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令编纂的《皇明祖训》,为什么把日本列入不征之国呢?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朱元璋曾经命人编纂了一本书,叫作《皇明祖训》,用来给后世子孙治理国家作为参考。在这本书里面,日本被列为了十五不征之国,意思就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主动攻打日本。在《皇明祖训》中是这么说的:“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呢?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朱元璋曾深受吴莱写的《论倭》的影响
元朝有一个人叫作吴莱,这家伙对日本很有研究,他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论倭》这篇文章。恰巧朱元璋也看过这篇文章,并且深受影响。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呢?
在这篇文章里面,吴莱有一个中心的论点,他认为征讨日本百害而无一利。并且远隔重洋,使得征服它更加的难上加难,应该说是毫无可能。
这篇文章好就好在,吴莱不仅发现了问题,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对待日本应该以礼优先,派遣使节,通过外交手段去增强两国之间的关系。借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再去解决困扰中国已久的倭寇问题。
当这篇文章被朱元璋看了以后,他陷入了沉思,面对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国家,究竟应该怎么做呢?不过从他之后采取的对日政策来看,他应该是吸收了吴莱的一些思想。
据朱元璋当时派遣使臣出使日本携带的文书记载:“故修书特报正统之事,兼谕倭兵越海之由。诏书到日,如臣,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
从这可以看出来,即使当时明朝面临倭寇的困扰,但是朱元璋还是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这也是朱元璋希望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他们自己解决倭寇问题。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指望日本来解决倭寇问题呢?这就要谈一下当时的现状。
自元末以来,中国就一直面临倭寇的侵扰。明朝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一共有三个办法可以选择。第一,集中兵力攻打日本,搞定了日本就可以保证再也没有倭寇来搞破坏了。第二,以相互贸易为条件,让日本剿灭倭寇。第三,紧闭国门,在海岸线设防。随时防范倭寇的侵略。
但是因为之前元朝讨伐日本的时候,已经吃过了苦头,证明第一条路走不通。第三个选择也不太可能,因为中国的海岸线非常漫长。如果设置防线需要投入巨大的兵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军费支出、粮食消耗,这是明政府负担不起的
因此出于无奈,朱元璋寄希望于日本,希望双方通过互通贸易,建立外交合作关系,然后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这么做的话,又牵扯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日本究竟有没有能力解决倭寇问题?
日本国内混乱,无力解决倭寇问题,对日外交失败
当时日本国内的情况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国内分为南朝和北朝,正在搞内乱,打的不可开交。所以他们连一个统一的政府都没有,怎么可能有能力管明朝的烂摊子呢?
恰巧这个时候,明朝出使日本的使团,又闹了一个乌龙,使得双方的合作更加难上加难。
明朝使节初次到达日本的时候,因为对日本的形势了解不多,就到了南朝。而南朝恰巧是倭寇的来源地,所以他们不可能得到礼遇。再加上明朝使节以大国自居,看不起日本,态度非常的蛮横,南朝直接扣留了来使,又杀了几个人。
第二次出使日本的时候,明朝使臣先做足了功课。这次他们绕开南朝,来到了对明朝态度较好的北朝。交流过后,双方象征性地进行了国事访问,当谈及禁倭的时候,北朝却无计可出。因为他们本来就打不过南朝,自己也是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能力来帮助明朝。
此时南朝得到了双方和谈的消息,他们主动示好释放了之前扣押的人质,但是绝口不谈禁倭的事情。
几次交流以后,朱元璋也明白日本人大概是靠不住了。恰巧这时南朝的老大死了,朱元璋满以为北朝能帮助自己了。可是他的算盘再次落空,此时北朝只顾趁机收拾国内残局,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倭寇。
这些朱元璋对日本彻底的失望了。既然他们帮不了自己,又从他们哪里捞不到什么好处,那还有什么必要和他们进行交流呢?于是双方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
而且经过这几次交流,朱元璋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些日本人的阴险狡诈,对他们失去了好感。索性就把日本列为了十五不征之国中的一个。不过在《皇明祖训》中他是这么说的:“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深处的原因却是笔者刚刚给大家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