表面吸附上反光颗粒时,红外发射率会降低,红外相机探测到的信号就变弱了,测量的温度就会变低,且这种作用机制下的降温时间会更持久一些。

  文章的最后,作者们坦诚地介绍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限制因素。例如,化妆品品牌(以及成分)的选择、涂抹的方式(和用量)都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实验中的一些测试条件和实际使用环境可能还有出入。比如,在通风良好的公共场合和在密闭的实验室内,红外测温仪测量到的温度可能会因环境不同而有一些差别。此外,人与人之间的皮肤状况不同,对于同样化妆品的吸收程度不同,也可能会导致降温效果有差异。

  不过笔者认为,以上这些因素并不会根本性地推翻这项研究的结果,所以化妆品能够短暂降低皮肤温度这个结论应当是可信的。另外,文章也提到,因为一般化妆品不会涂到耳朵里,所以测量耳温还是比较可靠的。

  鉴于目前全球普遍采用非接触式额温枪来测来往人员体温,或者在公共场所采用远距离的红外测温装置来筛查病毒感染人群,这项研究的结果值得引起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参考资料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12.20034793v1.full.pdf

  本文为严肃科普媒体《返朴》(微信号:fanpu2019)首发,《返朴》由国际一流科学家和科普专家担任总编及编委。任何媒体转载时须保留《返朴》名称及微信号和作者信息。未经许可,严禁对包括标题在内的任何改动。转载、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