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怎么来的?探索皮影戏的起源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1229次浏览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皮影戏的来历最早的传说来自救世主观音菩萨亲临人间宣讲佛经教义的故事。“当时,人们对于干巴巴的说教不爱听,于是观音菩萨悲伤地坐在竹林下,摘下竹叶随手编弄成各种人形并且能做出各种动作,她觉得非常有趣,忽然,观音菩萨想起若用这些竹叶编弄成的人形来表演佛教的故事该多动人啊!后来她在宣讲佛经时,就挂起了竹帘,在帘后舞动起竹叶人形。夜幕,观音菩萨用油灯的灯光把竹人的影子映在竹帘上,表演出各种佛教故事,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从这以后,影戏就产生了。”
俗讲僧的荐亡超度说:俗讲僧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
孔子讲学说: 山西地区传言,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因为长相非常丑陋,怕影响听众情绪,授课之时用布帘遮挡自己,听众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秦统一六国后,有人便将一些历史故事,仿效孔子隔帘讲学的办法,用说书形式进行演说后来又有人结合剪纸艺术并配上民歌说唱来表演。直到现在,陕西的艺人还把皮影戏叫做“隔帘说书” 把影戏与儒教联系起来,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甚为少见的。
也有民间说汉武帝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妃子,姓李,史称李夫人。生前深受汉武帝宠爱,不幸暴击而亡,汉武帝常常思念她。人死难以复生,汉武帝作赋一曲名《哀蝉落叶》: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
侍儿见武帝容色愁怨,便捧上红粱之酒,用饰着文螺的花杯斟上让武帝饮用。汉武帝连饮三杯,便觉色悦心欢,于是让女伶出来,扶着他在延凉室歇息,不觉睡着了,睡梦中他见到李夫人,二人十分欢畅,李夫人授以蘅芜之香,突然离去。汉武帝惊起,香气犹著衣枕,便把延凉室改为遗芳梦室,自此更加思念李夫人。他把方士李少君(有的史籍上也称少翁,齐人)找来,对他说,你能求仙,会炼丹使人长生不老,能否起死回生,重得李夫人呢?李少君笑笑说,可遥见,但不可通帐而寝。
后来有人就此事还写了诗,诗曰:张灯作戏调新翻,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现李夫人。(《永平府志·风俗条》)
再后来,又有佚名诗作,写的是皮影戏,说的也是此事。诗曰:机关牵引未分明,绿绮窗前透夜檠。半面才通君莫问,前身原是楮先生。(《清代北京竹枝词·百戏条》)
诗中的褚先生,名叫褚少孙,他曾经补写过《史记》一些章节。据说《史记》中涉及汉武帝设帐观望李夫人事,是褚少孙所补写的。所以把影戏说成“前身原是褚先生”,讲的是影戏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