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需要打针输液吗?退烧针就一定安全吗?
很多人会在感冒发烧的第一时间去输液打针,这样可以快速缓解疼痛。但是为了加快感冒好的速度,打退烧针也一定安全吗?今天,为什么网为您揭秘,一起来看看吧!
退烧需要打针输液吗?
在需要快速缓解疾病、救治重症、口服无法起效时,注射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发烧都不要通过输液甚至注射退烧药来缓解。
退烧药的作用是缓解症状、减轻不适,在治疗原发病(如果有必要治疗)的基础上如有需要,一般会首选口服药物进行退烧,因为口服药往往就足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而且它的风险也比注射药物更低。在口服药当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是比较可靠的选择。
也有些时候,口服并不方便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是必须进行注射。在口服以外,我们还有一种相对安全的退烧备选——栓剂,它通过直肠粘膜吸收,可以达到快速起效的作用,并且不需进行有创操作。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动用注射剂。
“退烧针”中的不安全成分
除了剂型本身的问题,很多小诊所为病人使用的“退烧针”,其中的成分也暗藏风险。它们中既有应该被淘汰的退烧药,也有本不应该作为常规退烧使用的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的随意滥用,会带来更多安全隐患。
在国内,不少“退烧针”的有效成分是“安乃近”或“氨基比林”,与现在推荐的退烧药相比,这些药物更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氨基比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而安乃近是它与亚硫酸钠结合的产物,研究数据显示,这些药物影响血液系统的风险较大,它们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属于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粒细胞缺乏发病突然、难以预料,而且严重时有致命风险,基于这一原因,现在不推荐将氨基比林作为退烧的首选药物。在药品说明书中,也明确指出“本品一般不作首选用药,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
由于安全性问题,氨基比林在很多国家已经遭到了淘汰。在上世纪70年代,不少国家就已经将它撤出了市场[1]。在有更安全药物可用的今天,更没有必要冒着额外的风险用它来退烧。
除此之外,一些小诊所还会注射“地塞米松”来为病人退烧,这样不规范的使用也有很多隐患。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确实具有抗炎、解热的效果,并且看起来效果“立竿见影”,但它同时也有不少副作用,并且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导致感染加重,把它常规用于退烧是得不偿失的。
糖皮质激素并非一无是处,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它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必须谨慎、合理地使用,“发烧就打地塞米松”显然超出了应有的使用范围。在2011年卫计委发布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也明确指出,应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症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不应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总之,对于普通的感冒发烧,吃点药缓解症状就足够了,发烧就打“退烧针”不仅没有必要,也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也要在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