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吗 为什么他要多次北伐呢
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小时候爱读三国演义,特别喜欢诸葛亮。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算无遗策,简直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而诸葛亮的一生最主要的事迹莫过于北伐了。在历史上当时的蜀国相对于魏国来说地理位置比较荒凉,且国力积贫积弱,为何诸葛亮要执意兴兵北伐呢?下面小编来盘点一下。
公元219年,关羽在进攻魏国曹仁时在前线频频取胜,却被东吴抄了后路,把大本营荆州也丢了。关羽匆匆忙忙带兵回援,结果兵败丧命于吴国之手,关羽一家人除了关兴以外全都被杀。刘备一时怒火中烧,于公元227年集结了蜀军数万人(其实并没有演义里说的几十万大军那么夸张),亲自出征进军东吴。祸不单行,在行军途中张飞又被两个手下合谋杀害,并逃往东吴,这更是令吴蜀两国的关系雪上加霜。刘备刚刚进军东吴时非常顺利,却不知是陆逊的以逸待劳之计。等到时机成熟,陆逊一举反攻,大破蜀军。刘备仓惶逃窜到了白帝城,从此一病不起,他在临终之际,将刘禅与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此战后,蜀国元气大伤,只得与吴国重修于好,以免遭受吴魏两面的夹击,蜀国的军事和政治大权也落到了诸葛亮的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北伐之路。
一出祁山:诸葛亮刚刚平定了蜀国南部的叛乱,又和东吴的关系趋于缓和,此时正是北伐的好机会。于是他命令赵云率领一支疑兵进行佯攻。自己带着主力出祁山进军,沿途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纷纷投降,一时间魏国朝野震动,曹丕连觉都睡不着。可谁也没想到,事情却偏偏坏在了诸葛亮最看重的马谡身上。马谡又兵生搬兵法,导致蜀军大败而走。眼看蜀国运送粮食的通道丢了,再加上赵云那边也没有什么战果,诸葛亮只得退回了汉中。诸葛亮走后不久,刚刚投降蜀国的三郡又叛变了回去。
二出祁山:东边的吴国大都督陆逊伐魏捷报频传,诸葛亮趁着魏国被东吴拖住,想趁机捞点好处。他上书刘禅,写下了流芳后世的著名奏章《出师表》,表达了坚定的北伐之心。同时兵出散关,包围了陈仓。陈仓守将郝昭也是个将才,听说诸葛亮要来,早早的做好了准备,闭门不出。陈仓容易守住,却难以进攻,诸葛亮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打不下来,最后魏国援军赶到,诸葛亮不得不无功而返。
三出祁山:诸葛亮进攻武都和阴平并取得胜利,又打败了魏国援兵,他留下了军队镇守这两个地方,自己就班师回朝了。第二年的时候魏国主动出击,进攻汉中,诸葛亮巩固了城防,派兵支援。但偏偏连月大雨,道路不通,蜀国只能撤退。
四出祁山:诸葛亮率军包围了岐山,此时魏国军队的统帅是司马懿。司马懿知道蜀军行军太远,粮草供给不上,便想拖垮诸葛亮,并和他玩起了“宫心计”。使得刘禅下诏书命诸葛亮撤军。
五出祁山:诸葛亮和孙权约定好了一起伐魏,亲率大军驻扎五丈原。司马懿仍然抓住蜀军缺粮的弱点,避而不战。而至此时诸葛亮年纪也大了,又加上日夜操劳,最终病死在第五次北伐的过程中。
我个人觉得,诸葛亮之所以不断坚持伐魏,他的出师表已经表明了心迹“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北伐,既是为了报恩,也是为了不让魏国坐大。以两国的实力相较,只有放开手去搏一搏,才有生还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