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刷引力波?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191次浏览
引力波最近可谓大出风头,有些新闻甚至直接写出类似“引力波刷爆朋友圈”的标题。不光是科学界,网络段子手也纷纷出动似乎弥补了春晚绩效的不足,在文化界也掀起了阵阵涟漪。还有股民跑来问是否有引力波概念股,爱开玩笑的网友甚至整理了一份与宇宙、空间、哲学相关的股票名单; 认真的网友则指出这次引力波探测与激光干涉有关,推荐了激光器企业。不少网友还把引力波与八卦联系起来,宗教人士也对引力波探测发表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引力波的影响可以从物理学、天文学扩大到整个科学界乃至思想文化领域?为什么普罗大众会乐于传播引力波的新闻与段子,甚至主动编写科学文艺文章?为什么宗教人士会对引力波科学如此感兴趣?为什么网为你揭秘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刷引力波。
爱因斯坦,媒体的宠儿
引力波作为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不仅完善了广义相对论的大厦并且可能开启引力波天文学的新时代。但光凭这一点仍无法解释自霍金热以来已经很难看到如此强烈的科学热潮。显然这还和爱因斯坦本人相关。
回首一百年前,爱因斯坦从提出狭义相对论以来就成为媒体的宠儿,他在科学界、思想文化界、政治界乃至大众心中都有强大影响力。即便广义相对论实际上早已被主流学界所接受并广泛运用,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则相当于房屋建筑中的上梁仪式,它还是达到了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化,这点我们在后文还将详述。当然任何一座物理学大厦完备的同时,既是对以往问题的消解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一点,一线的宇宙学家最有发言权。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对论因为多种原因在大陆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特别是文革时期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批判。直到改革开放时期,七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中才给与爱因斯坦公正评价。1979年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的活动从北京向各省辐射,呈现明显的空间性,“形成了思想解放新观念传播中的波形推进, 这正是纪念活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体现,。这种传播方式扩大了爱因斯坦纪念活动在思想解放中的影响和范围, 对于观念的破旧立新产生广泛而持续性的作用。”1,2
整个社会思潮的转向中,爱因斯坦作为最突出的代表变成了科学的象征,预示着“科学的春天”到来。因而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爱因斯坦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从爱因斯坦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共鸣。
物理和天文的“男性化”偏见
再思考深入一些,我们知道在殖民时代,科学本身就是男性化的。希宾格尔发现18世纪的社会性别意识形态将科学家的美德设定为理想女性气质反面,直到今天我们仍存在这样的偏见,女性是不适合科学的,特别是物理数学这样的领域。
近年来随着性别视角(其实就是女性视角)的引入,发现越是这样的学科比如物理学从教育开始就是男性导向的,越是成熟的学科男性导向越为严重。当我们回想这些年的科学大事件,会发现媒体的传播中也依旧是以物理、天文、数学等相关领域为主,两个重要的方向是探索宇宙的物理学天文学和探索人工智能的数学与计算机学。
这也是科幻领域两个重要的话题,而吴岩归纳的科幻迷群体特征中就包含了大男孩,实际上女性科幻迷也的确较少。人文学者一直在质疑科学家像一个粗鲁的男人强迫着自然界,比如火箭发射常被作为典型的男性意象,而即便在被谢尔顿看不起的生物学、地理学领域,他们的教材中也充满了性别歧视,比如精子像一个冲锋的勇士。
就在引力波消息公布的同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当日为第一个国际女性日,这个“节日”设立的背景极为不妙,正和妇女受到歧视而需要专门设立妇女节一样。当前全球科学家中女性比例仅占28%,其用意不只局限在女科学家,而是随着公民科学等科学传播理念的发展,我们也要注重非科学共同体的互动,特别是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
我个人认为这比引力波的发现要重要的多,引力波作为能体现男性魅力的科学发现,自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宣传得越火热,可能越彰显了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失语。
换句话说,可能正是男性主导的社会背景放大了引力波信号,让它能够突破共同体边界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当我们去翻引力波探测史,会发现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很难找到女性的身影。当然,学界认为后殖民时期的科学更容易接受女性视角,过去的男性社会正在逐渐消解,比如生物学已经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人们也意识到其他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也并不一定非要以成熟的物理学为榜样进行改造。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转发引力波?
