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汗国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 竟然能让雍正损兵折将

  还不知道:准噶尔汗国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的网友们,

  雍正五年,紫禁城内一项重大军事决议正在悄然推行。皇帝召集多位重臣,商讨对准噶尔汗国的军事行动。其实,在九年前康熙曾令十四皇子允题率军出征准噶尔汗国,并打了胜仗而归。

  雍正想完成康熙朝没有做到的事情,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他看中准噶尔汗国处于新老大汗交接的关键时期,想趁机下手。

  新旧权力的交替,往往最不稳定。但是,雍正不像康熙那样能够亲政准噶尔汗国,所以,他需要取得朝中大臣支持,选拔优秀统帅领兵,因为在康熙去世后不久,胤禵就被囚禁起来。

  不过,朝中大臣却有不同看法,其中鳌拜的孙子达福反对最激烈。他认为准噶尔汗国的新大汗准噶尔汗国虽然刚刚继位,但善于用人,朝中老臣仍在。他们感念旧恩,愿意为新大汗拼死效力。(注:来自《啸亭杂录》“其老臣固在。噶逆亲贤使能,诸酋长感其先人之德,力为御。”)

  达福的判断并未失误。事实上,噶尔丹策零是个颇有雄略的大汗。在他的一生中,不仅能拉拢老臣,还能提拔瑞典人当军官,征服了哈萨克草原,让准噶尔汗国成为中亚的强国。

  很明显,雍正低估自己对手的实力。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中,准噶尔汗国的实力也不弱。这种强大不单单指他们的战斗力,还有整个社会形态。准噶尔汗国是由游牧民族发家,因为部分物资匮乏,且手工艺落后,他们对贸易很依赖。在贸易过程中,他们学到很多。

  尤其跟沙俄的贸易中。俄国开拓西伯利亚城镇殖民后,需要大量马匹等牲畜,所以对准噶尔汗国有一定以来。

  而准噶尔汗人在交易过程中,除了换取物资,还学了不少技术。他们从俄国人那里学会饲养良种家畜,手工艺、武器制造水平也提高很多,而且国内建筑工匠有所增加。这些技术都对准噶尔汗国有极大帮助。

  尤其是后两项,过去准噶尔牧民也有自己制造弓箭武器,但他们的冶金工业较为落后,随着战争日益增多,枪炮武器使用的频繁,牧民的武器已经较为原始。

  所以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武器水平,就从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殖民城镇中换来铠甲、枪炮和子弹,甚至是制造武器的工匠。而建筑工匠的补充,对准噶尔汗国有更大的意义。准噶尔汗国本来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不过,因为需要修建寺庙,就开始建造房子,而围绕寺庙慢慢出现城市,聚集更多的人口。整个准噶尔汗国的文明程度有很大提高。整个社会体制也不再是原始游牧民族的形态。噶尔丹策零的统治时期内,还有专门的火枪兵和炮兵。这种装备情况,即便是号称精锐的八旗军也不过如此。弱国在强国之间生存,也得依靠实力。

  当然,这只能说准噶尔汗国能跟清朝站在一个重量级的水平上。而清朝对于跟自己差不多体量的国家,都打赢过。康熙就曾击败沙俄。

  所以,雍正执意出兵,张廷玉极力怂恿,他还为皇帝推荐了傅尔丹担任统帅。傅尔丹是清朝开国功臣费英东的后代,有一副美髯须,时人常称赞他有名将的风范。但达福还是反对,并提出千里行军运送物资不易,且天气酷暑等问题。

  张廷玉帮雍正答道:“六月行军,在《诗经.小雅》中有记载,你难道没看过吗?”雍正又说:“达福有暑疾,应该给他灌卤汁。”达福无力劝阻,只能一同出征。

  为保万全之策,雍正又让时任川陕总督岳钟琪屯兵巴里坤,与傅尔丹分两路人马,共同合计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策零并未急着跟清军交战,而是很快派遣使臣,表示要和解缓兵一年。

  雍正居然同意了。噶尔丹策零自然希望得到一个缓冲时间,但是他们跟清朝的关系已经很难有缓和的机会。没有人知道紫禁城的决策者们在考虑什么,但噶尔丹策零的突然袭击,明显打破了他们之后的其他布局。

  噶尔丹策零不仅是一个有实力,同时很狡猾。这种人更危险。他们不止一次成功骗过清军,雍正九年,噶尔丹策零派人诈降,将清军从大本营中调出,一举歼灭数万清军。清朝18位副都统以上级别的将领,只有4人逃出,达福也在乱战中阵亡。

  士兵仅剩两千人左右。自清朝统一天下后,很少遭遇如此惨烈的败绩。直到后来清朝又打了一场胜仗,双方才勉强讲和。这次惨败甚至影响到乾隆皇帝想对准噶尔汗国用兵时,朝中大臣都拿这场败仗说事,极力劝阻乾隆用兵。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