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为什么会沉没?太平轮沉没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最惨重沉船事件,莫过于太平轮了,太平轮的沉船遗骸到现在都没有被打捞起来,关于它的故事还埋藏在深邃的海底世界,只知当时惨重的伤亡让人触目惊心。为什么网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太平轮,关于它背后凄凉得到历史故事。
一、太平轮沉没的原因
1949年1月27日,小年夜,这是年关前的最后一班轮船。太平轮卖出了508张船票,实际上船人数超过1000人。除了人,船上载满了运往台北的南北杂货,各地政府机关文件,钢材600吨,中央银行卷宗18箱,《东南日报》整套印刷器材和白报纸、参考资料,国民党党史资料,甚至还有两地商家的账本。太平轮原定1月27日上午起航,但由于轮船不停进货直到下午4时半才开航。为了在戒严前出吴淞口,太平轮起锚后加速前进。为怕军方拦截,太平轮一路不点灯,不鸣笛,最后还改变航线。临近年关,终于幸运离开上海的乘客,在船上吃喝、打牌,已经沉浸在了过年的喜悦中。
晚上11时45分,再过几分钟就是除夕了,那夜,无风,无雨,无雾。还能见到远处小岛上的渔火。迎面撞来的是基隆开出的建元轮,隶属于益详轮船公司,装满木材和煤炭。建元轮开往上海。太平轮与建元轮呈丁字形相撞。吨位较小的建元轮马上下沉,太平轮在最初几分钟似乎安然无恙。
太平轮甚至还救起了建元轮的不少船员。没过多久,船体开始进水,太平轮起初想往附近岛屿靠岸,可是还未到岸边,就开始下沉。12时半左右,太平轮没顶。失事地点大约为白节山与白洋山、三星山之间的三角区。按照官方说法,当时被救起的生还者36名,其中旅客28人,船员6人,另有建元轮上的2人,这些幸存者最后由澳大利亚军舰华尔蒙哥号救起。此外还有几位幸存者被自发前来打捞的渔民救走,总幸存者有40多人。
在太平轮遇难之后的当天晚上,300多支火把包围了周曹裔家,周曹裔是中联公司的总经理。愤怒的家属捣烂了周曹裔家中所有家具摆设以及公司办公室。其它股东也都跑掉了。之后,周家把所有家当用于理赔,1950年,周家辗转来到香港再到台湾定居。
蔡康永在《我家的铁达尼号》一文中写到了自己家族与1949年沉没的太平轮之间的渊源,“爸爸在上海开的一家轮船公司所拥有的船。这家公司的所有轮船当中,最有名的一艄,叫做‘太平轮'。‘太平轮',中国的‘铁达尼号'。……在战乱的时代里,命运之神似乎背负着自己也无法控制的戾气。太平轮开到半路,出事沉没。全船只有36人获救生还。船上漂流散落的珠宝首饰、佛像牌位,让许多附近的渔民大吃一惊,悲喜交杂。”
太平轮沉没后没几天,1月31日,北京解放。2月5日,国民政府迁往广州。4月6日,上海法院开审太平轮一案。但那个时候,国民党在上海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人心惶惶,4月23日解放军进入南京。5月20日,台湾戒严。5月27日上海解放。太平轮惨案审理最后无疾而终,所有证词、文件多半留在上海,目前很多保存在上海档案馆,台湾保存着台湾方面诉讼文件和赔偿记录。
二、太平轮沉没后的事情
对太平轮失事事件,《大公报》在2月2日的社评《海上又出惨剧》中提出了三点疑问,“1.驾驶能力;2.太平轮逾龄、救生设备不全;3.轮船超重。”2月4日,《大公报》再次对太平轮失事提出质问,在一篇名为《轮船失事原因》中总结认为造成此次灾难的原因首先是抗战胜利后,轮船大量增加,船员素质低下,仅持准考证就可驾船;其次船运公司不注重救生设备。但在民间,关于两船相撞有其它原因,比如1949年2月7日出版的《台湾新生报》总结了民间的三个原因,首先是太平轮抄小路,走错了航线,然后是太平轮装载了600吨钢材严重超载,最后是两船相撞时船员正在喝酒。
幸存者徐志浩说,两船之所以相撞是因为大副喝了酒,把驶舵重任交给了三副,三副睡觉忘记了调舵。幸存者葛克回忆:“船难发生,每个人都惊慌失措,争相逃命;救生圈不够,葛克带着妻小往海里跳。船沉没,船舱的木板、衣柜、箱子四处飘落。会游泳的人抓着板子就在海上漂浮,不会游泳的、力气小的,没多久就再也见不着人影了。凛冽的海浪滚动着冰冷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小孩、大人的哭泣、尖叫,凄厉地划过深夜。入冬的海水,越来越冷,许多人熬不住冰冷,逐渐失去体温而松手、沉没。”
