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的加害有多大?如何爱孩子?
相爱相杀,不仅仅是因为爱所以在乎或者控制,那只是浅层理解吧。毕竟人还是具有独立思想的,而相爱的人之间维持关系或者生活是需要沟通和互动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希望的样子,那么以爱之名的加害有多大?
文:小日
一、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错的是家长
在下定决心进入儿童感知力研究前,
我曾亲历一个银行家的故事。
这个银行家是四大行的一个行长,有一个孩子,男孩,一直以来银行家在圈内都很有名气,很受尊重,而家庭教育也是富裕贵族那一套,但他孩子学习成绩就是很不好,多动症,根本没法安静坐下来学习。
后来一次家长会,因分数太低,银行家抹不下面子,当场就骂了孩子一顿。
结果,他当场被自己儿子捅了两刀。
这是真实的故事。
当银行家沮丧地找到我朋友时,我朋友给那个男孩做了一个测试,结果发现:
“在感知力层面,他是动听视型人格。
说的是,
“他的最强能力是运动,也就是触觉,甚至他控制不住自己行为;其次是听,也就是听觉;最后是看,也就是最差的能力是看。
当时我们对孩子的学习建议是,在运动中学习,让他不断地去玩,家长陪他去跑步,在跑步中提问他对学校知识的理解,最后,让他运动后在书写出来。
如果非要归纳我们系统的调整策略,那就是:
“利用他最擅长的运动做切入点,利用他的听觉来沟通,利用书写来提升他的阅读(因为他能看到自己写的东西),这是我们最后采用的解决方式。
后来,这男孩考取了奖学金,银行家也十分高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没有孩子是笨蛋。
简单说,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错的是家长。
捅了父亲两刀的学霸
二、是谁定义了孩子的一生?
基于工作的关系,
我经常拜访一些儿童培训机构。
身为一个父亲,我很少干涉我女儿的一切,这很不负责,但也是某种尊重。
我坚守的原则是:
“一旦她不喜欢的事,一律不勉强。
因为,我很怕她成为那些我在很多儿童培训机构里看见的孩子。
目光暗淡,过早成熟。
这样的孩子,让我可怕。
简单说,
在中国,确实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他们特害怕自己孩子无法应对未来竞争。
于是,他们从小到大就给孩子强加了太多的能力训练,而不是智力训练。
更有部分家长,直接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孩子身上。
孩子成为了他们的面子。
他们要孩子完成他们自己实现不了的角色。
记得有次,我遇到一个特别希望自己孩子能进入西方顶级艺术殿堂的家长,但我一看那孩子的作品就崩溃了,不是画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画得太像了,完全没思想、个性和观点,连儿童本身的灵性都磨灭掉了,他稚嫩的双说,简直就是制造印刷品的工具。
后来,我让那孩子忘记一起技巧、素描、造型的规定,独立乱画,但他已不知如何下笔。然后,我就说,画你最想画的。
结果,那孩子告诉我,他其实没什么想画的。
最后,这孩子自然没办法抵达顶级艺术殿堂。
我每次看到他已经长茧的手指,会问自己:
“他不努力吗?
他不认真吗?
他付出的不够吗?
那么,是谁杀死了他。
又是谁定义了他一生?
谁动了你的孩子?
三、我们只是为了孩子好
所以,我有时特别害怕和家长聊天,
有些问题是很多家长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首先,目前我们面临的生存困境,未来孩子会遇到吗?
在这个变化飞快的时代,我们已成为机器,为何还要自己孩子为迎合时代而被改成机器?
“其次,家长所认为的成功就是未来的成功吗?
当时代改变,不同职业都会面临淘汰,这时代真的还有铁饭碗吗?说白了,今天的生存法则,在未来等孩子成年时已不复存在,我们所谓的安全,只是假想;我们所谓的爱,只是扼杀。
“第三,孩子真的热爱你给他选定的人生吗?
我看过很多懦弱、自负、绵软的孩子,他们说话不敢看人,声音细小,甚至连自己想法都不敢表达,从没人让他们紧张,而是家长让他们胆怯,当家长勉强他们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时,因为他们不擅长,在多次打击下,他们早就丢弃“自信”。
“我看到很多原本活力却已成怂逼的孩子。
这很难听,却是真的。
更可怕的是,每次我和家长交流,家长往往会怼我一句:
“孩子又不是你的。
我们只是为了孩子好。
四、很多爱,其实都是以爱为名义的加害
“我们只是为了你好。"
这是一句听起来很好,但其实是绑架的话。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说的都对;
因为我想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
这听起来天衣无缝的逻辑,其本质不是“爱”而是“控制”。
“从人性层面,这其实很正常,这并不怪我们;
因为我们很容易把最珍贵的东西当成私人物品。
对私人物品,我们总是控制。
而所谓控制,说的就是:
“设定不可打破的规则,
监督规则的执行,
将那些受规定月素的人群置身于连续不断的监督之下,
把越轨者带回正道,
而一旦对其改正的努力归于失败,就驱逐出去。
大家不妨用这条法则来检验自己和别人的爱情。
一旦符合以上逻辑,你自然会明白:
“很多爱,其实都是以爱为名义的加害。
其本质不是“爱”而是“控制”
五、真正好的爱是引导、尊重,而不是勉强、控制
说到以爱为名的加害。
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例如:
在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里,有一对运动员情侣。
奥运会集训期间,男孩得了绝症,女孩想陪伴男孩走完最后一程,但男孩希望她参加集训,毕竟参加奥运会是他们共同的愿望。其实女孩除了想陪伴男孩之外,还有成绩不太理想的原因;而男孩除了希望女孩实现梦想之外,还有不想拖累女孩的原因。
最终两人进入彼此折磨的困境。
在这里,看似因爱对方而做出的选择,本质是逃避。
《解忧杂货店》不理解的忧愁
又例如:
出生在音乐世家,顶着青歌赛金奖得主等光环的姚贝娜,她一直活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中,走在父母规划的人生道路上。
父母认为进入歌舞团工作时最好的归宿,为此让她学习民歌,喜欢流行音乐的姚贝娜遵从了父母的教导,但她并不热爱民歌,直到站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她才唱出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歌,释放了真实的自我。
直到她罹患乳腺癌,父母才终于理解她的想法,鼓励她按自己意愿做决定。
但时日已晚,留下人间几许无声叹息。
愿你走好,一声叹息
再例如:
电影《面子》里,年轻华裔女医生Wil是同性恋,Wil的妈妈明明知道,却总让她参加华人圈里的相亲,苦不堪言的她终于鼓起勇气向妈妈坦白自己的性取向,她说,妈,我爱你。还有,我是同志。
Wil的妈妈却说:你怎么可以同时说两件相反的事情?
