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越让人操心?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179次浏览
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家里,“你再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更是家长常挂在嘴边的;在外面,“你的宝贝真听话”是夸奖别人孩子的不二法则……
“乖”、“听话”成为评价好孩子的标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俗话一语道破了传统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心声。听话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吗?为什么网为您解答~
一味听从长辈的话,失去自我
六岁的美诗,一直是大家眼中文静的小淑女。每次到了放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去幼儿园,大部分小朋友都在教室里玩耍、嬉笑,只有美诗,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规规矩矩地坐着,不吵不闹。
老师总是夸奖她非常听话,从不违抗命令,其它的家长也很好奇,美诗的爸妈怎么把她培养低如此“安静”呢,连小朋友爱吃的糖果,她都不吵闹着让爸妈买。
原来,小姑娘以前被教导,“一定要听话,爸妈最爱听话的乖宝宝,让你干什么就要干什么”,慢慢地,她总是为了得到外人的一句“真听话”,看到爱吃的零食也不敢要,想跟其它小朋友玩,却怕被说“不乖”……
“听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无条件服从、不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能有不合“规矩”的行为。“听话”就是一副精神枷锁,牢牢地套住了孩子!
很多按照“听话”标准带养出来的孩子,他们温顺乖巧,让家长省心,但是他们不能自主、盲从、怯懦、谨小慎微。小编不能为他们的听话而欢喜,相反,为他们的听话感到惋惜。
越“乖”,越容易被淘汰
一名外国小孩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孩子高兴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育出蓝色的苹果呢!”
外国教师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像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当然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
而越乖的孩子,越容易做一个从不提问的“乖”学生、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婆婆包办的“妈宝男”。
“听话”的孩子考公务员、进国企,多少年还是在那个岗位上没有长进,工资没有大的变化,失去了再工作的能力。那些“不乖”的孩子,从打临工跑市场开始,做电商、设计互联网,越来越成功。
时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前辈要向后辈学习,而不是我们向父辈听话。只可惜,能认清自己视野局限的父辈并不多,大多数还认为下一代应该“乖”一点,走一条稳稳妥妥的路——越稳妥的职业,越以牺牲创新能力为代价。
“乖孩子”长大后,性格有缺陷
心理咨询师认为,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我就是从小被夸听话。可是我现在不快乐。因为你从小任人摆布,当你长大了开始不接受他们的摆布的时候,他们就会不爽,就会说你,指责你。以至于,我现在非常痛苦。”
上面是一位妈妈在后台的留言,她小时候听家长的话,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画画,专心高考,选择了一门不喜欢的专业,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现在,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所以,合格的父母,绝不会以“乖”之名来要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