据幸存者叶伦明回忆:“他开始努力寻找是否还有生存者,有人伸出手来,就尽量拉住他们的手,让大家可以齐心扒着木桶,等待救援。”澳大利亚军舰华尔蒙哥号,将生还者救上船,换上海员的干净衣服,给他们食物、热饮,送他们到上海,将个人用品一字排开供每个人认领,“未短一张名片,未短一块金元”。在生死存亡关头,也有人性的丑恶。“有人拿着枪支,迫别人让出木板。”“在深黑的夜里,四周尽是哀号惨叫声,却有人划着救生船,不管身边的哭喊求救声,扬长而去。”六十年后,叶伦明依然愤怒。
太平轮沉没了,但还有更多人搭乘有限的船只从上海到台湾,很多人原以为马上就要返回的,结果就是分隔一生。坐在最后一班太平轮上的逃亡者,永远葬身海底。张典婉说,“一段段生离死别的故事,被可以遗忘的记忆出土,太平轮与其它船队带来了逃亡人潮,国共分裂前的沉船灾难,与战后台湾人的殖民伤痕相遇,那个年代的空白再度接轨,化为安静的分享与聆听。”
三、太平轮阴魂不散,却没打捞到沉船
沉没的太平轮属于中联企业集团,是从“太平洋船务公司”租借而来。而照片上的“太平轮”则属于英商所经营的太古轮船公司。太古轮船公司的这条太平轮是从澳洲东方航运公司租借的,它还有一条姊妹船常德号,两船均于1926年在香港制造,此后一度由伯恩斯飞利浦公司使用,二战中被英军征用,战争结束后重归民用航运行列。该船1949年1月正在从事从日本运送英联邦占领军及其家属返回澳大利亚的工作,并一直使用到1961年才最终退役并在香港被拆解。
在太平轮遇难后第二天香港英文报纸的报道中,记者提到有人怀疑出事的是这条船,但随即表示应该不可能。除了拥有者和退役时间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决定了此船与遇难的太平轮无关—该船总吨位4324吨,远远大于遇难的太平轮。由于吨位大,这条船平时的载客量就是太平轮遇难时全船人数的几乎一倍。太平轮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超载,如果换了这条船,当时的乘客完全可能有不同的命运。
不过,似乎太平轮的厄运会传染,这条太古轮船公司的太平号轮船,在运送英军眷属返回澳大利亚的过程中屡屡出事,曾有一次烟囱起火,并有两次船员自杀和一次船上谋杀案的记录,案件一直未能破获。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该船总算能够良好地运转到平安退休。
实际上,至今为止,真正遇难的太平轮始终没有照片面世。
我们仅仅知道,这条船比太古轮船公司的那一条太平号小得多,其吨位有2489吨(中联轮船公司老板之一蔡天择回忆)、2093吨(《中国的泰坦尼克—太平轮沉没记》)和一千多吨(台湾《中国军舰史月刊》太平轮沉没专号)三种说法。由于在相关资料中无法找到其船东,即所谓“太平洋船务公司”的注册信息,因此其吨位和风貌实际无法查证。推测它的前身是由美军设计制造,仅供短程使用的运输船。但无论哪种说法,考虑到太平轮上已经装载了600吨钢材,太平轮这一型号的运输船为了在战时减少损失,结构轻巧单薄,以便获得更快航速,再装载一千余名乘客和船员绝对是严重超载。根据记载,其合法船票仅仅售卖了580张,超载将近一倍。
1949年1月27日,正值中国传统除夕的前一天,由中联企业公司经营的太平轮,搭载大量乘客和若干物资,从上海开往基隆。此时,国内战事正酣,登船的人大多期待借此逃避战火,但这班船没能到达终点。当夜,它与另一艘从台湾返回的建元轮在上海以东洋面相撞,双双沉没,获救者不及十一。这便是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
由于一部电影,很多人谈论起这次65年前的人间惨剧。而正是在这样的审视之下,关于太平轮的一系列谜团开始浮出水面。这时,我们才发现,在太平轮的背后,竟然隐藏着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史实。“太平轮”本身便是一艘宛如幽灵的神秘船只。
太平轮是这次悲惨事件的主角,而几十年后当我们追寻事件真相的时候,却发现“太平轮”的真正身份宛若在五里雾中。甚至,这条悲剧的轮船仿佛承受着某种诅咒,不但自己演出了这场悲剧,而且和它相关的船只,几乎无一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