科学传播一个通用模式是结合时事,科学家与科技新闻工作者就此联合形成同盟。时值春节正是新闻工作者比较为难的时期,当引力波这个足够重大的事件进入视野必然被标红,提供足够多的新闻资源。
物理学天文学的引力波专家可以借此向局外人普及自己的工作,以显示自己研究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成为科学合法性向政治合法性寻求帮助的典型案例。毕竟在大科学时代的今天,没有项目基金是很难开展研究的。
因此,这也必然引发资源分配和科学体制的探讨。这个话题成为对引力波本身普及之外的主要讨论:比如中国“天琴”计划的意义;比如中国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是否充足;比如为什么重大科学发现中很少出现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而对于更多的大众,就像和菜头在《宇宙中二病》开头说的:“宇宙是我们想象力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它保藏了所有的秘密却缄默不语,可以激发出我们关于永恒、时间和生命的所有感慨,所以每次我们把目光投向宇宙的时候就难免中二病发作。”科学在面对宇宙时同样会呈现谦卑,发出感慨,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也都会对此有强烈共鸣。
在新闻工作者与科学家的共同作用下,引力波成了一种仪式的狂欢。具体到这一次引力波事件中,正值春节正是传统文化中狂欢的时候,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正在不断消解,新闻工作者与大众的需求在引力波上达成了一致,他们自然主动参与进来,而网络这一新媒介则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大家都可以进行转发,点赞,写段子,吐槽,做娱乐广告(比如淘宝上已经有了防引力波辐射的宝贝……),写文学作品(如和菜头本人),自然形成了一种狂欢文化。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用自己的行话理解和改造引力波。比如金融行业对引力波的第一反应是概念股,因为近代科学和近代经济体制都是源自对未来的预测与投资,资本领域必然对影响未来的技术格外关注。
另外,民间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从来就和科学家不一样,也更能诞生与众不同的文化。正如鲍辛格在《技术与民间文化》所展示的那样,民间文化永远会对技术进行改造,诞生新的“巫术”。正如他们对宗教的改造那样,四大天王永远有五个人(这个段子最早来自ACG亚文化,实际上中国民间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也是如此。托塔李天王的原型与毗沙门天王密切相关,由于种种误解导致李靖与多闻天王变成了两个人)。于是,引力波也在民间引申出了许多不同的含义。
宗教为啥也对引力波如此有兴趣?
在大众心中,科学和宗教是决然两级对立的。但是我们从近代科学的起源回溯,会发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当然这个重要作用并非总是正面的,当我们看待这些历史事实的时候,不应该只询问为什么宗教要迫害科学,还应该问宗教为何有如此巨大的世俗权力。
实际上,现在我们可以从中明显看到一个权力中轴的转化:宗教已经从中轴退出,这个中轴交给了经济发展,以后很可能交给科学。因此宗教不可能不与时俱进,从缓慢的接受进化论,给伽利略平反,到现在主动的接受科学,用科学诠释教义。近年来宗教甚至有倾向自然神学的趋势,我们都知道自然神学和自然哲学早期的统一的,现在他们重新拾起这把武器,用理性武装自己。
正如前面说的,引力波热与爱因斯坦密切相关,我们不妨继续考察爱因斯坦与宗教。当然这关系到爱因斯坦对宗教和上帝的理解。他曾撰文指出宗教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恐惧宗教、道德宗教和宇宙宗教。他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我们也不难理解刘慈欣在《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里说的科幻需要宗教情感的“宗教”正是与之一脉相承的,是出于对宇宙好奇的向往。
在当时,爱因斯坦的说法也在科学界和神学界引发了广泛讨论。看一看当时神学家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今天引力波发现也必将引发宗教热情了。比如米切尔大声疾呼,神学必须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科学术语来表达,为此神学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他列举了爱因斯坦的大部分工作,比如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试图把它们与神学调和起来。另一方面,由于爱因斯坦的广泛影响,宗教也需要得到爱因斯坦的支持,因此很多宗教人士给爱因斯坦写信试图调和爱因斯坦与他们之间的分歧,希望把他争取到自己的阵营里来。
不过网上很多讨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宗教人士的言论,而是人们的戏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这次引力波有多么火。希望以后热起来的不只是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