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造孽?
到底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造孽,如果创业不能鼓励社会向正能量发展,那么,为什么还要创业?如果可以不择手段,不明是否,恶意造假,那什么是中国创业的标尺?如果一再纵容居心叵测的人恶意透支大众的善良,扰乱治安,那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
一、这是创业的恶时代
所以,我们看到一群胡作非为的人
例如,数据造假:
美柚号称喜获10亿融资、二季度盈利规模超过一千万后,被网友扒皮:“按照行业标准的季度成单率5%算下来,美柚的注册用户有18亿!”同一天,大姨吗被传出将BP中的MAU放大到4200万导致投资人不敢相信,融资无法继续。
此外,例如蜻蜓FM在融资teaser声称自己dau600万,用户超过1.2亿,比起一年前的新浪报道(dau1000万、用户2亿)和宣传文案(2亿人)大打折扣、啪啪打脸,而即便是这600万dau也掺杂大量水分和造假。
例如,行为恶劣:
BAT中最没想象力且最糟烂的百度,开创了以劣行吸引眼球的传播方式,一如刘超丑逼PPT引发的媒体报道;
然后,不要脸的宅代洗紧随刘超步伐,发明了以假新闻制造舆论的2.0版本,在回答如何吸引用户时,宅代洗的回答是:剪短宿舍楼所有自助洗衣机的电源线,“四天在宿舍没法洗衣,逼着他们用一下宅代洗”。后来,圈内人把这称为“剪jb事件”。
而在面对公众置疑时,宅代洗的团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宅代洗的恶意传播,引发了网友的猜想:
小蛙大学时也总是发生女生内衣内裤被偷的事情,那按此思路套用,这会不会是女性内衣创业项目的获客之道?
食堂饭菜偶尔造成集体拉肚子,那按此思路套用,这会不会是学校外面餐馆为提高客座率的办法?
简直让人细思极恐。
“xx玛丽亚医院为开拓业务,竟趁夜潜入熟睡少女房间实施人工授精。
xx洗车辛勤创业,一夜间将小区几千辆车泼满泥浆。”
这种弱智吧的调侃,也是活就见在现实生活中上演,那我们以此反推一下商业套路?
新开张的医院没有病人怎么办?派几个黑社会出去打砸抢烧啊……
新开张的开锁店没有生意怎么办?挨家挨户往锁芯里塞牙签啊……
新开张的修车店没有客户怎么办?拿个钥匙晚上出去划车去啊……
进日,楚楚街副总裁蒙克借鉴英国一网红假装被囚禁引发全国救援最后发现是炒作的套路,在朋友圈、朋友圈里连发多次“救救救救救救”的字眼,引发圈内朋友关注,最后发现只是一场炒作事件。
伪造被囚禁幻觉的英国网红
傻逼蒙克的救救救救救救救救救救
二、创业是潘多拉之盒
中国创业圈终于迎来了不得安宁的时代。
“这就是“恶时代”的开始,当缺乏想象的创业者开始绞尽脑汁设计让大众掉落的陷阱,创业公司将成为骗子公司,而在媒体的加速下(无论批判还是报道,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大众只会越来越脆弱,越来越远离善行,越来越刻薄与隔离。
这难道就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
我不是否定PR,而从不认同要用透支大众善良、浪费大众好心的方式,以制造假事件的方式做PR,当一个创业公司引发全民厌恶,诱发全民恶意联想,这个时代还会真的好吗?
在社会学里有两词,一个叫效仿,一个叫从众。
这两词看似近似,但程度不同,破坏力也不同。
“效仿,说的是“是指以某件事情为榜样,模仿来做或作为借鉴以便发扬。”
当BAT中的B,某些做恶却得到资本纵容、政府宽容的行业大头开始做恶,行业中游和下游的团队有可能模仿并发扬。
所以,在未来,如政府再不监管同类事件,我们将看到更多闹剧,无论是恐吓对手、伪造信息还是虚构犯罪,最后,“创业团队+媒体酵用”只会搅乱中国的社会治安。
“从众,说的是“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原本,无论怎么创意、怎么PR都有道德底线的团队,一旦在未来,把“做恶传播”当成最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大家将毫无道德约束,集体造假。
从效仿到从众,当“恶”成为产品推广的切入点,中国创业根基将全盘崩溃。
大家将毫无道德约束,集体造假
三、从创业到作孽,从赛道到阴道
是什么造成了创业者的节节败退的道德下陷?
清晨8点的时候,我正和一个全球拥有3000万真实用户,每月流水100万美元的初创团队合伙人聊天,其创始人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在美国微软总部负责过上亿用户的网络安全和搜索产品,本身也申请过十余个美国专利。
他们团队比我们团队大,也更加国际化,更重要的是,虽然在全球拥有那么多用户,但他们非常警醒,不冒进,也不喧嚣,他们的气息和我很像,我们都希望做下沉。而他们比任何团队都谦逊得多,虽然拥海量用户,但他们还在思考,到底能做出什么对未来有实际价值的事。
而我遇到不同问题总会和他们交流,我问到如何理解目前中国的创业的现状,是资本的问题?还是创业者的问题?我们一致的观点是:
“资本只是加速,而创业者本身才是本质。
真正的恶,来自创业者。
四、创业者与投资者,谁在做恶?
