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门第风俗是什么样的?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293次浏览
在古代社会,姓氏可以说代表着门弟的高低贵贱。在门阀政治鼎盛时期的魏晋南北朝时代,门弟观念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极为深远产生了,家世的高低贵贱成为决定仕途的主要因素,朝中重要官职几乎完全把持在几个大家族手里,社会上每个人身份的贵贱,都是由其家庭的门弟高低决定,士家大族与寒门庶族之间等级森严,有一条巨大的鸿沟不可逾越。
当然,所谓门北的高贵,在历史上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当权者总是想方设法抬高自己的出身,如唐初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都曾分别采取重排天下世家大族门第顺序高低的举措,使得关东李氏及武氏的门弟在社会地位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隋唐时期的门第观念集中体现在婚姻上。唐律明确禁止良贱通婚,对婚姻讲究门第观念予以法律认可与保护。在注重门当户对的婚姻上,不同社会等级的民众只能在各自所属的社会集团内部谈婚论嫁,阶级界限划分严格。而“同姓不婚”的婚姻原则,更是将门弟与姓氏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姓氏始终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姓氏文化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在历史上的传承,比较稳定。传统上都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传递给下一代。当然,也存在着改姓的现象,改姓的方式包括入赘婚姻、避难改姓、随母姓氏、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等。
古代宗法社会制度下民众往往是“聚族而居”,一个家族或者多个家族构成村落聚居生息,因此大多是同姓聚居在一起,在婚姻上通常与附近村落或家族联姻,婚娶地域相对固定,同姓人群的分布比较集中。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占总姓氏量不足百分之五十的常见的一百个姓氏已集中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百分之十五的人口。
姓和氏在古代并不是一个概念。姓起源于女系,表示母系血统。氏起源于氏族图腾的标记或名号。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女性几乎失去了据有的权利,甚至连姓名权利也被剥夺。男女结婚,妇随夫居,女子便成为夫族一员,女子的姓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在本身的父姓前加夫姓,表示已属夫族一员,然后在父姓之后加“氏”,表明自身原属何家族,如张王氏,表示夫姓张,父姓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能得以青史留名,而不是“赵李氏”,那是很幸运的例外。姓氏往往代表着门弟。秦汉时期的门第观念主要体现在婚姻择偶的选配上。联姻双方首先必须门第相近,社会政治地位大体相当方能谈婚论嫁。皇室、贵族、官吏、商民无不把门第视为联姻的首选条件。两汉时期,门第观念由宽松到严格,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婚姻的滥觞。
门第又称“门户”、“门楣”、“门望”等,是一个家族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及身份的象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姓氏又可以代表一个家族的门第高低,因此姓氏与门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炫耀自己的门第,很多人本能地攀附前代同姓名人作为自己的祖先,借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如姓岳的一般说自己是岳飞的后代,姓鲍的必称鲍叔牙之后;姓秦往往称自己是唐初名将秦琼的后代,都不愿意说自己是南宋奸相秦桧的后裔。古代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择偶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这种观念对后世影响颇深,反映到家谱中,竟产生了“娶妻不若吾家,嫁女必高吾家”的家法族规,认为这样的妻子贤淑温柔,容易驯服,而女儿嫁给门第高出自己的家族,有两方面诱因,其一可以让女儿做贤惠媳妇,其二可以攀附名门大族。
历史上为了边所谓的门第虚名,有过很多血腥的记载。南北朝时发动侯景之乱的首领侯景是北朝大将,投降了梁朝之后,曾经想通过梁武帝向门第高贵的士族代表王、谢二家族之一求婚,希望可以娶其女为妻,然而因其门弟不符结果被无情拒绝,侯景对此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后来侯景发动了叛乱,攻陷都城,为了报复昔日的求婚被拒之辱,就下令士兵们恣意蹂躏糟蹋这些士族大家的妻女,致使很多女性受辱而死。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要立具有隋朝皇族血统的弟媳杨氏为皇后,唐代皇后二十四位,出身三品以上高官家庭的就有十七位,公主也多选名门望族的子弟作为夫婿。
门第观念不仅对皇族,上层高官影响很深,对下层民众影响也很广泛。商人经济上十分富有,但是在婚姻上还是局限于同行或者平民,而很难与庶士家联姻。不同社会阶层之间门第悬殊,联姻往往困障重重,几乎是不可能。《西厢记》中张生无法与崔莺莺结为百年之好,最大的障碍就在于他是一个“白丁”,而崔则是相门之女,门不当户不对。一旦张生考中状元,有了政治身份之后,崔母才欣然接受这桩既定的姻缘。唐宋以来,政府还从法律上规定乐户、杂户、部曲、奴婢等贱民择偶婚配只能与其门第相当者结婚,否则,即使结婚,也必须离婚并受到重罚。《墙头马上》这一出喜剧,就是因为门户不当,主人公只得隐瞒双方夫妻身份。梁祝的爱情悲剧,牛郎织女的婚姻悲剧,都是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门第观念在社会现实中的影射。
在母系氏族社会,“姓”代表着“女性”。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姬、妨、奴、姚、姜等,均有“女”字旁,就是女性崇拜的历史痕迹,是母系社会共同血缘关系的标记和表征。《百家姓》是中国流行时间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该书共收集了单姓四百零八个,复姓三十个,采用四言体例,讲究押韵,琅琅上口。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四个姓氏“赵钱孙李”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姓为百家姓之首,是因为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理当居首。钱姓乃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国姓”,后降宋,故居第二。孙姓是因当时吴越国王钱叔的正妃孙氏家族势强人众,故排第三。李姓是南唐的“国姓”,降宋较晚,故居第四。他据此断定《百家姓》问民于北宋初年。
中国姓氏的起源算途径不一,有古代帝王赐姓,上古圣贤遗留之姓,古代名人遗留之姓,古国遗姓,古职业、官职遗姓,或因避祸改姓,外域之姓等。周作明在《民俗通书》中总结出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氏为姓,如姬、姚、姒等;二是以国名为姓,如冯、阮、郑等;三是以封地为姓,如苏、阎、欧阳等;四是以居住地为姓,如东门、邱、济等;五是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如风、朝等;六以官职为姓,如史、粟等;七是以技艺为姓,如索、陶、屠等;还有以天干命名的,如大甲、祖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