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测试是什么测试?图灵测试的意义是什么?
图灵测试在很多有着科幻因素的存在的作品里面都有出现,这又是一个文学圈子里面约定俗成的设定吗?不,其实现实生活中还真就有图灵测试的。图灵测试是什么测试?图灵测试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网的小编为您解答图灵测试是什么测试?
概念
图灵测试是什么测试?在一篇1950年发表的著名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英国人阿兰•图灵Alan Turing详细讨论了“机器能否拥有智能?”的问题,后人称为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的核心想法是:要求计算机在没有直接物理接触的况下接受人类的询问,并尽可能把自己伪装成人类。
具体测试过程:图灵测试会在测试人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被测试者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人确认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的回答,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提出
图灵测试是什么测试?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视为计算机科学之父。1931年,艾伦·图灵(Alan Turing)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图灵还进一步预测称,到2000年,人类应该可以用10GB的计算机设备,制造出可以在5分钟的问答中骗过30%成年人的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现实中存在吗?
知道了图灵测试是什么,那么图灵测试现实中存在吗?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图灵测试一直都是被放弃闲置的探索领域,与此同时,它衍生出的是现代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各类图灵测试比赛时常在计算机大会上仅仅作为娱乐环节出现。直到1991年,纽约的慈善家Hugh Loebner组织了首次正式的图灵测试,每年举行一次,奖励能欺骗人类聊天对象的计算机程序,奖项分为金、银、铜三个级别。对于热衷人工智能的人来说,罗布纳奖Loebner Prize的比赛已经成了重要的连贯赛事。
迄今为止,奖牌争夺战仍在进行中,现在还处于打字聊天阶段。每年忽悠人类裁判最多的程序会拿到铜牌,获得4千美金奖励。银牌和金牌至今没有人赢得........银牌就是成功在打字聊天里忽悠所有裁判。出现了银牌获得者之后进入视频语音聊天阶段,能够不“见光死”依旧忽悠所有裁判的程序获得金牌及10万美金奖励,比赛也就可以结束了。最近的Loebner Prize的铜牌获得者们基本都靠把自己的程序扔到网上让广大网民们调教,然后用人类说过的只言片语组合成看起来很human的回答,机制类似于聊天机器人——小冰的语料库来源于互联网大数据信息。预计这个比赛会成为“有生之年”系列。
图灵测试的意义是什么?
图灵测试的意义是什么?图灵测试考虑的是:一个智能只能由其他智能来识别。事实上,每个人对于智能的理解都不同。有些人可能觉得会解数学题就算是了,有些人还要求智能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图灵测试显然没有展开讨论这些情况。作为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共同的先驱,图灵成功定义了什么是机器,却不能定义什么是智能。这也反映一个困局:我们试图创造智能,但我们连智能应是怎样都不知道。测试一个系统是否具有强智能应该有更好的准则。但目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理解更广义的智能,而非对我们自己穷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