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承诺捐99%股份做慈善 为什么美国富翁热衷慈善?
发布日期:2017年8月2日
265次浏览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式升格为父亲,他在Facebook网页上写道:“我和普莉希拉非常高兴地迎接我们的女儿马克斯(Max)来到这个世界。”小札女儿名叫Maxima Chan Zuckerberg,出生时有7磅8盎司重,相当健康。
为了庆祝女儿出生,扎克伯格与妻子普莉希拉·陈(PriscillaChan)承诺将他们持有的Facebook 99%股份(约450亿美元)捐赠给慈善机构,用以发展人类潜能和促进平等。为什么网为你揭秘为什么美国富翁热衷慈善?
12月2日电 据外媒报道,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于当地时间1日宣布妻子在上周早些时候产下一女,并取名为麦克斯(Max)。同时,扎克伯格承诺将他和妻子持有的“脸谱”99%股份捐赠给慈善机构。
当地时间1日,初为人父的扎克伯格在“脸谱”上深情更新状态,“麦克斯,我和妈妈都很爱你,也希望能尽力将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你,也为其他的孩子。我们希望你的生活充满了爱、希望以及快乐,就像你的降生给我们带来美好一样,我们也期待看到你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
除了宣布女儿出生的消息外,这对夫妇还承诺将他们持有的“脸谱”99%股份(约450亿美元)捐出,用于慈善。
扎克伯格在致女儿的一封邮件中宣布了这一决定。扎克伯格的女儿麦柯斯于上周出生。
扎克伯格的这一计划与其他知名富豪,例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类似。盖茨等人已成立慈善基金会,将自己的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在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扎克伯格贴出了自己、妻子普里西拉·陈(Priscilla Chan)和女儿的全家福照片。他同时发布了“致我们女儿的一封信”。
在这封长达2200字的信中,扎克伯格和普里西拉·陈谈到了健康、教育,以及互联网普及等问题,随后宣布将启动“陈-扎克伯格项目”。这一项目的目的是“发挥人类的潜力,促进公平性”。
扎克伯格和普里西拉·陈表示,他们计划在一生过程中捐出所持99%的Facebook股份,以推进这一项目。这一项目将以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存在,而控制人是扎克伯格夫妇。在起步之初,这一项目将专注于个性化学习、疾病治疗、互联网连接,以及社区的发展。
麦柯斯·陈·扎克伯格(Max Chan Zuckerberg)于上周早些时候出生,体重约为3.4公斤,但Facebook没有公布她的具体生日。扎克伯格此前宣布,在女儿出生之后,他将休息两个月陪产假。
到目前为止,普里西拉·陈和扎克伯格已向慈善事业投入16亿美元。今年,他们已经有过多次捐款。捐款的目标包括公立学校、带来更好无线互联网服务的项目,以及旧金山总医院。普里西拉·陈是旧金山总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
扎克伯格在26岁时签署了“捐款承诺”。根据这一承诺,全球许多富豪都将在一生过程中把超过一半的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
扎克伯格表示,在未来许多年时间里,他仍然计划担任Facebook CEO。Facebook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扎克伯格仍将是公司的控股股东。Facebook同时表示,在未来3年内,扎克伯格每年捐出最多10亿美元的Facebook股份。
扎克伯格和普里西拉·陈表示,在结束产假和陪产假之后,他们将公布更多信息。
美国富豪为什么热衷建立慈善基金?
