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祭?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199次浏览
宗法制度对社会、民众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许多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伦理纲常都由其衍生,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宗祠以及祭祀制度。宗祠是一个家族隆重举行祭祀祖先仪式的场所,祭祀是一个家族借以凝聚族人的重大活动,二者均与家族的生活密切相关。
宗祠又称“祠堂”,“祠堂庙”,或称为“家庙”,“祠室”等,是族人祭祀祖先聚会议事的地方,是原始社会祖先崇拜的社会遗留。明中后期允许民间修建祠堂祭拜祖先,家族建造祠堂的社会风气日渐兴盛,清代时建立祠堂蔚然成风。江南一带聚族而居的家族“族必有祠”。宗祠的建筑,器具都异常严肃、庄重,一般的家祠多为四合院结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群。对于一个家族而言,祠堂是家族的存在象征,宗祠堂是家族的存在象征,宗祠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家族的兴衰状况、社会地位,是家族的门面,所以一个家族在建造宗祠时,族长大多会发动全族的力量,选用最好的石料和木料等,家祠的规模要尽可能的宏伟庞大。
宗祠源于先秦时期的家庙。宋朝前,普通的民众一般没有足够的财力建立宗祠,宗祠大多是上层统治者祭祀祖先的地点,是一种社会资格的象征。宋元时,由于朱熹等理学家的倡导,成为明清以来推动地方宗族祠庙发展的理论大纳,祭祀祖先的宗祠家庙建造,开始由官方控制转向民间自由地发展。
祭祖活动的盛行,促进了家祭习俗的形成。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后世的士大夫们以教化百姓,改变世俗为己任,倡导建立宗族祠庙。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随着文字的普及,宗祠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形制趋于固定,其功用也被迅速地扩展,宗祠祭祀祖先,还是族权行使的主要场所。宗祠的各种活动是每一个家族成员都要关注的事务。
祭祀祖先是最重要的家族活动,参加祭祖成为每个族人的权利和义务;对那些犯国法族规的族人,最严厉的一种惩罚则是不允许参与祭祖活动。族长在宗祠内行使职权,在宗祠里决定重大的家族事务,如修建、翻新宗祠,祭祀祖先,惩罚族人,训诫族人等。家族中的大事,凡是族中有资格的族人都必须参加。
祠堂是族人认同宗族血缘关系,维护宗族共同利益的重要场所,具有“尊宗敬祖,收邻睦族”的社会职能,以家族象征的核心载体而受到族人的普遍重视。祠堂首先是族人祭祖敬宗的公共活动中心。家祭习俗源于先秦的《仪礼》、《礼记》等经典,经过后世的补充,发展而逐渐完善。每一个家族祀祖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祭祀的时间、先后顺序、仪式、程序、主持者、所用的物品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拜祭结束后,全族成员举行宴饮,族人还要在一起分享贡品。据说吃到祭品的家族成员会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
宗庙是供奉祖先灵魂的地方,宗庙的规制分成不同的等级。祭祀是家族中最重大的事情,族人必须定期到祠堂内祭祀祖先。族人到宗庙举行仪式,这就是“告庙”。庙祭是一个家族中最隆重的祭祀,可分为时祭和大祭两类。时祭即春夏秋冬四时之祭,大祭又分为禘和袷,禘是五年一祭,袷是三年一祭。
南宋大诗人陆游在《示儿》中写道: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由此可知,家祭作为一种祭祀祖先的仪式,在当时已经流传颇广了。家祭在不同时日有不同的祭祀内容,一般而言,有元旦祭龛、朔祭祖、祖先诞辰祭祀几种。所谓“元旦祭龛”,是指在元旦这天,拜祭祖先画像;“朔望”是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是祭祀祖先的“法定日”。而祖先在忌辰和诞辰,更是子嗣后代必不可忘的祭奠日期,要在这日焚香设贡,祭拜祖先,并祈求祖先的神灵佑护子孙后代。古代礼制规定祭祀祖先“一岁四祭”,即“岁朝也,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祭祀仪式由宗子主持,祭前例行由族长宣读族规家训,对族人予以教育。家祭仪式反映出了中国人祖先崇拜观念的根深蒂固。
祠堂的管理一般由专人负责,管理祠堂者称为“祠差”,或者“总管”、“经营”,必须是老实可靠,责任心强的族人。其职责是负责祠堂内钱租的收支、祭器及器具的保管使用等,并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管理情况每年要向族夫公布,三年为期,期满换人。
家族祭祀活动扩展开来,久而久之就会约定俗成,固定为某一民俗,或以某一阶层民众的集体活动形式出现,进而形成一些组织活动,如社会、诗社等。“社会”是宋代城市民间生活的一个重要形式。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社会”记载,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员往往聚集在不同的“社会”中,如唱戏的遏云社,演杂剧的绯绿社等。社会在特定的节日期间都组织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