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只会行军打仗吗?其实是全能型人才

  大家对诸葛亮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对他的评价都是极其的高,这是一个被人们想象成神的人物,事实上诸葛亮也是自己撑起了后期蜀国的一片天。三顾茅庐、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脍炙人口的词语流传至今,使很多人一生不能忘怀。

image.png

  在唐朝的时候,一代名将李靖特别崇拜诸葛亮,可谓是兵家领域的铁粉,李靖在和李世民交谈的时候也常常说“我理解的兵法,大多数是按照诸葛亮的阵法进行演变而来,八卦阵就是这样”。李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将军,不仅为唐朝平定了大半个南方,而且在对付突厥人的方面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这样一个军事专家对诸葛亮兵法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也值得人们相信与理解。

  读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会的可不是只有行军打仗这么简单。后世对诸葛亮一生的评价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image.png

  这些评价可是有根有据的,不是胡乱安排的。军事家前面已经讲到过了,诸葛亮政治家的本事,主要体现在他治理国家方面。跟其他两个国家不同,魏国在北方大多数是平原,起码不为粮食发愁;吴国有长江天堑,而且大片的土地使得江东非常富饶。可是蜀国就不太一样了,除了山就是山虽有蜀锦,但毕竟只是财政的一小部分。但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时候,蜀国被治理地井井有条,虽然要打仗,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挺好的。朝廷赏罚分明,不会出现因为跟哪个关系好就不处罚或者得到重用,也没有出现以公谋私的现象。

  诸葛亮在外交上,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东吴舌辩群儒,一个人一张嘴说的东吴全部文人哑口无言,就连张昭这样的老臣也是自叹不如。还有一个地方更能体现诸葛亮的本领,他在隆中的时候,为刘备定下了联合东吴,跟蜀地西边和南边的少数民族打好关系的策略。这个策略,对于蜀汉来说,意义重大。

  文学家跟书法家。一提到文学家大家应该能够反应出《出师表》了吧,征讨魏国前,诸葛亮为了师出有名所以写了这篇文章,说真的内容非常不错,详细的告诉了刘禅应该用哪些人不应该用哪些人,也说明白了当下的局势,希望他不要听信谗言。只是可惜刘禅太昏庸了,那么多人辅佐他帮助他,到最后还是把蜀国给玩没了。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的发明,把诸葛亮定位了一个发明家。

  从这些来看,在汉末乱世诸葛亮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文能治理打点好一个国家,武能平定大大小小的战役。刘备初期是何等的惨,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也度过了艰难的时期。不过,他一生的死对头司马懿,却给出了一个跟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评价。司马懿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不愧是诸葛亮一辈子最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的对手,司马懿的这个评价,确实说明了诸葛亮后期的无奈与窘迫。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志向远大,但不能非常完美的抓住机遇,能够谋划大事,但缺乏果断,想出兵北伐却不能亲自掌握大权,使得每次即将成功之时或因粮草不足,或因朝中内乱而以失败告终。

  放在当代诸葛亮就是一个策划型的人才,做事情追寻安排好一切然后循规蹈矩的去完成。作为谋士,这确实没有问题。但如果是自己执掌大权,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往往会因为过于谨慎,错失良机。真正的大权还是在刘禅手里攥着,刘禅手下虽说没有佞臣但绝不缺乏昏庸之徒,再加上自己也不睿智也就使得诸葛亮统一天下,匡扶汉室的梦想成了泡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