美国富人热衷慈善事业的原因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受宗教的影响较大。在现代慈善概念出现之前,慈善是从宗教信仰中产生的。不少美国富豪认为,人赚钱的能力是上帝给予的,有钱人就应该按教义去帮助穷人。 其次体现为一种社会文化。美国人认为,将巨额财产留给后人会剥夺他们创造的能力和进取的动力。一位顾问曾对洛克菲勒说:“你的财产越滚越大,越滚越大,一场雪崩就要发生,你必须设法阻止它。你分散它的速度一定要快于它的增长速度,如果你不这样做,它将‘压扁’你和你的子孙!” 第三,由于社会贫富悬殊,富人们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指责,迫于压力,他们不得不通过捐款来改变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另外,他们也不希望社会动荡甚至解体。 第四,也有一些美国富豪的“义举”是出于减免税款、为自己扬名、“制造”成就感等目的。
赚了钱干什么?美国富豪热衷慈善事业
美国《商业周刊》20日推出了2003年度美国最慷慨的50位慈善家排行榜。在这个超级豪华的阵容里,有很多大家颇为熟悉的名字: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穆尔、美国有线新闻网的创始人特德·特纳等。仔细浏览一下名单,不难得出结论:当今的很多美国超级富豪都热衷于慈善事业。
根据《商业周刊》的统计,盖茨夫妇的家产有460亿美元,他们在1999年至2003年期间,已捐和认捐的慈善款项总额高达230亿美元,占他们家产的一半。盖茨夫妇也因此在50位最慷慨的慈善家中排名首位。在同一时期里,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穆尔及其夫人贝蒂已捐和认捐的慈善款项为70亿美元,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投资家乔治·索罗斯,他的慈善捐款金额是24亿美元。
《商业周刊》在公布排行榜的同时还对这些慈善家们的善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找出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共同点之一:挣得少了,但捐得不少。近两年,尽管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靡,企业界老板们获得的利润跌到了最低点,但这些榜上有名的慈善家们依然慷慨解囊,为帮助穷人尽一份力。他们帮助的人不仅限于美国国内,甚至很多不发达国家的百姓也从中受益。比如,比尔·盖茨目前已经捐献了20多亿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慷慨解囊的同时,慈善家们非常珍视自己创造的财富,他们要求自己的捐款得到公开有效的使用,有些慈善家还把管理企业财务的严肃认真劲儿也引入了善款的管理使用中,力争把他们的钱都用到“刀刃上”。
共同点之二:靠新技术发家的慈善家越来越多。把现在的慈善家和过去的慈善家进行对比之后,《商业周刊》得出结论,靠新技术发家的慈善家已经在美国慈善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排名表不难看出,盖茨和穆尔都来自新兴的计算机产业。除了他们两人外,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EBAY公司的首任总裁杰夫里·斯科林等人也都来自计算机和网络等新兴产业。
共同点之三:越来越多的慈善家希望在有生之年捐出财产。过去很多传统的慈善家都是在遗嘱中提出在自己百年之后,把一部分财产设为某项慈善基金,以便为后世造福。但现在的慈善家们更愿意在有生之年就大笔捐出自己的财产,还有一些慈善家甚至没有打算在自己死后留下什么基金一类的东西。在持这种观点的慈善家中,靠新技术发家的年轻人是主力军,如盖茨。这些年轻的慈善家往往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建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他们希望能亲眼看到自己用才智创造的财富被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商业周刊》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促使他们这么做。
首先,年轻一代的慈善家认为,自己创造的财富应该由自己来控制,没有必要把财富留给别人掌握。他们觉得这样做可以让自己捐出的善款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其二,年轻的慈善家认为,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与其百年之后再捐出善款,还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帮助那些人。况且“今天有今天的慈善家,明天有明天的慈善家,没有必要把今天的财富留给明天。”第三,很多年轻一代的慈善家比他们的前辈更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贫富差距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危害,因此决定在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捐出善款,回报社会。第四,通过学习以往富豪的经验,很多年轻一代的富豪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对财富积累的追求达到了无法满足的境地,就很有可能产生难以想像的恶果,不但对事业不利,对家族也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很多人希望通过捐款来遏制对财富无休止的追求。
在分析了上述原因后,《商业周刊》得出结论认为,随着年轻慈善家的增多,“做活着的慈善家”将日益成为当今美国慈善家们所推崇的理念。
共同点之四:慈善家们不愿为子孙留下太多的遗产。《商业周刊》的调查显示,美国慈善家希望留给子孙的遗产仅占其全部财产的一小部分。多数慈善家认为,辛勤的工作和创业的经历是每个人的宝贵财富,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如果给子孙留下太多的遗产,就不免会助长他们不思进取的思想,对子孙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大部分美国人崇尚通过个人努力创造财富,继承遗产被认为是不劳而获,甚至有人认为那无异于“抢劫”。在50大慈善家名单上排名第五的美国世纪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斯托尔斯说:“我们不想把财产都留给孩子们,这样会毁了他们。如果给孩子们留下巨大的财富,让他们甚至连早晨早起的理由都没有,那我们就害了他们。” 斯托尔斯夫妇打算把他们大部分的财产都捐给他们在堪萨斯创立的一个医疗中心。斯托尔斯开玩笑地说,他希望他们去世之后,他的孩子开车路过堪萨斯医疗中心时会骄傲地说:“这是我父母留给我的遗产。”
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在继承了父辈的遗产后挥霍无度,往往成了“败家子儿”,而且他们比中产家庭甚至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颓废等不良精神状况。这也促使慈善家们更愿意在有生之年把财富捐出来,“留给子孙1000万美元,而不是1亿美元,让他们过得舒服但不奢侈”。
另外,在留给子孙小部分遗产的同时,很多年轻一代的慈善家在自己的孩子还小时就教他们要节俭,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比如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的4个孩子现在都成了小慈善家,他们生活节俭,热衷公益事业。安·鲁瑞在50大慈善家名单上排名第43位,她的6个孩子生活简朴得一如平常人家的孩子,他们甚至从打折商店里购买家具。鲁瑞以他们每个人的名义各设立了一项慈善基金,让他们捐款救助他人。鲁瑞说:“孩子们都想向人们表明,他们正在这个世界上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依靠父母。”
共同点之五: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善家增多。《商业周刊》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美国还有一批隐姓埋名的慈善家,他们往往在捐出善款以后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些人不愿意抛头露面,也不愿意让公众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他们认为,既然上帝赐予他们巨大的财富,那么他们就应该作出回报。《商业周刊》认为,这样的慈善家在美国有增加的趋势。
为啥美国富翁热衷慈善?
