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臣:草原走出的火箭技术专家(下)
书接上篇。1990年7月16日,总设计师王德臣主持首次发射“长二捆”,举国同庆。但他很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澳星整体发射成功还有很长的距离。
成功从来都不易,航天事业尤是。成功之前,往往是让人抓狂的失败。
“不要怕失败!”
1992年3月22日,中国火箭史上的“黑色星期日”。
“长二捆”携带“澳星B-1”发射时,由于第三个助推器的点火触力点火力小了一点点,产生的推力不够,发动机在几秒内自动关机,发射失败。虽然王德臣设想过很多种失败的方式,唯独没想到这点。
他看到火箭底部冒出棕色的烟雾后,心里一紧,立即与于龙淮等专家跑到发射塔下,一方面指挥抢救尚未飞离的火箭和卫星,另一方面也希望找出发射失败的真实原因。此刻,他们都忘记了,这些烟雾是有毒的。
“长二捆”澳星B-1发射失利现场直播(优酷,视频截图)
那天深夜,王德臣回到宿舍,合衣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火箭结构的影子。他失眠了。年轻时前辈兼恩师钱学森、屠守锷的教诲再次浮现眼前。“科学研究总有失败,关键是不被失败吓倒。”他在本上写下钱院长当年说的话。
“不要怕失败!”一晚上的思想斗争后,王德臣这样告诉自己,然后疾步走向办公室。
细心的同事发现,王德臣头上多了一些白发。
“在乎那么多干嘛?(在)哪里都是干!”
接下来的日子,王德臣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他很少说笑,只是把时间都放在查找故障上。他本来工作就极为负责,现在变得更加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在卫星发射中心,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几乎每天都爬上每层塔架,看看插头、框架等是否松动。长期在外工作,让他的脸变得更黑了,同事们结合他一贯严谨的作风,送了一个绰号:黑包公。
那些日子,黑包公把工作调整到最佳状态。有人曾称他“王不在乎”,现在变成更“不在乎”。 “不在乎”主要体现三方面。一是不在乎名利。他认为,航天是科学上规模最宏大的系统工程,荣誉是大家的,总设计师只是带个头而已。所以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宣传他的资料也并不多。此外,他虽然从事世界上要求最高的工作,但从不管待遇是多少。工资由家人管着,除了偶尔陪家人买菜外,他很少花钱。从不谈工资,从不说加薪,这是他的工作原则。
二是不在乎生活单调。工作太忙了,公休日、假日对他来说都没有特别的意义。从初到研究院的办公室、食堂、宿舍的小“三点一线”到后来的研究院、发射场、家的大“三点一线”,贯穿着“长二捆”研制的始终。其实,大学时他也有很多爱好,甚至痴迷过武侠小说,尤其喜欢金庸的作品。可接手火箭设计后,长期绷紧的神经让他不再轻松。“澳星B-1”发射失败,他的大“三点一线”也常常变为研究院、发射场的“两点一线”。
工作中的王德臣(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官网)
三是不在乎任务重压力大。长期繁重的工作让他练成抗压的本领。任务最重时,他同时承担六个型号的总设计师和一个型号的总指挥。压力最大的时候,是澳星B-1”发射失败,舆论负面内容不少。
“在乎那么多干嘛?(在)哪里都是干!”当同事为他待遇低鸣不平,说某某某高薪跳槽到外企拿高薪时,他这样答道。这是老航天人最质朴的告白。
“王不在乎”的付出没有白费。1994年8月28日,“长二捆”携“澳星B-3”顺利升空,澳星合同全部完成。美国休斯公司非常满意,又与长城工业总公司签订了“亚太二号”卫星的合同。
研发人员相庆“长二捆”携“澳星_3”升空(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官网)
“长二捆”升空,意味着中国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一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提供了成熟的“强弓”。
“载人航天是科学发展的方向!”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批复关于载人航天工程的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代号为“921”工程。批复还指出一个管理方向: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921”。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现代化系统工程,“921”共设有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其中运载火箭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负责,主要研制运载飞船的“长征”系列火箭,指标是火箭的安全性能要达到99.9%。
运载火箭系统首任总设计师自然落到王德臣肩上。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的他,深知载人航天的重要性。“空间资源探测开发、全面观测地球、新生存环境等方面都需要人进入太空,这在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上天时还是人类的幻想,现在已成为现实。总之,载人航天是科学发展的方向”。王德臣重返阔别38年的母校内蒙古海拉尔二中时对年轻的学友们讲道。
他全心全意投入到载人航天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发射靶场、机器车间、调度室、会议室等地都留下他的身影。故障诊断、宇航员安全逃离等内容都是他研究的重点。忙并紧张着,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在他的带领下,第一研究院以“长征二号E”为基础,研制出新型的“长征二号F”。
中国家族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部分成员(来源:新华社)
1999年11月20日凌晨,“长征二号F”火箭托着我国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顺利到达太空,飞行21小时后返回地球,在王德臣的故乡内蒙古顺利着陆。
那一刻,他虽然退休没在现场,但眼中分明噙着泪水。
“永不言败,绝不骄胜,穷毕生之追求创多彩人生。”王德臣这句重返阔别38年的母校海拉尔二中时的留言,正是他毕生潜心研究火箭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
1. 论文《载人航天与运载火箭》,作者杨启东等,《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0第1期。
2. 文章《谁遣“神舟”天际游》,作者郭莉莉,《军事技术》2010年第2期。
3. 文章《草原之子:火箭技术专家王德臣》,作者郭扬扬,《草原儿女》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