我不是个坏妈妈,我的女儿不会是同性恋。
在这里,两个女人因彼此不懂对方,痛苦活着。
《面子》里的杨雅慧和陈冲
不再继续罗列了。
例子很多,而每每说到这,我总为现实中的人们悲伤。
我们太在意对方,但其实,
“我们真的理解对方吗?
而本质上,真正好的爱是引导、尊重,
而不是勉强、控制。
没任何人可以控制任何人。
一旦越界,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爱。
没任何人可以控制任何人
六、从人与人之间因爱而生的加害
到以爱之名开启的全人类屠杀。
在影视作品里,这里题材也屡见不鲜。
例如,运用“动态回旋结构”叙事的《12只猴子》
公元2035年的人类被12猴子军研制的病毒侵袭,大量死亡,科学家挑选了囚犯科尔穿越时光,回到1996年取追查12猴子军的来历。
第一次,科尔意外地回到1990年,向人们描述未来的灾难,却被当作精神病人。
在病友帮助下科尔逃回未来,然后又被重新被派到1996年。
这次他发现了12猴子军的线索,当年诊断他为精神分裂症的医生雪莉和他一起展开了追查,结果12猴子军的领导者杰弗里正是雪莉的助手,而他创造12猴子军,正是穿越到1990年的科尔告诉他,未来有一场毁灭人类的大灾难。
对地球现状极为不满的他,想要创造历史,拯救地球,于是研制并释放了病毒。
《12只猴子》:注定的宿命
除《12只猴子》外,还有帅到爆屏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王牌特工》里有一个角色叫瓦伦丁。
他也是基于大爱之名启动的人类报复行动。
为使人类数量快速减少,瓦伦丁美其名曰“拯救地球危机,延长人类生存”,实际上大量生产一种可以无限制上网,打电话的SIM卡,免费发放给公众使用。
而这种电话卡会释放一种脑磁波,会导致人们凶性大发,互相残杀。瓦伦丁为了控制人们,还在许多人头部埋下炸药,并且为了达到目的,不断绑架许多社会名流,甚至是异国公主。
而特工的任务就是拯救人类,保持世界和平,与瓦伦丁的开战。
帅到爆屏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不去评价电影内容,但这两个片确实给我们提出发问。
“如果说《12只猴子》试图讨论的是:到底对未来的判断准确与否?那《王牌特工》讨论的则是:我们有没有资格去给全人类下定论?
我们是否有资格为未来下定论?
七、如何爱孩子?
关于这点,其实有个让人无比沮丧的数学模型,
这模型能解释一切人类对未来的判断是多么可笑。
PS:当身边人吐槽天气预报永远不准时,你可以拿这个装逼。
1960年代,爱德华·洛伦兹信心满满。
当时,他从事如何让未来天气预报更精准的研究。
然后,在考虑进所有因素后,他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几乎是万无一失的天气预报模型。
当大家为此雀跃时,爱德华·洛伦兹却发现一个致命问题。
简单说就是:
“他为模型的精准,纳入过多因素,只要一个因素发生变化,结果天壤之别。
这样说如果你不懂的话,简言之就是,
这是个无比精准却无比灵敏,无比容易错误的数学模型。
爱德华·洛伦兹混沌模型
这个模型催生了“蝴蝶效应”:
“说的就是在时间变化过程中,不到最后一步,无法确定结局。因为任何最微小的差异,也会变成巨大的世纪上是灾难性的结果。
最后,这个模型推出的结论是:
人永远不要去预测未来,不然要栽跟头。
看不见的手,上帝之手
而这一点,恰恰被称为
“上帝的私语”。
意思是:
上帝用“确定的不确定性”来给保证人类物种安全和文明微光的传递。
他万无一失,他喜怒无偿。
他总是给人们一些看似有用却毫无意义的提示。
如果你觉得上文太深奥,简单点就是,
没有人可以定义任何人的未来。
因为上帝希望我们做自己,而不是追求万物的一致性。
差异化,才是保持生命的全部机会和希望。
毕竟,在集体灭亡时,需要个体,独立思考。
我们对自己做的事,对别人做的事,很多的反应和预设都是基于恐惧,而不是源自爱。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包括我们自己,只是我们要去相信这一点,也要相信别人。如果明白了,爱是一团光,你甚至不再怕它会被切去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