在人类文明史中,美国巨富行善并不鲜见。100多年前,财阀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就曾捐出相当于现在的140亿美元的善款。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美国富豪中,热心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为什么美国富豪不把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呢?
第一,美国崇尚个人奋斗打天下,不像其他一些国家尊崇世袭的爵位和财富。很多通过艰苦创业而成功的美国企业家不相信财富可以传代。他们知道,由于富家子弟在钞票堆中长大,一辈子不愁吃喝,无忧无虑,容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金钱不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反而有可能对孩子带来伤害。
比如,巴菲特和盖茨都相信 “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钱让孩子去挥霍。盖茨曾经说过:“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盖茨对社会如此慷慨大方,然而对子女则“吝啬”。巴菲特也对世袭财富的概念不屑一顾。他说:“我从来不相信王朝世袭式的财富。”巴菲特在回答记者有关为什么不把资产留给孩子的问题时说,他相信财富来源于社会,最后也要反馈给社会。他说,他已经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了。
第二,美国的税收制度也鼓励慈善捐助行为。目前美国开征50%的遗产税,遗产越多税率越高,但是捐献出去的资产免征遗产税。许多富豪的后代索性把家产捐献出去,今后还可以享受捐赠部分10%的个人税收减免优惠。一些富豪也想到,与其大半遗产要交税,还不如先捐掉一部分,既得到了好名声,今后后代继承的部分实际比全额继承再交税也少不了多少(尽管2010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零遗产税的一年,即由于2009年年底美国国会未能及时就减税政策达成修订共识,很多美国人不用交遗产税,但2011年仍将继续恢复征收)。可以说,慈善减免税收的制度,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催化剂。据统计,在过去40年中,美国人年均慈善捐款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
美国富豪慈善观观察:中国富豪财富观待成熟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富豪认同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这句名言,他们把回馈社会、帮助穷人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和道德要求。
形成坚实慈善同盟的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也决定不再独乐。
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夫妇以及沃伦·巴菲特就开始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倡议全美的亿万富翁宣誓,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自己的一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
这种推己及人的善举不仅引起媒体再次关注,也让人再次思考怎样才是成熟的财富观;对于中国的富豪们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触动,他们又该遵循怎样的财富观?
捐出你的一半身家
据Fortune杂志报道,全美富豪榜上最有钱的400名富翁的净资产约为12000亿美元。如果盖茨夫妇和巴菲特的倡议成功,他们至少能募得6000亿美元的承诺捐款。这将大大改变美国的慈善事业。
这项引人关注的“慈善誓言”的活动起源于2009年5月由盖茨夫妇在纽约组织的一次餐会。在那次活动时巴菲特就提出,要聚集一批拥有亿万身家的慈善家,来讨论鼓励慈善捐款的策略。
在过去的1年里,巴菲特和盖茨夫妇与美国富人举行了一系列的餐会,希望促使亿万身家的富人们作出慈善承诺。他们称这种活动为“慈善誓言”,并要求作出承诺的富人在有生之年捐献至少50%的财富,或者在死后以书面的形式公开表明他们的决定。
“慈善誓言”网站上称,这一数目“对富人来说是可以理解并可以达成的,很多人最后捐出的款项甚至可能超过这一比例”。
当然,倡导者总是身先士卒。2008年6月,比尔·盖茨正式从微软退出后将580亿美元身家捐献给慈善事业。作为世界第三大富翁,巴菲特已经承诺将自己约为470亿美元家产的99%捐给慈善事业,其中大部分已经开始按年分期转入微软创始人盖茨夫妇建立的慈善基金。
巴菲特称,1%的财产已经够他和家人生活所需,持有更多财产“并不能让我们更快乐,更幸福”。盖茨夫妇宁愿将这些钱捐给最需要它们的人,“不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在两位富豪的身体力行的号召下,尽管“慈善誓言”行动才刚刚开始,但他们已收到40名富翁或其家族的回应。除了盖茨夫妇及巴菲特外,还包括微软另一创始人保罗·艾伦、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利森、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华裔生物制药大亨陈颂雄夫妇、《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等。
对于上述富翁们的积极响应,洛克菲勒慈善顾问公司主席美莉莎·贝曼说:“这将使美国慈善事业的资金轻松翻倍,甚至可能达到三倍。如果能够从亿万富翁那里募得这些捐款,那将大大刺激其他的美国人,让他们也参与进来,那么我们就能改变整个世界。”
成熟财富观改变美国?
