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备其实很是器重赵云?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与关羽、张飞齐名,他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许多大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但是历史上的赵云并不是五虎将之一,一直都是个杂牌将军,未能得刘备赏识,其实不然,刘备是十分器重赵云的,那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跟着为什么网为您解惑。
为什么说刘备其实很是器重赵云?
    对于赵云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刘备得到汉中称汉中王这一时间点为界限。在这之前赵云应该说是很得刘备欣赏与器重的,而在这之后赵云就渐渐地被刘备疏远。
    关于赵云的出生年月问题,史书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初步推测一下,赵云“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正好袁绍从韩馥手中夺得冀州也就是在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也就是说赵云差不多在这年投效公孙瓒的。根据汉代的制度十五岁起就可以得到郡县的推举,步入仕途,像孙权十五岁就已经是县长了。史书上说“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八尺相当于现在的 一米八左右,应该说赵云此时应该是发育完全,而且赵云具有很浓厚的儒家大一统的正统思想,应该说自小也是读书不少,在当地是很出名的,应该是比较早被郡里推举的,既然赵云“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说明赵云在本郡有着相当高威望,而史书上未曾记载赵云的先辈们,赵云先辈可能也就是个平常人,在很注重家族背景的汉代,赵云想要有这样的威望,起码需要时间。这时的赵云应该也在30岁上下。赵云死于蜀建兴七年(公元229年),与此时相隔38年。应该说赵云在世65岁至70岁之间。某些书上说赵云活了80多岁应该是不确切的。
    赵云本是公孙瓒的手下,有一次公孙瓒问他说别人都跟着袁绍走你为什么来投靠我,赵云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的这段话其实反映赵云的政治抱负,别把赵云看做是张飞一样的勇夫,赵云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有自己政治主见的人。赵云的政治抱负应该说也就是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实施仁政,安民以兴复汉室。公孙瓒没应该说也没什么出息,而慧眼独具的赵云此时跟没什么资本寄人篱下的刘备好上了,于是赵云找个借口说自己的哥哥死了回去吊丧,脱离公孙瓒。当时刘备是公孙瓒的手下,赵云只不过是想找机会投效刘备门下,赵云说“终不背德也”。为什么赵云会选择刘备呢?首先,二人英雄相惜,相互欣赏。史书上说“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可见二人关系十分不错。第二,这位刘皇叔“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而且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当时把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一位人自己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不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吗?赵云也不走运,刘备刚到荆州安顿下来,曹操立马就打过来,刘备是丢盔弃甲,把老婆孩子都丢了,多亏赵云相救。《三国演义》里说刘备将孩子一摔说:差点让他失去一员大将。这个在正史中并无记载,但是从侧面反映刘备对赵云是十分器重的。应该说赵云也是做事也是十分得体的,曹操有个部将被刘备俘虏了,这个人又是赵云的老乡,赵云觉得这个人懂法律,就推荐给刘备做军正,而自己以后就不和这个人往来,作为君主应该是非常欣赏这种做法,既能不避嫌疑举荐贤能,而且有做到与这个人保持距离以免惹来是非,是十分明智的做法。所以刘备对赵云是很器重,史书记载“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果然赵云不负所托,截江救啊斗,可见赵云的能力不见一斑。刘备夺取成都,众将皆有封赏,赵云的封赏是翊军将军,虽然比不上刘备的两个义弟,但是与黄忠并列其后。
 
