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死前想见朱棣,他们之间说了什么?

  为什么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长河从不平静,每一个王朝的开始都是经历着腥风血雨,那河沙下面便是无数枯骨,里面有忠言直谏的名臣,也有万夫莫敌的大将,有运筹帷幄的智者,更有黄雀在后的权谋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关键是如何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千古相传。

  当然,名相勇将无数,帝王只许有一人。那些站在浪尖的千古帝王,都有着关于自己的故事流传。秦皇汉武,使得万邦来朝;唐宗宋祖,使得国力强盛。他们其中有上帝的宠儿,生下便已经注定要挥斥方遒。但是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帝王,他们生来不仅没有龙袍加身,甚至寒衣蔽体都很难实现。

  这些通过自己手段逆袭成为千古帝王的也是难以胜数,其中朱元璋就是杰出代表。相信很多人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都接触过这一人物形象。朱元璋出身寒门,小时候是给地主放牛为生,当时战乱不断,朱元璋加入军队最后竟然成为了元朝开国皇帝。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则关于朱元璋和朱棣的故事。不了解元朝历史的人肯定要问了,这朱棣又是谁啊?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元朝的第三任皇帝,也就是明成祖。

  朱元璋坐上皇位之后,深谙皇位万人垂涎的真理,加之他本人生性多疑,所以他心里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们会打自己皇位的主义。所以他做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明智的决定,那就是分封藩王。他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在中原大地各个地区,在这些地区里面,藩王便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就这样,朱元璋高枕无忧地迎来了自己的幸福晚年,此时他妻妾成群,儿孙绕膝。但是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他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是时候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其实这个问题本来没必要考虑,因为他的长子朱标深得其心,但是无奈朱标早逝。朱标的离去还给朱元璋带来了传位的难题。

  但是其实朱元璋心中早已有了人选,那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从小就跟爷爷朱元璋亲近,也是深受朱元璋治国之道。于是朱元璋把他立为皇长孙,给与他极高的地位。这种做法连外行人都知道他已经是下一任皇帝,更何况是他那虎视眈眈的众多儿子呢?

  朱元璋表面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心中却是无比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儿子们已经心存不满,只是碍于自己还健在不敢发作而已。朱元璋早期在军队中就以腹黑城府为名,能够坐上皇位肯定也是城府极深,此时朱元璋心中早已有了对策。

  对策是什么小编姑且卖个关子。但是朱元璋最终还是迎来了自己的大限之日,面对着床前的文武百官和骨肉至亲,他连问了三个问题,满朝文武无一人敢言,最终朱元璋与世长辞,这位千古帝王终于闭上了双眼。

  这个问题就是“燕王归来了吗?”这里的燕王就是明成祖朱棣。那为何朱元璋死前无比挂念燕王,却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呢?原来,这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爱孙朱允炆的帝位,为他做出的最后一道屏障。

  知子莫如父,每一个父亲都知道自己儿子最大的性格特点。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无比了解,老四朱棣城府极深,韬光养晦,是爱孙帝位最大的威胁。所以在朱元璋死前,他下诏书不允许所有儿子回京吊孝,只需要在自己封地祭祀哀悼即可,但是他唯独召见了朱棣。

  朱棣听闻自己的老子顶不住了,日夜兼程赶往京城。但是这也同时给朱允炆敲响了警钟,毕竟自己的帝位传的本来就不合逻辑,哪有爷爷传给孙子的?莫非是爷爷半路反悔,想要把皇位传给叔叔不成?于是朱允炆连忙征寻了自己的心腹的意见。

  要我说这朱允炆的谋士也是没什么大计谋,根本没看穿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于是朱允炆立马伪造了一道假圣旨,快马加鞭送到了朱棣的手中。

  圣旨的内容无需多想,就是不让朱棣回京觐见。此时朱棣已经是在半路上,接到这个圣旨他更是疑惑,自己的父亲为何如此善变?但是朱棣还是遏制住了自己的野心,万般分析思考对策。

  但是时间不等人,朱元璋在龙床上含着最后一口气,就等着自己这个最不省心的儿子的归来,感觉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他急忙问身边大臣,燕王朱棣回来了吗?周围大臣没有一个人应答,就这样朱元璋连问三遍,最终带着遗憾死去了。

  朱元璋身死的消息很快传来,此时朱棣知道时机已到,于是著名的靖难之役开始了。朱棣大举进兵,打着为国“靖难”的名号,要挟自己的兄弟,得到了战斗力极强的朵颜三卫。最后攻入南京,朱允炆失踪,朱棣即位。

  朱棣通过万般途径得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位子,他为了皇位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只需要结果,不需要过程。朱棣在元朝历史上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郑和下西洋就是他在位时的举措。

  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编一样疑惑,为何朱元璋死去唯独召见了朱棣?假如朱允炆没下那道假圣旨,事情又会怎样发展呢?朱元璋假如见到了朱棣,又会说什么或者进行怎么的防治措施呢?朱棣是否知道自己父亲召自己回京的意义?这些问题已经无从知晓了,但是就因为这些问题还存在,我们的历史才显得更加神秘有趣不是吗?

  小编觉得,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必定要先了解它的历史,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大师”,只会照猫画虎,胸无毫墨,打着大师的名号招摇撞骗,实乃无耻!作为国人,应该以虔诚谦虚的身姿去学习历史,必定有所裨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