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的作用有哪些?弄哭孙扬宝宝的兴奋剂你懂多少?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351次浏览
兴奋剂的作用有哪些?弄哭孙扬宝宝的兴奋剂其实你懂多少?
兴奋剂的作用有哪些?弄哭孙扬宝宝的兴奋剂其实你懂多少?
作为一名风华正茂的爱国boy
撩教主打奥运开幕就特关注
这两天闹最大的莫过于传得沸沸扬扬的
霍顿“恶语诋毁”孙杨一事
据国内媒体报道
霍顿用“drug cheat”(药物作弊)来形容孙杨
赛前:“不想和用药的骗子打交道”
赛后:“不喜欢任何与兴奋剂有关联的选手”
可是,霍顿在领奖后又说了另一番话
“
孙杨游得很好,很感谢他游出的成绩,这让我们的竞争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是不是有点混乱了?
到底霍顿哪一句真哪一句假?
莫方,其实每一句都出自霍顿之口
众所周知
孙杨2014年被检出尿液含有一种兴奋剂成份
这种成分据说来自当时孙杨服用的
治疗其心脏缺血的处方药
其中含有的“曲美他嗪”
在2014年1月1日起被国际反兴奋剂机构
列为违禁成分
但中国总局科教司下发的药物使用指南中
直至3月份仍标明为可用药品
这显然对运动队造成了误导
直至2014年5月孙杨的尿检呈阳性
曲美他嗪才被发现
我们花了半年时间
才如实上报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并予以公布
当然无论外媒争议如何
最后这一解释得到国际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认可
也就是说,这次所谓霍顿“恶语挑衅”孙杨事件的争执点
就在于兴奋剂上面
今天,就让教主给大家聊一聊
让大家更鸡汁地观看里约奥运会
自打奥运会诞生的那一天起
兴奋剂就如影随形
有时候,它是运动员犯规的证据
有时候,它是运动员质疑对手的武器
和我们想象中不同
古希腊的奥运会
比起什么“体育精神”
名次带来的巨大物质奖励才是正事
例如公元二世纪
奥运冠军可得到三万德拉马克币
当时一栋房子市值两千德拉马克币
更不用说免除一切赋税
公共食堂免费美食
剧场VIP座位等等
巨大利益面前,作弊是家常便饭
相比贿赂、威胁、欺诈
医学极度落后的古希腊
嗑药赢奥运的成本和效果都要好很多
所以当时出现各种白兰地或者葡萄酒混合饮料
(估计就是鸡尾酒的鼻祖)
北欧传说中的神勇战士Berserkers
(这一角色在很多电脑游戏中都有登场)
在战斗前要服用一种名为
Butotens(音译为“不头疼”)的饮料
可以提高战斗力12倍之多
但是会让人变得疯狂
后来人们考证这里面
很可能含有某些毒蘑菇的成分
传说服用某些蘑菇
也是参加古代奥林匹克的运动员普遍使用的方法
到了现代奥运
不打仗以为大家都开始讲道理了?
呵呵~不能明争,就来暗斗呗!
奥运会成了扭曲的“战场”
冷战时期
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就因为争夺奥运冠军研发了不少兴奋剂
还记得美国队长的好基友“冬日战士”吗?
前苏联“冬日计划”改造人
在历史当中
前苏联、前东德确实存在相类似的“XX计划”
——运动员被服用大量兴奋剂
犹如一个个奥运赛场上的“冬日战士”
所向披靡
比较臭名昭著的是前东德的“Komplex 08”计划和“Staatsplanthema14.25”计划
简单来说,东德约1万名运动员系统服用兴奋剂
政府每年投入超过500万马克用于新型兴奋剂的研发
再看看前苏联当时的准则是
“不吃药就别进国家队”
这种使用违禁药品赢奥运金牌的案例
在全世界各国都比比皆是
许多使用了兴奋剂的运动员甚至并不知情,随之而来的是东德在奥运会上成绩的爆发式增长。
1954年
一位前苏联生理学家醉酒后
向美国运动医学家齐格勒透露了一个秘密
经过齐格勒回国改进之后,更小的副作用
能让肌肉更大发、力量更大
还有个响亮的商品名——“大力补(Dianabol)”
在20世纪70-80年代
这种兴奋剂盛极一时
那时候也是经典动画片《大力水手》诞生的时期
估计大力水手吃的菠菜也和“大力补”有类似功效
就像动画片里面描述的那样
像“大力补”这种促蛋白类固醇兴奋剂
可以使男性肌肉力量增加30%
女性服用效果更明显
而另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兴奋剂
可以使人体耐力增加34%
跑八公里的时间缩短44秒
巨大的能力背后,是巨大的惨痛代价
这些类固醇导致
脂肪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过度的攻击行为等
而对女性的有害作用几乎都是不可逆转的
其中包括:不孕、癌症和胎儿先天畸形等
上世纪60年代
奥运会就正式实施全面的兴奋剂检查
而且“兴奋剂”这种说法已经不严密了
考虑到违禁药物里面还有一大类叫镇静剂
所以科学的说法应该是“使用违禁药物”
到了上世纪80年代
违禁药物检测技术取得很大的进步
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那个时候
中国游泳队请来了东德教练克劳斯
外界普遍认为,就是在那时候
中国游泳队开始和“兴奋剂”沾边
加上咱们在当时遭到西方敌对国家的打压
急于通过国际赛事证明“大国崛起”
所以导致中国游泳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有一段残酷到很多国人都不愿意面对的违禁药黑历史
在这些惨痛教训之后
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出台反兴奋剂规定
态度就一句: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跑一个
并砸重金对所有耐力项目的运动员进行了血检
在越来越多违禁药品列入黑名单的现代
脑刺激成为了教练和运动员的新宠
教主听说本届里约奥运会至少有5名运动员
接受了一种崭新的训练方法
经颅直流电刺激头颅训练法
对大脑特定区域注入一股微弱的电流
使该区域的神经元兴奋起来
就像要着火一样
从而刺激控制体能的神经元超常发挥
无论是违禁药物还是电击疗法
感觉这就是一部自虐的运动受难史
可是,当美国一位大学教授
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公路赛前做调查问卷
询问多名运动员
超过一半的人选择药丸
为什么还不断有运动员以身试法?
1
违禁药物就像老鼠,检测手段就像猫
后者永远追着前者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现在国际对违禁药物的界定是
“能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又对运动员健康造成损害”
但在具体判定上有很大难度
因为不在禁药清单里面的药
哪怕符合违禁药品的标准,也能用
所以,人们对兴奋剂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同时
一些药物进进出出禁药名单也是常事
所以违禁药物一直都存在不少误区
例如刚刚提到的孙杨禁药风波
实际上是心脏病药
而且在2014年之前未被列入禁药名单
而我国第一例奥运禁赛事件的运动员巫丹
服用的中成药里面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马钱子”
成为一例误服事件
2
功利心态和体制问题
曾经的世界第一女飞人琼斯的前夫就曾表示过
“我只想要耐克的大合同,我想要当明星
为了变成最快,我愿意付出一切。”
而对于一些“唯金牌论”的国家当中
运动员自然成为了小白鼠甚至牺牲品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我们无法否认历史,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
用强大的实力和用干净漂亮的成绩让对手闭嘴
就像教主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