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知道封藩危害大,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朱元璋知道封藩危害大,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提明朝,就没法绕过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

  朱元璋九死一生,开创了大明天下。他儿子朱棣,靠“靖难之役”,再造或重塑了大明。虽朱棣这个再造过程很难看,但从效果来言,却又不得不承认,是个相当不错的结果。倘若能跟老爸朱元璋在那边见面,也算有个交代。

  且这对父子,还分别拥有历史上的一个唯一。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自南向北打,成就帝王之业的皇上。朱棣,则是历史上唯一以藩王身份起兵,最终夺了天下的藩王。

  可问题是,话虽这么说,朱棣违逆朱元璋,再造大明却是实锤。因此在探讨明朝的这次“再造过程”时,总有人把朱元璋扯进来。理由就是,朱元璋明知封藩危害大,却还坚持做。于是给建文帝出了一道难题,迫使建文帝不得不削藩,动了朱棣的奶酪,使得朱棣起兵。那么是这样吗?

  想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看看,朱元璋为何坚持封藩了。

  首先必须要承认,历史上的封藩,几乎都导致了兵戎相见。如刘邦,虽在他活着时拼了老命,把那些异姓王都干掉了。但却没料到,他的子孙却互殴起来了,一个七国之乱,差点毁了汉朝。

image.png

  西晋也是这德行,八王之乱,直接摧毁西晋,使得中国历史进入到了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

  显然封藩的危害,朱元璋不可能不知。且在他搞封藩时,也的确遭到了大臣们集体给他“上课”,可朱元璋就是不听。那么朱元璋为何这么固执?

  因为地位不同!对朱元璋来言,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大明活下来,而不是未来活得如何。

  也就是说,大明朝建立之后的生存状况,是相当恶劣的。可谓是四面都是敌人。如,逃归大漠的元朝,湖广、川桂地区的土皇上(土司),这些势力,随时都有可能狠狠咬朱元璋一口。

  而更让朱元璋难受的是,南北不平衡。北方由于战乱时间过长,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想从南方向北方运送,必要的军粮、兵力等,显然是一个大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他可以依靠手下大将解决一时,比如徐达、常遇春对元廷的穷追猛打,但解决问题了吗?没有!

  还需要,有人镇守北方,既要能对元廷保持压力,更要恢复当地经济。敢问,你若是朱元璋,这等重大任务,你是交给儿子们去做,还是给其他人?须知这相当于裂土为王!

  因此,朱元璋只能选择给儿子,让最有军事才能的朱棣做燕王,镇守北方。至于其他的朱家王爷,也都是这种作用,如比较著名的宁王,就顶在了北部防线处。分担了燕王朱棣的压力。

  同时,齐、鲁、周等朱家王爷,也都分布在,保证南北畅通的关键节点处,让整个大明朝政令、经济等都畅通起来,不至于被封住。这些活儿,只能给儿子去干才放心。这既是朱元璋不得已,也是最安全的选择——大明先活下来是最重要的。

  其次,就是朱元璋也吸取了,汉、晋分封的教训。从朱棣起兵之前,其实就能看得出来,朱元璋只给了藩王儿子们一定程度上的军事权,真正的地方治理,如财政大权,地方官员任命等,却都收归于皇帝手中了。

  若不是因为这样,朱棣被削藩时,也不会为了自保而要装疯。也就是说,这些藩王敢不听话,分分钟灭掉你。比如潭王朱梓,刚有了反叛的苗头就被干掉了,最后自焚于长沙城。

image.png

  只这两条就说明了,朱元璋搞封藩是为了大明天下,当然也可以说,是为了子孙后代,而煞费苦心。其实,完全可视为是一种过渡——既发挥了藩王作用的同时,也极大保证了削藩的简易。一旦大明活下来,并发展起来了,这套藩王制度,随时可作废。

  且朱元璋临死前,怕那些武勋权贵们,不服新皇上建文帝,或他们跟各地藩王联手,还干掉了蓝玉,并杀掉了跟晋王走得比较近的冯胜、傅友德等人。又给建文帝,增加了一道保险!

  但哪料朱元璋的这份苦心,却被建文帝和朱棣,给毁了!

  先说建文帝,他是位悲情帝王,能在那么巨大的优势下,最终被朱棣逆袭,也算是难得。所以,后人虽同情他,甚至因同情而美化他。却谁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朱元璋塞给他这么一手牛逼王炸,他却还输了,这叫“合格”吗?

  不但自己输得下落不明,还把朱元璋也给搭进去了。就比如这个问题,建文帝失败,却怪罪朱元璋搞封藩。

  同时,朱棣虽是胜利者,所谓再造大明。但对于朱元璋的封藩制,他既不敢全盘否定,也不能无视不理。谁让他是以藩王身份起兵的呢?否认了,就等于打自己脸,不否认,万一后人再唱一出呢?

  因此朱棣就表示,只要你乖,我就养着你,于是大把金银撒下去。结果到了最后,朱家的众多藩王,竟成了明朝的财政负担。至于这个黑锅,则又被朱元璋给背起来了。

  因此,本来是为了保证明朝活下来的过渡性封藩,就这样失去了正面作用。朱元璋的苦心,全部被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