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老不读《三国》”?有什么原因吗?

《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备受世人的喜爱和推崇。 但又有俗语说“老不读《三国》”,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说“老不读《三国》”?有什么原因吗?

对于“老不读《三国》”,有两种说法较有意味:

一是“老读《三国》是为贼”。“贼”,奸诈之义。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

二是“老读《三国》泪空垂”。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常常会唤起曾几何时纵横四海、气吞八荒的豪情壮志,产生老骥伏枥、英雄迟暮的感慨,无奈一把辛酸老泪。

为什么说“老不读《三国》”?有什么原因吗?

不同的人对《三国》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认知,广泛的阅读受众及深远的影响,使得《三国》不再仅是一部小说,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三国文化”。正是在这种文化的浸润和沾溉下,许多人从小到老都会对《三国》爱不释手,每当提及《三国》人物或典故时,常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三国》之所以广泛流传、备受喜爱,一个主要原因乃在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简单地讲,以《三国》为质核的“三国文化”,其基本内容应有两个层面:一是历史文化的《三国》。即小说文本本身所承载的有关“三国”的历史文化;二是《三国》的历史文化。即小说文本创作、传播、研究、衍生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文化产物和现象。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在不同时代或时期都能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三国文化”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丰富。

“三国文化”在名胜古迹、历史常识、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学术研究、文艺创作诸多领域和层面都有广泛反映。根据《三国》改编或受其影响而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影响了包括戏曲、小说、曲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美术等各种形式。如经久不衰的国粹京剧,《三国》就是其常见常新的题材;又如近些年来颇受关注的电视讲堂说三国、品三国都是其中的一个热点和卖点。由此来看,长期以来人们喜爱《三国》,正是基于对历史文化《三国》的反复解读,进而在不断发展的《三国》历史文化中再创作《三国》、享受《三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与反映出了我们这个民族某种特有的性格及民众的审美趣味。(来源:华夏历史网)

时至今日,对于“三国文化”的诉求,已经内化成为一种雅俗兼有的文化情结和文化价值。打个比方来讲,民众流行喝“心灵鸡汤”,清淡甘口、易于消化,于是依托声光电等媒质的“大话”、“水煮”、“闲品”大行其道。围绕这种情结和价值,消遣与研究,无论是求美、求善或是求真,都能各得其所,从而相得益彰,“三国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丰富。

时下的“三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甚或有的《三国》研究,过分夸大其谋略方面的价值,将其视为阴谋阳术之书,乃至附会与歪曲基本史实与文化内涵。因此,亟需主流的倡导和学术规范,来维护对“三国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并为其多元化的创新树立具有公约性的标尺。沈伯俊、谭良啸编著的《三国演义大辞典》(中华书局2007年7月版)就堪称这样一个标尺。该书共收词目4632条,分为“渊源·人物·情节”、“历史常识”、“改编与创作”、“名胜古迹”、“传说故事”、“成语俗语”、“研究情况”七大部分,是有关“三国文化”各种知识的总汇。既然是辞典,便具有严肃的学术规范和普遍的公约性。因此,该书的出版,对时下乃至日后“三国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简明而丰富的知识储备,树立了健康而严谨的文化标尺。若者于“大话”、“水煮”、“闲品”的嚣闹之后,不妨静下心来翻翻《大辞典》,心中沉积弥久的“三国情结”或许会于瞬间丝丝散发出来。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