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下葬仪式为什么被称为“奉安”?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762次浏览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遵照孙中山先生生前归葬南京东郊钟山的遗愿,治丧委员会决定将孙中山遗体暂厝西山碧云寺,待南京陵园建成后再正式安葬。1929年春,陵墓主体工程完工,同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他的下葬仪式被称为“奉安”,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为什么网为您解惑。
巨星陨落
20世纪初年,中国政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成立了共和政体的“中华民国”。然而,持续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并非朝夕之间便可结束,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持续经年,难得平息。而身处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最重要的人物,自然非孙中山莫属。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之后,特致电孙中山,邀请其前来北京共商国事。尽管当时形势复杂,孙中山还是由宋庆龄陪同冒险北上,试图为实现国家统一寻找出路,于12月4日到达天津。
在孙中山北上途中,政局突变,军阀段祺瑞、张作霖进入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由段祺瑞担任“总执政”,冯玉祥却被排挤到张家口去了。
孙中山抵达天津当天,就与张作霖会谈了一个下午。由于旅途劳累,孙中山晚间突发高烧,肝痛剧烈,颓然病倒。经德国医生主持会诊,认为是“肝脏瘫疡”,必须进行手术。但因孙中山身体过于虚弱,随行人员谁也不敢发表意见,就连宋庆龄也心乱如麻、没了主意。最后,还是孙中山自己决定,同意施行手术。
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被送进协和医院手术室。当医生打开腹腔时,惊讶地发现“肝部坚硬如木,生有恶瘤”,立即取出活体标本进行化验,结论是:“其症名曰肝癌,允为不治之症”!事已至此,医生也毫无回天之力,在清除了肝部的淤脓之后,只能重新缝合。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三月中旬,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天却突降飞雪,上苍似乎也为伟人的去世而悲哀。
营建中山陵
孙中山生前曾经表示,希望去世后能够葬在南京。那是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向参议院行辞任礼。当天,他在卫士陪同下到南京郊区的紫金山打猎。在南山临时休息的时候,孙中山环望四周,见天高云低,山青水碧,松柏繁茂,景色宜人,不禁赞道: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我死后如果能葬在这里就好了。如今一代伟人终于辞世,国民党决定遵照他的遗愿,将南京紫金山选为墓地。由于陵园建设不是能够马上完成的事情,因此治丧处决定将孙中山的遗体暂厝北京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石龛内,待南京陵园建成后再正式安葬。
孙中山的灵柩暂时安放于碧云寺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925年4月4日,由在京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推举12人组成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4月18日,在上海成立负责具体工作的葬事筹备处。根据孙中山的遗愿,墓地自然应在南京紫金山。宋庆龄与孙科在筹备委员陪同下对紫金山多次进行实地踏勘,最终选定中茅山南坡作为墓址。
5月15日,葬事筹备委员会通过媒体公布了《陵墓建筑悬奖征求图案条例》,同时明确提出,陵墓的建筑应遵循简朴、庄严、坚固的基本原则,避免奢侈华贵,整体建筑预算费用以30万元为限。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收到四十多份应征图案,从9月22日至26日,所有应征图案均在大洲公司三楼公开展览,葬事筹备委员会还在上海各大报纸刊登广告,欢迎各界人士参观评点。这是中国建筑界空前的大事,一时人流如潮,平均每天的参观者均在千人左右。
9月2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再次召开联席会议,最终认为,头奖吕彦直的设计“简朴典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从而一致决定采用他的方案,并聘请其为建筑师,主持计划建设详图及监工事务。此后,吕彦直立即赴南京进行实地考察,并赶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绘制完成全部工程详图,以作为招标施工的依据。
按照最初的设想,中山陵应在奠基后一年内完工,于1927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两周年之际安葬遗体。但由于工程的艰难程度远远超出当初所料,再加受战乱影响,中山陵的工程进展缓慢。从1926年1月15日开工,直到1929年春天才大致完成。而孙中山遗体移灵的时间,则是一再更改。
1929年1月,专门负责孙中山遗体安葬的“奉安委员会”正式成立,由蒋介石任主席委员,孔祥熙为办公室总干事,下设总务、财务等各组。(据《辞海》所释:君父下葬,称为“奉安”,孙中山被尊为“国父”,其遗体安葬赋以“奉安”之礼。)
此时,中山陵的建设已经接近收尾,又特地在南京为奉安大典修筑了一条“迎榇大道”。这条大道自长江南岸的下关码头直达中山陵,全长15公里。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尤其是从一月中旬开始,雨雪持续下了将近半个月,直接影响了工程进度。因此,奉安委员会不得不再次将“奉安”的时间改为1929年6月1日。
1929年5月,中山陵的建筑以及相关工程终于相继竣工。万事俱备,只待那场旷世大典如期拉开帷幕了。
捷克雕塑家设计卧像
在建造中山陵时,筹备处决定在中山陵墓室内放置一尊可供人瞻仰的汉白玉孙中山卧像。鉴于当时中国的雕塑技术落后,中山陵修建委员会向国外公开招标,主要面向英美雕望家。1928年,经委员会与国内雕塑专家评审,捷克雕塑家高崎的设计图形方案最终中标,修建委员会即向他提供材料,开始制作。
经过将近一年的制作,白色大理石中山仰卧像制成。该像与孙中山实际身高大体一致,中山先生着中山装,两手合放在胸前,双脚自然并拢,眼帘轻轻垂闭,面容安详慈善,似乎是在革命忙碌之余,暂得片刻休息。中山先生脚边雕刻有一束素洁白花,象征着干百万谒陵者对中山先生的无限敬意。
1928年,孙中山先生的灵寝设计方案中,除了墓室仰卧像,还要求设计便于祭祀的灵堂中山坐像。由于灵堂中的坐像供人们祭祀拜谒,设计要求较高,中山陵修建委员会仍然决定在国际范围内公开招标。波兰著名雕塑家保罗·兰窦斯基最终中标。
保罗·兰窦斯基是位严谨的艺术家。他看了中国提供的白色大理石材料,认为质地较软,易受酸性水气腐蚀,提出应该用世界上最好的雕塑材料——意大利白石雕琢。中山陵修建委员会也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意大利白石材料,这种材料质地细腻坚硬。坐像体积比仰卧像大一倍,工程进度较仰卧像制作时间要长。
直到奉安大典的第二年,即1930年10月,保罗·兰窦斯基才在巴黎的工作室完成孙中山坐像雕塑,随后用船运往南京。1930年11月,在中山陵祭堂举行了坐像落成典礼。坐像供奉在祭堂中央,高4.6米,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双脚并拢,正襟端坐,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似在聚神沉思建国方略。底座四侧,还镌刻着反映他革命活动历程的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