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是怎么回事?真相什么?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246次浏览
《十月围城》围绕着清廷迫害孙中山先生以及革命志士保卫孙先生的故事展开。影片中故事发生在1905年10月,其实在历史上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光从清廷自己的解密档案中就可以找到不少。
清朝政府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革命如洪水猛兽,对先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残酷迫害。
早在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十九日,清政府就向驻外使领馆发出谕旨:“各地华民出洋谋生者甚多,无不眷怀故土,倾心内向。乃孙文、康、梁诸逆托为保国之说,设立富有票会,煽惑出洋华民,敛资巨万。若不详切开导,破其诡谋,使知该逆等藉词保国实图谋逆乘机作乱,诚恐华民受其蛊感,仍纷纷倾助款项,蔓延日甚,为患实深。著吕海寰、李盛铎、罗丰禄、伍廷芳(均为驻外大臣),选派妥员前往各商埠,详切情形剀切晓谕,务令各华民晓然于该逆等并非真心保国,勿再听其摇惑,轻弃资财,以定人心而弭患。钦此。”这是档案记载的清廷发出的有关迫害孙中山的第一道谕旨。当时清廷对孙中山与康、梁等还是等量齐观,但随着孙中山领导的一次次武装起义的发生,清廷认识到,最大的危险是来自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于是清政府对孙中山的迫害日甚一日。从派出密探到收买眼线,从勾结帝国主义逐赶到派官员缉拿,无所不用其极。
当吕海寰接到上述谕旨后,立即派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官候选道罗忠尧前往英属南洋各岛与荷属噶罗巴等处,将清廷谕旨到处宣传和刊报,务“使我侨寓华民皆得遂其输诚效顺之心”,以达到朝廷“广布德意,解散逆党”的目的。据罗忠尧后来的报告说,他曾派员前往“新金山即澳大利亚洲劝谕华民,于旧历年(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由坡启程前赴该处,至本年三月初八日行抵荷属望加锡地方,十五日至答厘,十七日由岭厘搭船至二十日至噶罗巴,二十五日由噶罗巴通往井蜀汶、吗辰、坤甸、三宝珑、涸水、巨港等处”。在华桥中到处进行宣传,破坏革命。
但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始终得到广大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为了筹募革命经费,孙中山先生在南洋各地发行军务债票,侨胞们踊跃认购,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九日,清廷巡警部史云向其上司密禀:“据访员报称,现闻革命党魁孙汶近创一军务债票,在日本及南洋各岛及香港等处发售。每票一张,注明俟军务事毕凭票给银拾元,现时卖价每张银壹元,业印有数万张,卑职已饬访员设法往购该票。”事实上,孙中山在南洋各地售出军务债票数百万张,以至清廷十分恐慌,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六日发电指令驻英大臣江大燮、驻和(荷)大臣陆征祥,让他们设法进行破坏。
1907年,孙中山利用荷属爪哇岛华侨受到荷兰殖民当局歧视和虐待,清反动政府不加保护一事,进行宣传,收到很好的效果。据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日两江总督端方的奏折称:“闻此次孙汶在爪哇句留,即将此事极力演说,以为中国漠视侨民之据,一时为所鼓动者,剪辫改装遂居多数。奴才现据拿获革命党匪郑先声供称:有二人在爪哇为孙汶办事,一为乔义生,北直人,一为宋仁,湖南人,是该逆处心积虑煽惑华侨……”。
光绪三十三年三、四月间,孙中山先后被日本政府、香港英当局、新加坡英当局驱逐。他来到越南筹划和指挥华南沿海的武装起义,引起清政府的严重注意。四月二十四日,两广总督周馥向清外务部电告:“探闻孙汶有回华作乱之谣,当经电达大部。现访闻孙汶改洋装住香港公益报馆,又有同党邓子瑜住香港旅安祥客栈。……现闻招集香港匪徒入内地勾引乱民滋乱,……务求大部速密电商英使转电英政府饬港督速将二逆逐出”。二十九日,周馥又致电外务部:“据探报有言孙汶已到河内十日,终不露面,秘密商议甚多,寻常会友,均不能入会,党中人近甚忙碌等语”。周馥还建议与法驻越南大使密谋逮捕孙中山。五月八日,清外务部发电给周馥及云贵总督锡良等,告诉他们,孙中山已“道出北圻,派捕密侦已溯红江而上”。他们立即派出密探四处侦探。五月十六日,锡良便电告外务部:“兹据蒙自魏道电禀,密饬黄守河源拣派巡弁张鸿玮改装搭车前往河内、海防密探。据称:探得孙汶随带十人,前月二十一日到河内,住西人鸟巅饭馆,四日旋往海防住三日,即往新加坡。河、海两埠广人曾多入会,商议甚密,无从探悉。”
事实上,孙中山的一举一动,无不处在清廷密探的跟踪侦缉之中。他们对于孙中山的住址、行止、来往客人,了如指掌。如六月十二日广西巡抚张鸣岐电告外务部:“海防、河内各地均有该逆党羽,饬据龙州庄道密查,其最著名者有江子山,五十余,业矿……关仁甫,四十余,上思人,无业。吴镜,约四十余,为致公党经纪,在河内经理日新楼酒馆,与海防桥新楼同为党中招待所,多人法籍。”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张鸣岐根据密探掌握的情况,向朝廷通报了孙中山住在“河内隔场直街进第二街头一间屋楼洋房门口,有铁丝围墙”的地址,立即要求外务部同驻越法督密商逮捕孙中山。正因为这样,法国当局很快将孙中山捕获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