关于投资者的恶:
1、不懂得创业的本质。
有几个创业者是明白什么叫创业的?
我说,中国双创时代的本质是:让有梦想的人群策群力,去解决目前中国所面对的很多问题,教育、民生、农业、扶贫、后工业化发展、养老、医疗等,每一个问题都不能单靠政府,而需要集体贡献智慧和力量,一起去创造的未来。
因此,创业的本质特别简单,就是:解决目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并造福社会。
所以,比起企业家,我更认同的是“公共企业家”这一角色,你的公司要承载这个社会的幸福,并且要把一个公司当成一个“福祉”去做。
不好好工作而瞎创业的人
2、不具备创业的能力。
昨天,又一个跨国投资项目黄了,这是我预言倒闭的第八家公司。
我一开始说这家公司会倒闭时,很多人置疑我眼红,但我当时的逻辑是:CEO不具备创业的能力。你想想,做文化动漫产业,一个本身就过分腼腆、自闭又情商极低缺乏幽默感的CEO怎么可能做出好的产品?
我还记得他们项目发布会那天,我千里迢迢去看他,因为我想把他们产品做成游戏,结果一个下午的时间,他只照顾媒体去了,我一直等他和我深度的交流,结果,没有。后来,他忙完了,坐下来,问我干嘛的,我特意和他说:我送活动易拉宝的。呵呵。
原谅我用一个小事件来说这个问题。
在我眼中,真的有很多人,把创业当成逃避现实的借口。
不服老板的,创业;因为无法忍受工作压力,创业;因为大家在创业,所以创业;无法用简历换来好的工作,不如包装下简历,创业;
“我从来不看好什么BAT出来的团队,讲真,如果真行,为什么BAT会让他们出来创业?
别说BAT了,绝大多数公司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事业合伙人”策略了,如果真的有能力,BAT舍得让他们走吗?
没有能力的创业者,只是逃避
3、太擅长伪造新赛道。
说实话,我不是圈内的,我也不了解什么VC圈的语境,我是在一次某VC的内部封闭会议里知道“赛道”这词的,心想,好洋气。
然后整个下午,我就听他们说各种赛道,什么O2O赛道封闭啦,团购赛道封闭啦,我后来才知道,原来赛道就是领域和行业的意思,果然是国际人,说话好洋气。
说实话AGAIN,我从来不CARE什么赛道(不好意思,写飞了~)
一直以来,我压根不管什么赛道不赛道,我只在意需求。
而很多一开始就冲资本而去的创业者,他们可是居心叵测的赛道制造者,他们很容易将一个小事情上升到一个赛道。例如,在我不看好的k12教育领域,他们就很容易把“线下辅导班”这种传统得不能传统的东西,变成在线教育的赛道,归根到底,不就是线下辅导班吗?20年前,我们就这样走过来的。
有了赛道,就有了风口。
什么直播的风口,不就是以前的QQ视频吗?不要以为我幼稚,我几句话KO你:直播网红比得过娱乐圈的艺人么?直播网红那么多,要用到哪里?直播网红能做出高品质的内容吗?听说过综艺直播吗?
“所以,不要轻易把什么东西都当成赛道和风口,做点简单的事挺好的。
很多做直播的,还不如做艺人经纪;很多做在线教育的,还不如去做教材出版;很多做大数据的,还不如去做广告分发公司;很多做新鲜电商的,还不如直接在小区开个水果摊……
但那些奔着资本去的公司不,他们发现一个需求,简单用互联网形态包装下,拉着媒体,一吹,牛逼大了,又一个新风口。
伪造的风口与短暂的高潮
4、太习惯去抄袭对手。
你做了赛道,做了风口。
就会遇见一堆抄袭你的对手。
我平时最放松的游戏,就是打开很多VC机构的官网,眺望他们的投资版图,然后看有哪些公司死了,这个游戏,被我称为“晒蟑螂”。
“那些曾经风头浪尖的公司如今都一一泯灭,看着那些曾经光鲜的logo,像凝视一具具干尸,而那些VC的官网,则像一个个太平间。
中国绝大多数创业者,都太擅长抄袭了。
在模式无区别、产品无差异、技术无变化的逻辑里,拉着一堆资金就跑进所谓的赛道。这样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不具价值的,这就是我说的中国创业者总在“重复创新”,而美国创业者都在做“纵向创新”。
那些做着和对手一模一样的事情的创业者的逻辑很简单:把对手逼死了,我就赢了。这他妈哪叫创业,叫比烧钱。
由此,最终造成的就是资源、资本浪费。
比骚?哦不,比烧钱
5、只想如何逼死对手。
五、创业如何逼死对手?
很简单,拍脑门就知道。
1、高薪挖人,这里吐槽下很多公司的CEO,呵呵,这个时候比人格魅力啦,工资翻倍干不干,干就过来,于是,我们看到很好玩的现象,一家公司在没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时,用了绝大多数公司在挖人。要挖人嘛,可不就是要走走“阴道”啦,行,你不来也可以,把你们公司的BP发我一份呗,我买还不行嘛?
