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重启活人殉葬制度,姚千惠是如何成功逃脱的?

  朱元璋重启活人殉葬恶俗,有一宫女却成功逃脱。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人殉,是用活人陪葬,这种陋俗残忍而野蛮。它的出现已没有确凿证据来证明年代,一般的猜测应该是原始社会末期。

  但是,实物证据,商周时期就有了,到了春秋末期和战国开始时期逐渐式微。

  《墨子》中记载:天子死后,殉葬者多则达数百人,少也数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者多则数十,少则几个。

  汉景帝时期,朝廷严禁人殉,从那以后只有北方的某些少数民族还保留这种习俗,汉族基本上就绝迹了。

  但是到了朱元璋时代,这种陋习又沉渣泛起。

image.png

  朱元璋晚年,派人下来选妃子,苏州知府姚善的女儿天资聪慧,长得漂亮,听说皇宫来选美,很惊奇,非要参加不可。

  闺阁少女只知道当娘娘的荣华富贵,哪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的道理?

  她不知道,姚善可知道。虽然朱皇帝目前在位,但已经是风烛残年,不知哪一天就会龙御西天,何况膝下无子,还指望着将来宝贝女儿嫁个好人家,好给自己养老送终呢,所以坚决不同意女儿去。

  但是由于就这一个宝贝女儿,平日里娇惯坏了,架不住女儿左磨右泡,没办法,就稍稍动用了一点关系,让女儿选进了进宫。

  姚千惠进宫后不久,才知道她来到这里,并不是要和皇上“天地一家春”的,而是要等皇帝驾崩以后,去当陪葬品的,顿时傻眼。

image.png

  姚善后来也听说了此事,这可急坏了。可是皇宫门不好进,更不好出,怎么办呢?

  苦思良久,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他的老乡黄子澄,可能或许有些办法。于是急急忙忙来到黄府拜访,并说出事情的原委。

  当时的黄子澄是翰林院大学士,是皇太孙朱允炆的老师,由于经常给他授课,所以在宫里自如行走。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黄子澄就开始动起了脑子,一天他见到姚千惠后,交给她一瓶药水,让她涂抹脸上,手臂上。

  黄子澄离开后,姚千惠便把药水抹在脸上。

  瞬间,身上脸上起黄泡,太监以为得了传染病。

  古时候瘟疫的传播性非常厉害,往往还没有办法。所以那时候的人们见了瘟疫是躲之都恐来不及,看到此情形,马上令人宫人将其抬出宫外,其实此时黄子澄早已派人在宫外等着接应了。

  就这样,姚千惠总算捡了一条命,等敷了几副药膏后,脸上的水泡渐渐的消了,又是一个鲜艳欲滴的水灵大姑娘了。

image.png

  明太祖死后,多名妃嫔殉葬: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彤史拾遗记》清·毛奇龄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掌权,但老四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开始造反起事,史称“靖难之役”,没过4年,便打下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下落。

  朱棣现在说了算了开始报复起以前的老臣来。他的重点对象有方孝孺灭泰铁铉黄子澄等人,随即把他们杀掉,所用手段极其残忍。

  黄子澄被抓时,他的妻子许氏和儿子黄圭,黄玉,黄润,黄泽从老家来到苏州府,决心要和父亲一齐共扑国难。

  姚善知道,他们一去黄家就要绝根了,阻止了他们。

  就这样,黄子澄的四个儿子,被姚善略做手脚,更改了他们的姓名、户籍与身份。

  老大黄圭改名为田立微,户籍改在苏州府昆山县,身份是位道士;二儿子黄玉改名为田彦修,身份是昆山县一农村的里正;三儿子黄润改名为田彦温;四儿子黄泽当时还年少,但也被改名换姓。

  这四个儿子后来都学会了昆山的方言,忠良之后这才终于躲过一场大屠杀。

  世间的事物就是这样,黄子澄当年一念之慈,救了老乡的女儿,算是积了阴德。他自己的儿子才能保下来。正所谓“因果报应”是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