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大将诸葛诞为何被纳兰性德称为一条狗?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547次浏览
魏国大将诸葛诞是是诸葛丰的后人,与诸葛亮、诸葛瑾同族,他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算的上是一个功臣。可是他被纳兰性德称为一条狗,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为什么网为您解惑。
公元258年,二月,寿春。数百俘虏排成方队,他们赤手空拳,蓬头盖面,褴褛的战甲上血迹斑斑。四周,大批手持利刃的军士高度戒备,虎视眈眈。刀斧手手起刀落,人头飞出一丈多远,鲜血从断颈处喷射而出……地面上已经有几十具断头的尸体,鲜血漫过地面,漫过前面的血淋淋的断头。裨将对着俘虏们喝道:“降还是不降?”裨将的声音有些沙哑,中气也明显不如先前。“为诸葛公死,不恨!”俘虏们依然昂首而立,依然目光坚毅,依然声若巨雷。
1700年前的一幕,感动了一个伟大的词人,他叫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吟唱道:“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事魏心。”龙,即卧龙诸葛亮,虎,则指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而狗,就是俘虏们誓死效忠的诸葛公。
《世说新语》说:“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於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这里的狗,为“功狗”,不是贬义,意指有功的战将。
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曾担任尚书郎、荥阳令等小官,后来好不容易混上御史中丞、尚书等官,又因为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直到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出任扬州刺史。
魏国的基本国策是“东攻西守”,避免两线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将重装野战兵团投入东线防御东吴,而西线作战根据山地地形,多以设寨设卡,留下少量兵力以坚守为主。扬州是魏国与吴国的前沿对峙之地,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持天子节符,统领扬州前线驻军,足见他的军事才能。有意思的是,此时,他的亲侄儿诸葛恪正掌握着吴国的军政大权。更有意思的是,他这个叔叔,还跟侄儿打了一大仗,史称“东兴之战”,结果,侄儿大败叔叔,叔叔被降职。
祸端在256年来了。诸葛诞的好友邓飏、夏侯玄等先后被诛杀,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在当地收买人心,又蓄养数千死士自保。257年,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升诸葛诞为司空,入朝任职。诸葛诞接得诏命后十分清楚,于是杀死支持司马氏的扬州刺史乐綝(乐进之子),并派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到东吴求援,然后征集淮南将士正式倒戈。司马昭则亲率大军征伐诸葛诞,并派王基、陈骞领兵围困寿春。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枯竭,军心不稳。2月,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在出逃时,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杀死。
回过头去,说说纳兰这首诗。在我看来,纳兰是在为诸葛诞翻案,诸葛涎以魏国重臣的身份投降吴国,世上对他的褒贬不一,纳兰认为诸葛涎他背叛的不是魏朝,而是司马氏篡位之后的晋朝,他希望借助吴国的兵力去为曹氏政权复仇。所以他觉得后人把诸葛涎比喻成狗,有失公平。
作为一个满族人,能不受历史定论左右,用自己的视角去评论历史的人物,发表属于自己的意见,实属难能可贵。但是,毕竟是满人,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还是略显力不从心,其实史上称诸葛涎为狗也没有贬责之意,相反是赞扬他忠诚和机智。尽管,诸葛诞被诛灭三族,但有一子留在吴国,就是奉父命到东吴求援的诸葛靓。幸亏堂哥诸葛恪早在253年就被夷灭三族,否则可能连诸葛靓也得死。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国,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丞相,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真的“天下荣之”吗?三兄弟,在乱世中分为侍三主,时友时敌,有时候竟然刀兵相向;三人之中,竟有两人都被夷灭三族,诸葛香火几近断灭。我不相信他们三兄弟会这样想,阳都城的秀美山川、家人的生离死别、族人被诛杀之痛,如梦靥一般如影随形,像一把生锈的剑,插在内心深处,呲呲作响。这种来自血脉的响声,也只有他们才能听见。人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如此。
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
吴国灭亡后,诸葛靓因父仇终身不仕,时人称他至孝。晋武帝司马炎与其有旧交,想与他一会,但诸葛靓知晋武帝来,情急之下竟逃到厕所中躲起来,晋武帝呢,居然追去与他相见,还动情地说:“你还记得我们幼年的交情吗?”诸葛靓立刻泪流满面:“我没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脸上的皮刮下来,又见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实在是又愧又恨呐”而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被安排在陈仓做县令。而这个陈仓,就是诸葛亮曾经率领十万大军,攻了三个月没有攻下来的地方,始终没能进去看一看。也许,这是晋帝的有意安排,也算了却诸葛亮的一个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