    在刘备夺取益州后,赵云受封,赵云在《三国志》就没出现,直到刘备死去,刘禅即位。应该说这段时间是刘备集团的多事之秋,赵云这样一位名将没什么作为,很不可思议。在裴松之注引《云别传》记载三件事。
    第一件是刘备夺取益州,准备赏赐成都的土地给功臣。赵云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这段话充分反映赵云的政治抱负即兴复汉室,施仁政以安邦。应该说赵云这个心系国家安危,关注百姓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实在是让人敬佩,这恐怕是关羽、张飞这等武将所远远不及的。
    第二件事是帮助刘备夺取汉中,详见《云别传》,这其中就有赵云版的空城计,赵云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勇武深得刘备赞赏,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可是奇怪的是除了这句话,刘备无任何赏赐与嘉奖。是赵云战功不显著吗?要知道这次是曹操亲自夺取汉中,若不是赵云这次漂亮的战役,阻截曹操的运粮大军,对刘备军队的形式是极为不利的。其实在此之前刘备已经封了四个将军,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关羽、张飞就不需要讨论,至于马超他对刘备夺得益州起到巨大作用,另外马超在西凉的地位,封个左将军也并不起奇怪。黄忠虽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但人家是老将,总的有个头衔。读者会认为这样来说赵云虽没有受封的名额,当起码与这些也是相差无几。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这次战斗中赵云是黄忠的手下,史书说是“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可见赵云是听从黄忠的指挥,这样获胜后受赏赐最大自然是黄忠,赏赐赵云的可能只是些金银珠宝之类的。那为什么刘备不器重赵云不重用赵云呢?这里并不是赵云与刘备的政治抱负向左,因为此时刘备都是在对付曹魏,那又是什么原因呢?刘备对赵云任用上是与关羽、张飞等是不同,关羽、张飞等都是独当一面的将帅,其实赵云也是属于的,只是刘备认为赵云严谨持重,更适合掌管“内事”的将军,从刘备准备入益州,任命赵云掌内事,受到很好效果。所以后来镇守荆州,北取汉中任命都不是赵云,而赵云都是随着刘备身边南征北战。这其实,不是刘备不信任赵云,而是很信任,才将“内事”委以重任。所以赵云的战功并不是像关羽、张飞这样显赫。在这次战役,刘备应该说逐渐改变对赵云的使用,这当然与关羽、张飞去世也有关系。虽然在征孙权时,刘备与赵云意见相左,但是刘备还是让赵云督江州的军事,足见刘备在赵云使用是在改变的。

    第三件事刘备征孙权。应该说孙权偷袭荆州完全坏了刘备的军事计划,刘备恼羞成怒东征孙权。请注意此时刘备已经称帝,赵云对此也是支持的,赵云进谏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其实赵云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三国之中曹魏最强,孙吴次之,蜀汉最弱,联合吴国对付曹魏应该说是很正确的道理。当时很多的大臣也都不支持伐吴,史书上说“是群臣谏者甚众,汉主皆不听”(《资治通鉴》)。赵云为何不支持夷陵之战呢?第一,在形式的把握上,赵云认为既然孙权已夺取荆州,而刘备与孙权实力不及曹魏,若两军战争不仅对两国不利,更让曹魏有可趁之机。所以只要打败曹魏,孙权自然会降服。第二,赵云身受儒家正统思想印象下,曹魏篡夺汉氏实属大逆不道的行为,应该剿灭曹魏,恢复汉室。应该说赵云未能真正了解当时的实情,孙权已准备顺势灭蜀,刘备必须做出反应。既然赵云不支持刘备东征,又岂会让他随行东征,但是刘备已经逐渐对赵云的将领才能重视起来,还是让他镇守江州。
     其实后世许多学者都比较认为赵云不是很得刘备喜欢,其实不然,赵云应该是很得刘备器重,赵云勇武也不比关羽等人差,只不过刘备将赵云作为自己掌“内事”的将帅使用,并不是像关羽等人一样用在独当一面将帅使用,实际上赵云是很具有这样的将才,所以刘备后期逐渐改变对赵云的使用。对于赵云,就像曹操对许褚的使用,许褚也很勇武,曹操也很信任,将他作为贴身侍卫一样。所以长坂坡一战,赵云会想着去就刘备的老婆儿子,这应该也是他这个掌“内事”的将军的职责所在。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