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富是怎么被鸦片倾轧的?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194次浏览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最近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十个人,其中就有六名中国人入选,而清朝末年的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提到伍秉鉴的入选,就不得不提当时的大背景。
17世纪末期,康熙皇帝不再闭关锁国,他暂时放松了贸易政策,让来中国经商的外国商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广东作为那时的门户城市,一下子被推到了贸易的风口浪尖上,于是在1686年的春天,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他宣布“凡是家事富裕的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银子,就可以作为官商,包下对外贸易。”
这本来只是李士祯促进贸易活动的一个举措,万万让他想不到的是,这项规定居然能为日后中国催生出来一位超级富翁。当时的广州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让他们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往来,并替政府征缴关税。
这些中国商人被称作了“广州十三行”,以高效率,守信誉深受外国商人的欢迎,但在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闭关锁国政策再一次落实,仅保留了广州一个地方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这一个政策,令“广州十三行”成为了全国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区域,无形中使得广州形成了贸易垄断,从而给行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在这之后的一百年里,广东十三行竟向清朝政府提供了全国40%的关税收入,所以这些行商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当时流传一句名言叫做“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当时还有一个故事,在1822年广东十三行街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时,有4000万两白银被火融化,而当这些银水流入水沟时,居然出现了长达一二里的奇特景象。可见这十三行的财富有多少。
而在这广东十三行里,最著名的一家应当算是怡和行,他的主人伍秉鉴也是在那时扬名天下。
伍秉鉴(1769~1843),祖籍福建,世代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成立了怡和行。一直到1801年,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这年他三十二岁,正是而立之年。
伍家的事业也是在伍秉鉴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壮大的。伍秉鉴的经营理念十分超前,他不但同欧美各国建立贸易关系,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东印度公司遇到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常向伍家借贷。而伍秉鉴也是乐于帮忙。
这让伍秉鉴在世界的商界享有美誉和极高的知名度,而伍秉鉴的产业巴罗万象,他不但在国内拥有房地产、茶叶业、商铺等,还积极发展国外产业,在美国有铁路,政权等多方面的投资,怡和行俨然一个跨国集团。
在伍秉鉴的苦心经营下,怡和行成为广州十三行的领军商行。据1834年,伍家人人自己估算财富,他们的财产有2600万银元,相当于50亿人民币,在当时可算是世界首富了。但末世难留英杰,伍秉鉴的巨额财富注定难以久留。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爆发,正是伍秉鉴的跨国财团达到鼎盛的时期,虽然伍秉鉴向清政府捐献了巨款,换取了三品顶戴,想以官位保护他的商运。但可惜他的事业还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国运的衰落跌入低谷。
因为所进行的与对外贸易,伍秉鉴多次被清政府罚款,他还多次遭到了林则徐的训斥和警告,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所有广州的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个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元。面对国弱敌强的压榨,同一年,伍秉鉴含恨病逝在广州。
在他死后,曾经富甲一时的广东十三行也逐渐走向衰落,清政府无能去抵抗外国侵略者,便对行商进行榨取,许多行商破产,鸦片战争不但摧毁了一位世界首富,还令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广东行商随着炮灰也化为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