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后失败的原因是不是选错了主公?
说起诸葛亮辅佐蜀汉刘备,可以称得上是一段千古佳话了,诸葛亮为了蜀汉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学,最终积劳成疾死在了五丈原,那么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为什么要答应为他效力的呢?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诸葛亮早年躬耕南阳。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211年,随刘备夺得汉中。221年诸葛亮被任命为蜀汉丞相,主持朝政。234年病逝于五丈原。
从诸葛亮一生观之,虽年轻时少有建树,然到后期在蜀国是权倾朝野。那么如若在魏国或者在吴国会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和地位呢?
如若在魏国想要做到丞相位置就必须得经过曹家和司马家联合同意才有可能,所以这种机率是很小的。而在蜀国更加不可能,蜀国一向任人唯亲,都是有亲戚关系的当大官,一个外来人想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基本上不可能的。所以从大局来看,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也不会选择吴国和魏国,因为吴国和魏国不能实现诸葛亮的自我人生价值。
为什么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
我们都知道刘备和曹操都有一个特点,都很爱才,都很会用人,很会笼络人心。然曹操和刘备性格特点却有很大的不同。
曹操是挟持了汉献帝之后,以令各方诸侯,才慢慢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占据了优势地位。而这个过程,是非常凶险的,弄不好就身败名裂。比如董承的衣带诏,还有各种来自汉朝元老的刺杀和毁谤。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曹操养成了多疑、狡诈、强势的性格。虽爱才,但多不是真心相待,而是一半利用一半猜疑。
纵观刘备,虽冠以皇叔的称号,但仍旧是草根起家。没有曹操那种人心险恶的环境,当然生存环境还是险恶的。一无所有,其他人能来已是万幸,所以刘备没有那种猜疑强势的性格,能来的人才都是以诚相待,全部都是虚席以待。所以同样是工作,可能一个公司虽工资不高,但将你奉若上宾,偶尔犯个错也无所谓。一个公司虽然工资很高,但动不动就处罚,犯个错动不动就开除或者砍头。你会选择哪个公司?
管仲是什么人?乐毅又是什么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熏天的人,而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肯定是有自己的选择的标准的。
曹操的势力当时是政府部门,进入政府部门当差那就是公务员。相比之下,曹操属于国企,而刘备是属于私企。当然很多人才就往曹操那边跑,所以曹操其实是人才济济的。而刘备则是人才零落,而刘备又是有志之主,诸葛亮投奔刘备不仅竞争小,而且刘备非常的重视诸葛亮。
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自然是非常重视名声之人。当时曹操被世人称为汉贼,而刘备被称为上承寰宇之志下爱黎民百姓的刘皇叔,名声远胜于曹操。
对于诸葛亮来说投奔刘备是一笔投资风险最小,而且回报最高的一笔买卖,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