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文的使用度有多少?为什么会有盲文?

  大部分人,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明亮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可是还有一部分人,靠着其他的文字认识世界,为什么网就来带您见识下盲文,那么盲文的使用度有多少?为什么会有盲文?为什么网为您解答~
盲文的使用度有多少?为什么会有盲文?
  盲文的实用度要分为两个层面来考虑:一,盲文本身作为文字的有效性;二,盲文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下,能不能有效使用。
 
第一个层面,不同的国家情况不同。
  盲文并非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只是一种有效的表达符形系统,具体的盲符含义,则根据不同语言变化。通常,这种规定都由所在国家政府完成。
  现行的盲文,是指法国人路易•布莱叶发明的凸点文字。它以六个点组成凹凸的盲符单元,左右两行,上中下三层分布。不同的组合对应不同的字母或者字音。
  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可被转化为盲文的效率较低,字符没法像拉丁字母一样简单规定,即可涵盖所有文字。中国大陆的盲文,主要有现行盲文和双拼盲文两种,他们都从语音入手,应对汉字符形的特殊性——现行盲文对应汉语拼音,双拼盲文则用两个盲符对应一个汉语音节。目前,对应汉语拼音的现行盲文更流行。但它也没有解决同音文麻烦,使用中,盲人一般依靠上下文猜音猜字,影响阅读效率。而且,拼音盲文占用大量盲符——将汉语拼音全写下来,占用的字符数远比汉字更多。单页的信息量有限,花费的阅读时间很长。
对于汉字来说,盲文的有效性并不理想。不少专家一直呼吁现行盲文的简化工作,同时还有人努力开发新的盲文系统,或许要绕开布莱叶六点式。
 
第二个层面,则涉及到社会对于残疾人的保障程度。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学者的调查,大部分盲文使用者是通过学校培训掌握盲文,自学者比例很小。如果没有足够的盲人学校,盲文的普及率堪忧。
  再有,盲文的统一工作。中国大陆虽然现行盲文占多数,但双拼盲文仍然存在,这给盲文学习和阅读带来障碍——要掌握两门“外语”才可以通行。
  更重要的问题是社会对整个残疾人群体的保障。大象公会之前的文章《中国的残疾人去哪儿》,说到非常多的问题。如果大部分设施上根本没有盲文,再先进的盲文系统又有什么作用?
  中国的盲道已经令人胆战心惊,盲文的现实应用也没有好到哪里。当然,更多的媒体、学者、志愿者常年呼吁改善残疾人保障。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