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是怎么反目的?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是怎么反目的?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朱祁钰为什么和朱祁镇反目?“贪恋”皇权,担心哥哥复辟。朱祁镇为什么和朱祁钰反目?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受到了极大的冷遇,他也不甘心皇位就此拱手让人。由此,一段兄弟反目的“大戏”上演了。

  反目起始——土木堡之变

  在宦官王振专权期间,无数忠良被残害,各种“倒行逆施”轮番上演。可明英宗朱祁镇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更加宠信王振。

  而此时,被太祖太宗(成祖)压制多年的蒙古开始不安分了。按规定,瓦剌(蒙古部落的一支)每年必须进京朝贡,而且人数有着严格的限制——“遣使不满百人”。然而,到了正统年间,瓦剌随行进京的人数竟然“岁增二千余人”。

  而且,他们这哪是进贡啊,光是明廷接待这些使团的支出都比他们朝贡的多(不包括赏赐),随着使团人数增多,费用更大。他们派这么多人过来单单是为了“致富”吗?不,他们是来刺探军情来了。虽然朱祁镇屡屡要求减少人数,但瓦剌就是不听。

  正统十四年,酝酿已久的瓦剌终于对毫无准备的明朝发起了进攻。战况不难想象,明军大败,边境告急。

  而王振却觉得机会来了,他怂恿朱祁镇去“立不世之功”——御驾亲征。而此时年轻气盛的朱祁镇也想像先辈那样,率军败寇,振大明之国威。

image.png

  然而,朱祁镇还是太嫩,一点不懂军事的他,竟然要求兵部在几日之内征集50万大军。成军颇为狼狈,军备供应也不是很足,再加上王振专权,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挥官,朱祁镇亲政瓦剌的结果可想而知——大败。

  于是乎,堂堂大明天子(父亲和爷爷刚刚开创了明朝最辉煌的时期),竟然在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50万大军全军覆没,朱祁镇随行官员亲信大部分阵亡)。

  反目缘由——皇位的诱惑

  “土木堡之变”,大明天子被俘,无疑是中原王朝继“靖康之变”后的又一奇耻大辱。

  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时,众臣百官,后宫妃子无不哭嚎。而此时,两个人站出来了——一个是孙太后,一个是于谦。

  前者是朱祁镇的母亲,后者是大明的肱股之臣。当太后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想着赎回朱祁镇。可蒙古人哪会这么容易放过这“捞油水”的机会,送来的钱仅仅当做其不伤害朱祁镇的“保证金”。

  眼下天子被俘,而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方才两岁,难当大任。而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只比其小一岁,这“监国”的重任自然也落到了他头上。

  此时,朱祁钰已经算是实际上的“天子”,可是却没个名号。朝堂之上整日为战事吵吵闹闹,却始终没个“拍板定案”的人。

  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等众大臣联合上疏,请求朱祁钰即皇帝位,朱祁钰什么态度呢?惶恐,激动,窃喜。

image.png

  他惶恐的原因是:虽然朱祁钰只比哥哥小一岁,然而按照明朝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怎么说都轮不到自己当皇帝。眼下朱祁镇未死,自己却“趁机”即位,“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过去。

  他激动的原因是:古往今来有多少皇子是不想着当皇帝的?土木堡之变给朱祁镇带来了灭顶之灾,然而去给朱祁钰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登临大宝。

  他窃喜的原因是:若是自己登基,虽然有点“不厚道”,但是大臣们都极力劝谏,纷纷奏请。这么看来,自己登基,只是顺水推舟,响应“民意”罢了。

  兄弟一心,其利断金?

  于是乎,朱祁钰在众臣的拥戴下顺利登基,同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而且,他在即位诏书里,极言自己是为了“拯救大明”,迫不得已才即皇帝位的。然而,事实是如此吗?是,也不是。

  消息很快传到了朱祁镇那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朱祁镇在瓦剌那并不算是寒酸。为了利益,蒙古人非但没有杀朱祁镇,反而给予其各种优待,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的随行亲信可以陪伴其左右,朱祁镇也得以与中央取得直接联系。

  为了表现自己大度,朱祁镇口传谕旨,同意郕王朱祁钰登基,还劝他不要顾自己安危,一切以江山社稷为重。之后,朱祁钰也做了回信,说道自己“万般无奈”之下才即皇帝位,自己是“万分恳切”“上皇”回朝的。