(挖人引发了招聘产品的投资浪潮,招聘会是风口吗?呵呵)
2、制造新闻,这里的新闻更多是花边新闻。吐槽对手的行为多么地卑劣,反正无所谓啊,吐槽了再说,反正一起炒吗,恩,这一定没错,我们一起把热点造起来,风口就大了,只要他们第一,我们第二,就能赶跑老三,风口越大对我们越好。
(赫赫,大你妈。呵呵)
3、一起黄吧,到了这一步,基本是风口被缺乏想象力的创业者挤得差不多了,已没任何机会点了,通常这个时候,就开始以自残方式让整个行业不得安宁了,有的团队,甚至以主动做恶的方式,引发大家对友商的抵制。
人都是逼出来的,生死相逼
4、为了融资去刷数据。
还记得去年揭露的刷数据公司吗?
预备,起!从天使轮开始,刷,刷到pre-a,快,设计更多可以刷数据的入口。
你们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很热爱O2O领域?之前O2O领域的繁荣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啊,O2O领域是最好刷数据的模式。
“创业者希望刷数据,参与的商家需要刷数据,投资人更喜欢看数据,大众更相信数据。
所以,每次别人和我说自己用户500万700万1000万的时候,我都会回一句:别他妈吹牛逼。
这样的数据真的有用吗?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如果你是做一个律师社区的产品,你和我说你拥有100万律师用户,我就觉得你吹牛逼,目前律师领域最大的社区真实用户是30万左右,全国在线的律师用户在30-50万之间。
所以,不要迷恋数据。
数据不一定要多,要质。
所以,每次别人在我跟前讲逻辑、讲概念、讲故事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你,现在,马上,给我,找来,1000人,每个人可以给你掏1万的,我再打个折,每个人给你淘1000的,我给你一小时,你能做到吗?
再打个折扣,100个人,每个人给你5000,三小时。你能做到吗?
做不到的,别迷恋数据,别他妈吹牛逼。
你能做到,我是你孙子。
做不到的还创个毛业,做微商的都比你强。
买买买,一起做微商
5、为了资本而去创业。
为什么很多创业者为了“资本追捧”而开始用下三滥的方式从“赛道”跑到“阴道”?
我听过最扯淡的话是:别怪我们,都是资本的需求,我们也是被逼的。
恩,你全家都是被逼的。
我不知什么时候起,创业就必须要有资本涌入。
当整个投资风从中关村(恩,目前如此凄凉的3W)吹到东边,从现在不怎么热闹的漫咖啡到奔驰的ME~人人少则500万多则几亿,嘴边不是说自己项目估值多少就是自己天使轮要多少。好像没有接受资本投资的公司都不叫创业一样,有时听很多BP,我都在想:
“真不知是投资人傻还是创业者口活好。
徐小平有你们说的那么傻吗?
(在这吐槽下,我预言会黄并已黄的8个项目中,有一个是徐小平投的)
所以,每次,我遇到那些巴不得拥抱资本的创业者,我都会问:真的只有经过好几轮投资的公司才值得骄傲吗?真的创业就是为了做得很大吗?创业真的就为了上市吗?
在我看来,创业与资本无关。
只是很多人以为资本决定了创业的一切。
不小心又投黄了
六、创业无分大小:
只关于你的初衷。
关于创业的大小,昨天和朋友聊天还说到这个问题。
如果你要做大,其实模型已出现了,就是滴滴和优步的合并。或许说,任何目前所谓的风口,最后都会成为滴滴的模式。所以,大的,就是共享经济最后的格局,什么在线教育,最后也就成为最终的一家独大;而小的,或许,就是手工艺人吧。
(所以,不要瞧不起手工艺人)
比起那些经历很多轮投资,但一直无法引入新投资、骑虎难下的公司,我更喜欢小的公司。他们很纯粹,我记得我问过一个社区里的水果铺老板,他一年只赚50万不到,但他把一部分钱用于帮居委会,改造地下车库的排水管,避免雨天业主因为漏水的不便。
他的社区是老社区,物业不行,他就自己去做这事,他原话是:小区里有很多孩子和老人,天天听他们抱怨车库的漏水,等物业,不如靠自己。
而实际上,大家知道他做的事后,更愿意买他的水果。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很平实的事。
水果摊的老板是不是商人,是,当然是,退一万步,人家就是为了笼络用户,怎么了?那他做的事,有没有善意的一部分?当然有,因为他的孩子和孙子都住这个小区。
这些很小的事,在我看来,也是创业。
国家难道不应该对那些以小聪明涮大众智商的恶意团队严肃管制杀一儆百吗?
除了扶持创业,国家不应该监管创业者的行为吗?
呼吁国家发布关于创业者行为准则的相关法律条文。
最后送一段罗素的话给所有投资人和创业者:
有三种单纯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了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不堪承受的悲悯。这些激情像暴风无处不在,把我吹向各方,吹过深重的苦海,直抵绝望的边缘。——罗素《我为何生活》
“让我们回归创业的初衷”
小日 撕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