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部只是一个60万人的小部落 准噶尔部是如何长期对抗清朝的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准噶尔部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清朝统治的中前期,清朝与西北准噶尔部,展开了一场长达60多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从康熙在位中期,一直打到了乾隆在位中期,双方反复鏖战,互有胜负。准噶尔部仅仅是一个60多万人口的部落,清朝则是拥有上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双方的实力完全不对等。那么,区区准噶尔部,如何长期对抗清朝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准噶尔部的历史。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通过大规模的北伐,把元朝势力赶回了北方草原。在此以后,元朝丧失了对全国的统治,被称为北元政权。在明朝的连续打击之下,北元政权灭亡,分别成了兀良哈、鞑靼、瓦剌等部落。到了明朝统治的后期,蒙古各部又被称为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属于漠西蒙古的一部分,也就是当年瓦剌部的一支。17世纪中期,清朝入关之前,已经控制了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
由于路途遥远,清朝一直没有能够控制漠西蒙古,有点鞭长莫及。清朝入关以后,在1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平定了南方各地,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但随后,清朝主要忙于平定三藩之乱和台湾郑氏集团。就在这段时间里,西北的准噶尔部迅速扩张,不仅控制了漠西蒙古各部,而且还大举进攻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各部。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清朝不得不管的程度,康熙皇帝御驾亲征,三征准噶尔部。在这一阶段,准噶尔部的武器远不如清朝,被清朝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准噶尔部的总人口只有60多万,常备军大约有4万多人。即便紧急动员之后,最多只有七八万军队而已。从人口来说,准噶尔部的人口,还不如清朝的一个州府。从总兵力来说,准噶尔部不到清朝军队的5%。在这样的情况下,准噶尔部能够与清朝对抗60多万,肯定有过人之处。起初,准噶尔部的武器水平确实不如清朝军队。
但是仅仅10多年以后,准噶尔部已经逆袭了清朝。公元1716年,准噶尔部与沙俄开战,歼灭了3000多沙俄军队,并且俘虏了几百人。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沙俄工匠,这些工匠被俘以后,被准噶尔部视若珍宝。一直为准噶尔部生产各种武器,沙俄军队的武器技术,来自于北欧和东欧,水平并不算差。准噶尔部控制的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依靠充足的资源,准噶尔部的火器数量迅速增加。到了雍正皇帝在位时期,经过计算,在准噶尔部的4万多常备军中,只有三分之一使用冷兵器,三分之二使用先进的火器。与之相比,清朝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无论是火器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如准噶尔部。
清朝军队中,火器的使用密度根本达不到二比一。清朝军队的火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火器,而这些明朝火器则是当年葡萄牙人的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曾经与准噶尔部作战的清朝名将岳钟琪,对准噶尔部的火器非常头疼。因为,准噶尔部的火器又快又准又远。在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之后,名将阿桂上奏:“掘得大铜炮四,冲天炮筒八,大小炮子万余。”
由此可见,准噶尔部的火力密度很强。除了火器之外,西方的铠甲防护技术,也传入了准噶尔部。根据记载,准噶尔部官兵使用的铠甲,基本上为四环合一铠甲,非常轻薄,但防护力很好。能够抵御弓箭,这进一步加强了准噶尔部的战斗力。平定了准噶尔部以后,清朝俘虏了几名制作铠甲的高手,清朝高层非常激动,命令:“为能使其技术得到广泛流传,特将奇齐克、玛木特、多尔济三人编入蒙古旗中,令其在武备院从事制造。”依靠这一系列的优势,在著名的和通泊大战中,准噶尔部一鼓作气,歼灭了清朝9000多王牌精锐,八旗军中最精锐的力量。
除了上述优势,还有一个优势是清朝不具备的,那就是军队的机动性。准噶尔部属于游牧部落,军队清一色的骑兵,而且一个士兵可能有两三匹战马,机动性非常强。清朝虽然拥有引以为傲的八旗军,但是在入关以后,各方面的水平已经明显下降。例如在著名的和通泊大战中,清朝军队组织力量突围,但突围以后,被准噶尔部军队再次合围。
由此可见,此时,清朝军队的机动性已经不如准噶尔部了。由于准噶尔部的火器犀利,清朝缴获了这些武器以后,在雍正、乾隆两朝开始大批量仿制,最终成为了清朝的制式装备之一。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准噶尔部。准噶尔部虽然拥有一系列的优势,但战争的主动权一直在清朝手里,清朝毕竟是实力雄厚的大国。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瓦解的,在乾隆皇帝时期,准噶尔大汗去世以后,准噶尔部的几大贵族,为了争夺大汗之位,开始了相互混战。乾隆皇帝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命令大将兆惠率领几万大军进攻。为了击败对手,准噶尔部的部分贵族,主动投降,并且为清朝军队带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迅速平定了西北准噶尔部。不得不说,历代王朝控制西北地区,绝不单单是为了葡萄干。虽然,准噶尔部曾经再次叛乱,但根本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清朝在西北地区,设立了伊犁将军,负责管理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事务。到了清朝统治的末期,中亚浩罕国入侵了清朝西北地区。当时的清朝已经是四面漏雨,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将左宗棠开始了西征。关于左宗棠西征的故事,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