  大家看到了,二人说的一个比一个漂亮,然而事实是如此吗?当然不是。

  瓦剌大汗也先率领大军,以朱祁镇为挡箭牌,试图让边关将领就此大开城门,然而他的小算盘打错了。“出城者斩。”边关将领无不遵守这一戒令。

  也先吃了哑巴亏,但他可不会就此罢休。“磨刀霍霍”的他,带着朱祁镇这个“宝藏”大举进攻。

  不过,虽然也先带着大军,打着“送上皇回朝”的名号来到了京城门口,可终究是事与愿违。在朱祁钰和于谦以及京城众官兵的坚守下,也先大败而归,同时带走了朱祁镇。

  兄弟反目——冷战

  也先之后又进行了数次尝试,意图重整旗鼓,可每次都被明军给压了过去。也先明白,大势已去,眼下还不如做个顺手人情——把朱祁镇送还京城,以换取通市的利益。

  然而朱祁钰什么反应呢?

  此大位非我所欲,盖天地、祖宗及宗室文武群臣之所为也。若今又使人往,恐虏假以送驾为名,羁留我使,仍率众来犯京畿,愈加苍生之患。

  什么意思?若是迎送上皇回来,恐怕也先又趁机发兵。然而于谦等大臣又极力劝其“顾理当速奉迎”。朱祁钰拗不过百官,只好皱着眉头答应遣使奉迎朱祁镇了。

  在一番波折后,朱祁镇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京城。然而,在这之前却出了岔子。

  原是这迎送的礼仪惹得朱祁钰不满意了,一些大臣甚至认为朱祁钰迎送上皇的礼仪太过“单薄”。朱祁钰大怒,有人还因此入狱。

  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朱祁钰根本不是诚心想让朱祁镇回朝。在兄弟俩见面“泪涕沾襟”后,朱祁镇就算是彻底回京了。

  然而,朱祁镇回到京城,虽然好吃的好喝的照样供着,但这日子可过的相当难受。想一年多前,自己还坐在大殿中央,享受百官的朝拜。而如今,朱祁镇只能待在“南宫”,形同幽禁。朱祁钰还派了一个卫队,去“保护”朱祁镇——实则监视。

  不光如此,朱祁钰还对朱祁镇的政治生涯进行了批判,若是有人公然肯定其功绩,朱祁钰定是要他“好看”。

  同时,毕竟前任皇帝有着“正统十四年”的历史,要想彻底消除其影响,光是打压和限制还是不够的。于是乎,他针对朱祁镇在位时期专权的宦官进行狠狠打压。因此,宦官的嚣张气焰一下子被压了下来,纷纷“夹着尾巴做人”。

  他广开言路,与之前的“正统朝”有着很大的改变。一时之间,很多有利国利民的政策得以实施。

  这边朱祁钰“混得”是风生水起,南宫那头的朱祁镇呢?好不凄凉,甚至一次朱祁镇给下官赐礼,都要被朱祁钰查个底朝天。

  夺门之变——兄弟俩风水轮流转

  如此一来,朱祁镇自然是有怨言,但他也只能憋着,谁让自己丢了皇位呢?在南宫幽禁的几年,朱祁镇一直小心谨慎,默不作声,朱祁钰想抓把柄也抓不着。

  就这样,朱祁镇熬了七年。此时,朱祁钰方才三十,然而身体却已经垮了。而且,他的唯一的儿子却在三年前早夭,国之无本。

  若是朱祁钰年富力强还好说,只可惜他早已病入膏肓。以曹吉祥、石亨为首的几个大臣,联合宫中内应,趁朱祁钰病重,发动“夺门之变”。

  时隔七年,朱祁镇再次登上了皇位。几天后,皇太后以“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的罪名废朱祁钰皇帝位,仍为郕王。

  一个月后,朱祁钰病死,朱祁镇与其以亲王的规格下葬,并给了他“戾”的谥号。

  大清洗

  朱祁镇复位以后,在曹吉祥等人的蛊惑下,对“前朝旧臣”展开大清洗,这就包括保卫京城的大英雄于谦。

  同时,朱祁镇还对王振进行强行“洗白”,还给他立了个“旌忠”祠以示肯定。朱祁钰前脚正打压了宦官,朱祁镇后脚又把宦官宠上了天。他非但没有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反而愈加宠信宦官。

  由此,朱祁钰的影子算是被彻底抹除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事由至此,事却又至此。若是没有事事无情,哪得事与愿违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