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因为乐曲《大韶》太动听!

我们会在论语里发现被我们奉为圣人的孔子其实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孔子在论语说过一句话“三月不知肉味”难道是孔子真的三个月就忘记吃过肉的滋味了吗?孔子为什么会三月不知肉滋味呢?其实并不是因为忘记了肉味,而是因为乐曲《大韶》太动听,孔子用一个夸张的比喻来形容。下面为什么网就来说说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原文,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是因为什么?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这是什么意思?原文解析是什么?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并不是三个月没有吃到肉了。不知道肉的味道,而是是听到好的音乐《大韶》后而发出感叹的!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因为乐曲《大韶》太动听!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原文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是因为什么

令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是《大韶》,孔子认为《大韶》尽美尽善。同时孔子还观看了《大武》但是因为《大武》崇尚武力,孔子认为大武尽美,但是没有尽善。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因为乐曲《大韶》太动听!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这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517年,鲁国上卿季平子与郈昭伯因为斗鸡发生了争执,得罪了鲁昭公,昭公率师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便约同鲁国的另外两个大家族盂氏和叔孙氏,三家共同攻击鲁昭公,结果,鲁昭公大败,逃奔齐国,被安置在乾侯。因鲁国发生了内乱,也就在这个时候,35岁的孔子也投奔到了富强的齐国,在高昭子家做了家臣,想通过高昭子关系去见齐景公,得到重用。

孔子在高昭子家里,一直见不到齐景公,闲得无聊,高昭子就给他请来了一个乐队,演奏了《韶乐》。《韶乐》雅俗结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为孔子是个音乐世家,他曾跟随蘘子学过琴,懂得音乐,所以当听到齐国乐师给他演奏的《韶乐》时,完全被这美妙的音乐陶醉了,以至于3个月尝不出肉的味道。他赞叹道:想不到《韶乐》的完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并称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因为乐曲《大韶》太动听!

孔子出于儒家礼仪教化的信念,对韶乐情有独锺,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联翩;也可能就是发呆,什么想不起来,但身心是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