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定都南京?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元璋为什么要定都南京呢?这还得说说他的发家史。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因为灾荒还当了几年和尚,最后被发小汤和邀请去了红巾军,在郭子兴手下当小兵。

  朱元璋因能力出众,取得了郭子兴的信任,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尽管郭子兴及其家人对朱元璋有所猜忌,但朱元璋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郭子兴死后,他有了一定的本钱。

  朱元璋带着自己的本钱窝在和州,很快就感到了局限,和州太小了,连物资供应都成问题,待在那里不会有大的发展,他需要找一个新的根据地。

  和州虽小,离南京(那时候叫集庆路)却很近,南京龙盘虎踞,面前又有一条长江,更关键的是,南京很富啊,地处江南,粮食高产区兼商业中心,还有运河之便,对朱元璋有无穷的吸引力。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下南京,将其改名为应天府。至此,穷小子朱元璋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城市,开始真正的事业。

  占据南京后,朱元璋东有元军,东南有张士诚,南有元军,北有龙凤政权,西有徐寿辉(陈友谅的“老大”),这些邻居都比朱元璋强,朱元璋顺势装傻,任由他们打来打去,自己躲在南京猥琐发育,建立以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

  当然,邻居们也有聪明的,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位都看得出朱元璋的威胁,老早就开始跟朱元璋掐架。

  三方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到最后的拼死决战,朱元璋用了十年的时间,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接着又灭方国珍,统一了江南。

  实力增强带来的好处是独立性日益升高,鄱阳湖大战消灭陈友谅主力后,朱元璋称吴王,但仍奉行龙凤年号。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大举进攻张士诚时,朱元胜券在握,派人去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南京,结果船沉了,皇帝没了,朱元璋于是不再奉行龙凤年号,改次年(1367年)为吴元年。

  独立的吴王国已经建立,虽然朱元璋没有确立都城,但毫无疑问,南京就是吴王国的核心。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定国号为明,改元洪武,一个志在天下的明王朝正式建立。

  天下自然包括北方,南京适不适合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呢?朱元璋自己也产生了疑问。

  吴元年十月,明军挥师北伐,到洪武元年八月,元大都(今北京)拿下,当然,此时元军仍然盘踞在北方众多地区,直接把大都设为都城是不可能的,安全性太低了,朱元璋中意的北宋故都开封。

  在洪武元年三月拿下山东、河南后,四月份朱元璋就跑去河南视察了一番,改汴梁路为开封府。

  《明史》载:(洪武元年)八月己巳,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强大,北方仍然处在战争之中,这点从元大都的新名字——北平府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希望北方和平。在此情况下,朱元璋并没有驻留开封,而是回到了南京。

  次年,朱元璋又增设了一个都城,那就是他的老家凤阳,称中都。这个都城的设立没有战略意义,跟项羽那种“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观念是一样的,后面因为劳民伤财,朱元璋叫停了中都的宫殿建设。

  随着北方的安定,明朝逐步走上正轨,朱元璋再次动起了迁都的念头,开封、洛阳、西安先后入选。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考察西安是否适合作为都城。但是朱标返回南京后不久即患病,次年病逝,时年38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