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会死多少人呢?伤亡率又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发布日期:2017年8月2日
602次浏览
战争是死亡的事业,但死神降临的频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唐诗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海湾战争盟军死亡不足400人。古代战场都是无人生还吗?现代战争都极少伤亡?哪些因素影响了死神的光顾?战场总充斥人们最残酷的想象,但现实中,打仗会死多少人呢?伤亡率又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为什么网为您解答~
尸山血海,无人生还,往往是人们对战场的想象,尤其是对仅仅靠影视、诗词了解战争的普通民众。中国人尤为如此,曾经的人民战争让人印象极深,无人生还的惨状屡屡出现在教科书上。
17世纪前的战争
首先,要从冷兵器战争讲起。似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都十分残忍,伤亡比例也更大。但这种印象并不可靠,首先,伤亡统计就很少准确。
最常见的是夸大参战人数。《战国策》中动辄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斩敌数万,常超过一国青壮年人口总数。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40万赵军,从技术角度几乎无法实现。
西方的记录同样存在问题。公元前216年,汉尼拔进攻罗马,发动坎尼战役,史书记载8万罗马人“全军覆没”,但考古证明这种说法并不可靠——不少被“歼灭”的士兵实际是逃跑,一些人14年后又跟随西庇阿,在扎马会战中完成对基太伽人的复仇。
即使是战场伤亡,很大程度上也不是交战造成。古典时期,交战以方阵为单位,接敌面有限,纵深的士兵甚至得不到交战的机会。战败一方队形很快崩溃,20%左右的死亡由踩踏造成。
一个公元前100年科林斯花瓶上所描绘的战斗场面,被击倒者都不会放弃他的盾牌,因为敌人和伙伴们的践踏足以致命
此外,军队常常躲避作战。1677年一位将军回忆道:我们像狐狸一样谨慎作战,可能要在二十次围城之后才来一次战斗。”许多部队在视力可见的范围内对峙,互不进攻,一旦天气转冷,双方便有了体面的借口而拔寨回营。路易十五时期的法国大元帅萨克斯甚至说:“在近距离射程内交火死亡的,我总共见到甚至不到4个人。”
有意思的是,军队妥协的传统早已有之,他们有时会人为消除不对称因素,来一场公平的战斗。
公元前216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罗马人对汉拔尼战象非常恐惧,曾和基太迦人约定,以后的战争中不动用大象。1139年,教皇曾亲自通谕,禁止基督教国家之间使用十字弓(弩)作战,原因是这种不人道的武器带来过大的伤亡,但与异教徒的战争不在此禁令之列。
战术落后于武器的发展
真正造成大量伤亡,往往是由于战术落后于武器的发展。一旦战术与武器系统合拍,伤亡便大幅度减少。
火器大规模运用后的17-18世纪,各国都发展了匹配的战术,战场相对温和。1692年,以惨烈著称的斯蒂寇克战役,恰逢火绳枪时代的尾声,战术臻于成熟,虽然双方投入兵力达到15万,但阵亡只有8000人。仅仅几年后,燧发枪出现了,一系列战役中近半数伤亡才变得常见。
武器,让战争更温和?
17世纪以后,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矛盾的是,武器杀伤力虽然大幅增加,但有时却极大降低了战场死亡率。
毒气战就是典型,它广泛运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后世闻风色变。实际上,它的死亡率只有2%。但是,毒气战的震慑效果明显,如果换成枪炮,只有把战场变成血肉磨坊才能相比。所以军事史学家富勒称之为“最有效而又人道的武器”。
战争背后的数据
美国南北战争中,每年平均1000士兵死亡21.3人,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每1000士兵死亡降为12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9人,1973年十月战争期间,师级部队的战斗日伤亡率平均在2%左右。
20世纪90年代之后,伤亡率的下降更为明显。海湾战争中,联军以不到400人的伤亡完胜,极大震撼了人们的军事观念。此后西方发动的数次战争,无不多方配合,精准打击,极快地完成战斗,伤亡比非常低。
这种现象背后,是战争观念的重要变化。冷兵器时代,一场战役往往代表一场战争,杀伤敌人的多寡是胜利的重要标准。而现代战争更注重对局势的把控,对打击对象区分更细,在技术的帮助下,实现战略目标十分迅速。
具体战场中,军队合成化程度的提高,也大幅减少了伤亡。南北战争时期,军队中80%是步兵,随着武器系统变得复杂,普通步兵比例越来越小。即使有大步兵传统的中国军队,21世纪后步兵连数量也不到2000个。
合成战术单位可承受的伤亡率很低。二战中巴顿率领的美国第3集团军在欧洲的经验表明,师级作战单位,20%的伤亡即失去进攻能力,只有从别处补齐兵种,或者撤退、投降。
同时,人员密集度不断下降,让伤亡人数锐减。著名军史专家杜普伊曾做过统计,虽然对大规模军事编队的杀伤力提高到原来的2000倍,但现实中士兵分散率提高了4000倍,远远超过了武器进步的范围。
医疗的赠礼
医疗虽然不能改变伤亡数,但能极大降低伤亡比。
早期的战场,是民间古怪疗法的试验场。极少有专业的军医,通常被与祭司、方士混为一谈,往往只会救助灵魂,但伤员的肉身已先走一步。并且冷兵器交战中,受伤倒地的士兵很快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这一时期阵亡者远多于伤者,军医和救治机构聊胜于无。
火器伤出现后,军医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适应这一改变。他们将并发症的伤口归咎于火药中毒。救治原则也是南辕北辙,1517年德国出版的《医师野战简书》主张缝合前用热大麻油浇注伤口。法国军医毫不示弱,建议人为扩大创口,让脓液自由流出。
一部分医生尝试给失血的伤员输血。1818年一名叫布伦德尔的医生做过一次尝试,伤员在几小时内就死亡。普法战争中,伤亡惨重的普鲁士人给一批伤员输血,在对血型知识一无所知的19世纪初,结果自然是悲剧。
医疗与科技的进步
医疗的进步最终改善了伤亡情况,尤其是抗生素的诞生,与战场阶梯治疗体系的普及。二战开始,伤亡比例便稳定在3:1~4:1,在其后的几十年都没有大的变化。最发达的美国,越南战场上的伤亡比例达到7:1,到了反恐战争,这一数字上升到10:1。
战争固然可怕,但谢天谢地,不管哪一时期,大多数人还是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