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如何获得幸福?
幸福的家庭,意即一个家庭生活的结果是幸福,也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幸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意即不同的幸福家庭之间有共同的特征。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意即不同家庭的不幸福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如何快速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呢,下面为什么网小编为大家揭秘。
如何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如何获得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琳娜》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学习心理学之前,只觉得这句话讲的特别有道理,但是到底为什么对?说不出个所以然。学习了阿德勒心理学(个体心理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内涵。
我们先来拆分这句话的关键词:
幸福的家庭,意即一个家庭生活的结果是幸福,也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意即不同的幸福家庭之间有共同的特征。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意即不同家庭的不幸福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这篇文章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幸福家庭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如何让家庭生活更幸福?
幸福家庭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何为幸福?有人觉得有钱是幸福,有人觉得事业成功是幸福,有人觉得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幸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指出:幸福就是对他人有贡献感。
你可能不认同这个观点,你会说,这个是让别人觉得幸福吧?那我呢,我自己不幸福怎么办,如果我自己都不幸福,那怎么可能带给别人幸福呢?没错,现在社会的主流思维都是由此及彼,由己度人。我不评判它的对与错,只是觉得它把幸福这件简单的事情变的复杂了。
接下来我们详细来聊一聊阿德勒是为何会持这样的观点。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幸福的对立面:烦恼(不幸福)。
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指出,人生所有的事情可以总结成三大课题:工作、交友、爱。
人生三大课题
人是生活在地球上的,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资源,保障自己的生存。
人是社会性动物,通过交友与别人产生联系,来获得社会的认可。
人是分为两性的,通过爱情和婚姻来维系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
所有的课题都需要通过与人发生关系,才能完成。在与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就会产生各种问题,产生各种烦恼或者不幸福的感觉。
不知道你看懂了没?我帮你做个推导:
因为你必然会遇到工作、交友、爱这三大课题,所以你必然要与人发生关系,人与人是不同的,必然会产生各种冲突与矛盾,所以你必然会产生烦恼。所以阿德勒说: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说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我在扯淡,既然人必然会产生烦恼,那又怎么会有幸福可言呢?
是啊,烦恼一定会产生,而且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但是我的前提是人与人是不同的,如果人与人都是相同的,那烦恼就不会产生了啊。
如何获得幸福?
世界上都没有相同的2片叶子,怎么可能有相同的2个人。没错,世界上没有相同的2个人,但是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获得幸福。
人际关系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你阻碍了他实现获得幸福的目标。可能表现在你阻碍了他升职,你阻碍了他赚钱,你阻碍了他在所有人面前表现自我的机会,方式不同,但是结果相同。
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唯一办法: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你们就是朋友、兄弟、战友、一家人,还会存在人际关系的问题吗?你还会有烦恼吗?
别人是获得幸福了,那我怎么办?为了帮助别人幸福,我不是得牺牲很多么?那我还会幸福吗?
阿德勒心理学的幸福行动是:提升共同体感觉。
不同层次的共同体
共同体就是“你”和“我”组成的一个小组、组织、团体。
共同体感觉包括3个要素:
1.信赖他人=人们会向我伸出援手
2.信赖自己=我对他人有贡献
3.归属感=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那如何提升共同体感觉?
1.停止强制行为,增加他人受到尊重的体验
2.认可对方与自己的不完美
3.感受“贡献感”,也就是自我满足。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何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因为幸福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为了帮助家庭成员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努力,每个人都觉得帮助到别人是一种幸福,在这样的环境下,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氛围,家庭必然会走向幸福的道路。
这样的思想在学校、公司、社会也是适用的。
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家庭是否幸福?
影响一个家庭幸福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每个成员的性格、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同成员的社会经历等等,几乎是包罗万象,所以人们说一个家庭就是社会的缩影。
阿德勒指出影响一个家庭最主要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构成、教育、性格。
1、家庭构成
阿德勒认为家庭关系,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巨大,兄弟之间的关系远胜于亲子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
身为家中的老大,本来独享父母的爱,但随着老二出生,失去了独享的优势,父母的爱被瓜分掉了。于是兄弟之间开始争夺“父母的爱”。
排行中间的孩子由于无法独享父母的爱,容易变成好胜心强、具有攻击性又个性别扭的人,思维方面比较倾向以自己的人生必须靠自己开拓为座右铭。
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往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容易成为不努力不好强,强调自己什么也不会,还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独生子女往往深受父母影响,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影响,不少人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感到很棘手。
2、教育
在被斥责、称赞中长大的人,要是在不被斥责、不被称赞,就不会采取行动,于是他们认为不评价他们的人,都是敌人。斥责、称赞的教育方式都是试图控制孩子的教育方式。
斥责只能求得一时的效果,不但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还对夺走对方挑战困难的勇气,是对方越来越我行我素。
我们应该以平等视线进行良性沟通,只要通过亲密沟通,就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重要的是,这么做能建立起信赖关系。
对于个性较强的孩子,沟通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结果体验”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在失败中去体会,经过多次失败,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动调整自身。
3、性格
性格可以从各个层面来思考,性格分为“开朗的性格”、“沉闷的性格”、“亲切的性格”、“怕生的性格”等无数种,但这些都只是浅层等级的性格表现。
性格的深层部分有着堪称所有性格根本的三种价值观与信念,这三种价值观分别为自我概念(我是……)、世界观(世人是……)、自我理想(我必须是……)。
浅层性格就是根据这三种性格的组成来决定的。
一个人有以下三种价值观:
自我概念:我对任何人都没有兴趣;
世界观:大家不会理财无趣的人;
自我理想:反正没有人理睬我,所以我还是低调一点,保持沉默比较好。
从这3个价值观看来,这个人不是“开朗的人”而是“个性沉闷的人”,不是“亲切的人”而是“怕生的人”。明白这些,你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个人会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性格。
如何让家庭生活更幸福?
许多人在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就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
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根本在于要提高自身的勇气,也就是提高克服困难的动力。
阿德勒对于如何提高勇气,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解决办法。
第一步: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首先要明确自己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爱。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完成你的人生课题。
然后要明白自己的人生课题要自己负责,不要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你可以听取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的意见,但是要自己做决定。不让别人的想法强加于你。
最后,也要明白不要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自寻烦恼。无论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都只有建议权,而不是代替他人完成人生课题。
第二步:提高共同体感觉和活动力。
无论生活陷入怎样矛盾的境地,记住线头永远在自己手上,不管别人怎么想,先从自己开始,先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对别人有贡献感、有价值的人,也是让自己幸福的唯一途径。
在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时,阿德勒提出了共同体感觉和活动力相关性的四分法模型。
共同体感觉--活动力
共同体感觉越高、活动力越高的人,他面对人生的困难时的勇气就越多,这样的人相信通过与人协助可以得到更多的正向反馈,正向反馈越多的人越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认可越多的人就越幸福。
总结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家庭成员都拥有较高的共同体感觉,社会活动力也比较高。
在家庭这个共同体中家庭成员的排行、父母的教育、个体的性格对家庭的影响尤为深远,任何一个因素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都有可能出现不良的化学反应。
在面对人生困难时,首先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要相信一切取决于自己,当下的每个想法、行动都有它的“目的”。最后要有勇气从容面对,从课题分离开始,最终达到共同体感觉。
最重要的是,对别人有贡献、对别人有价值,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