事实上,除了比尔·盖茨、巴菲特,在美国参与慈善义举早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那些尚未表示要捐出半数以上家产的亿万富翁,在其有生之年也不乏慈善之举。据了解,最富有的20%美国人中所捐赠的钱,占了全部慈善款的2/3。
尽管美国经济出现大衰退,印第安纳大学慈善中心发布的《慈善美国》(Giving USA)报告显示,去年美国个人捐款数超过了2270亿美元,仅比2008年下跌0.4%。
为什么美国人热衷于慈善?
有人认为是宗教和法律方面的原因。《圣经》中说:富人死后想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富人进天堂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散尽钱财。美国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女们有快乐的婚姻,并能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另一方面,美国有一个对慈善事业发展十分有利的法律环境。美国的税收政策对富豪们颇具影响力,美国的遗产税、赠与税以高额累进著称,当遗产在300万美元以上时,税率高达55%。
不过巴菲特称,“慈善誓言”活动成员没有一个是出于纳税的考虑。他表示:“与我交谈的人中没有人谈到税收问题。无论谁都可以出于减税的目的这么做,但我觉得他们的动机远非减税这么简单。”
中国决策科学院秘书长赵春林觉得这是美国社会发展下,成熟财富观的体现。
他在博客中表示:“盖茨与巴菲特是世界慈善事业的典范。”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之所以能够很快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与社会政治经济基本制度以及不断对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分不开,更与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众多富翁热心慈善、参与慈善、投身慈善不无关系。
在赵春林看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大发展,一大批富豪应运而生,中国的慈善事业也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不尽如人意。当然,这不能只怨富豪们和有慈善之心的人士。中国慈善体制、机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慈善款项在使用上还有让富豪以及慈善人士不放心的地方,中国慈善尚需更多政策支持和支撑。但是,诸如洛克菲勒、盖茨、巴菲特这样的慈善领军人物过少或者说根本没有也是原因之一。
“慈善誓言”能否影响中国富豪
“慈善誓言”在美国掀起,它能否在中国富豪的心中泛起涟漪?
有媒体曾公布了一项对中国顶级富豪的调查结果,披露了一批平均个人财富达22.02亿元的国内顶级富豪的精神世界——包括对人生的理解、对事业和金钱的看法、对婚姻家庭及两性关系的认识等。
结果显示,多数富豪对金钱爱恨交加,内心充满不安全感。有专家点评该调查结果认为,这表明当前富豪们内心中不确定的东西还很多,虽拥有巨大财富但却不能当自己的主人,许多人还在围绕财富、事业转,而没有达到围绕社会转的层次,远未达到真正“企业家”的境界和水平,“还处在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中”。
事实上,这种不安全感,体现为不成熟的财富观。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邹广文就认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着炫耀性消费与社会责任缺失的巨大反差,无疑反映了我国富人在财富观上的不成熟。大多数中国企业家和富人们在财富的如何取得、如何认识财富、如何传续使用财富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错误观念及做法。
而在财富传续使用上,中国人的文化氛围使得国人的传承意识比较强,更喜欢积累巨富遗留子孙。人们的观念是再穷不能穷孩子,所以富人们千方百计地攫取钱财留给子孙、亲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长久以来,中国社会太过关注财富积累、继承与保护,而对财富文化、财富伦理以及财富责任缺乏正确方向的倡导。
此外,中国富豪中暴发户比较多,财富暴增与自身文明程度提升极不协调。
由此,造成财富文化观念与财富责任意识的极度弱化,也使社会趋向过度逐利化,显然,这本身就不利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另一方面,他认为,慈善主体应该在民间,政府不应该越俎代庖,政府的责任仅仅在于制定好慈善方面的法律制度,例如捐钱可免税等,以调动个人捐钱的积极性。政府有时会干预捐赠资金的使用,也会影响中国富豪慈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