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空城计时为什么安排人在门口扫地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空城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在使用空城计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要四个人在城门前扫地?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事实上,在诸葛亮的 “空城计”中,安排手下在门前扫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若没有这一环节,那么空城计必定失败,诸葛亮很可能要被司马懿活捉!这一点,我们从司马懿所说的话便可以看出来!
空城计
空城计的故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掌控了蜀汉的大权,一扫蜀汉的阴霾,使得蜀汉国力蒸蒸日上,大家又重新充满了斗志。而曹魏则认为蜀汉经过荆州之败、夷陵之败,已经无力北伐了,所以放松了对蜀汉的戒备。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并成功地打进了陇右,逼降了陇右三个郡,使得曹魏震动!
在北伐之前,诸葛亮忌惮司马懿,所以专门使出了离间计,让曹魏众人对司马懿产生了猜忌,所以诸葛亮北伐前期,司马懿其实是赋闲在家的。
原文:华歆奏曰:“不可付之兵权。可即罢归田里。”睿依言,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命曹休总督雍凉军马。
诸葛亮搞掉了司马懿,非常开心,立马着手北伐,而听闻诸葛亮动兵了,曹魏这边则派出了大将曹真,结果曹真并非诸葛亮的对手,被打得大败,于是曹睿又被迫启用了司马懿。等司马懿做好准备,开赴战场时,正好诸葛亮派马谡去守卫街亭。马谡为人自大,毫无实战经验,最终被司马懿轻易击败,而当这个街亭失守的消息传到诸葛亮身边时,诸葛亮深知大势已去,直接着手安排了撤退计划。
就在诸葛亮安排撤退事宜时,司马懿快速奔袭而至的消息又传来了,令蜀汉众人大惊!当时诸葛亮的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臣,五千士兵,而且这五千士兵还划走一半,让他们搬运粮草去了,所以说诸葛亮能指挥的兵力其实只有两千五。按照正常情况,在得知司马懿率军奔袭而来,蜀汉众人是要尽快撤退的,但这么多文臣根本无法快速撤退,一旦脱离城池,他们很容易被司马懿的骑兵追上,所以为了保护众人的安全,诸葛亮不能撤,只能兵行险着,于是“空城计”的故事便出现了。
原文: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诸葛亮命令手下偃旗息鼓,大家都藏在店铺之中,不准随意走动,不准大声喧哗,要保持城内的安静,违者立斩!在安排好城内之事后,诸葛亮又命令手下装扮成老百姓,去打扫街道、城门,做出一副不知道魏军到来的模样。在这里,三国演义原书说的是二十个军士扮演成百姓,不过在电视剧中,为了节约成本,只让了四个人去城门口打扫,本质上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目的都是伪装给魏军看。
在安排好所有的手下后,诸葛亮亲自登场了,他跑到城楼上,凭栏而坐,开始焚香操琴,给魏军众人营造出一副城内无伏兵,欢迎来打的画面,让人感觉非常神秘,于是大家只能请司马懿前来定夺。刚开始司马懿还不相信,结果当他看到这幅画面后,他也犹豫了,最终选择了撤兵。于是空城计最终成功,诸葛亮以区区人,吓退了司马懿十五万人的故事便流传了下来,令人惊叹!
空城计中,诸葛亮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安排。一方面,诸葛亮自己亲自在城楼弹琴,让魏军看到诸葛亮的真人,令魏军忌惮。这一步骤非常重要,根本省不了,因为诸葛亮不亲自现身,很可能震慑不了魏军和司马懿。另一方面,诸葛亮让手下偃旗息鼓,在城内暗中埋伏,给敌人营造出一副空城的模样,这会令魏军胆寒,再没有经验的人,也会被这种场景吓一跳,肯定会认为城内有伏兵。结合这两方面的安排,其实足以让魏军相信,城内有伏兵,足以震慑魏军,使得他们不敢进攻了。那么为何诸葛亮还会安排第三步呢?为何诸葛亮还会安排百姓去城门打扫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事实上,在很多人看来,就诸葛亮的前两个安排,已经足以吓唬住魏军了,根本没必要安排人去门口打扫卫生了,若是这些人稍有慌张,还可能露馅,被司马懿察觉出猫腻,最终功亏一篑。不过在本文来看,其实诸葛亮安排手下去打扫卫生的这个操作,才是神来之笔,才是整个空城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若是没有这一环,空城计很可能失败,诸葛亮很可能被司马懿活捉!
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先来假设一下,若是诸葛亮没有安排人去打扫卫生,剧情会如何发展?
没有安排人在门口打扫,只有诸葛亮在城楼抚琴,其余人在城内埋伏,于是在魏军众人看来,这就是摆明的空城计,城内有伏兵,他们不敢进,必须得请示司马懿。当司马懿到来后,也会很轻松地摸清诸葛亮的套路,认为城内有伏兵。但当时的西城并不算大,所以在魏军众人的商讨建议之下,司马懿极有可能派出先锋军队对城内进行试探性的攻击!
这一点其实非常好理解!因为司马懿手下有十五万大军,而且他们快速奔袭而来,就是为了活捉诸葛亮,若无意外情况,司马懿完全可以让手下做试探性的进攻。而试探性的攻击开始,魏军很快就能发现蜀军兵力不足的这个特点,所以最终西城很可能被攻破,诸葛亮很可能被活捉!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知道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所以他才会做出第三个安排,让手下去门口打扫!
若没派人去城门打扫,司马懿会确认这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在经过兵力推演和计算后,司马懿会命手下做试探性的攻击,测试诸葛亮手中的兵力。可若是诸葛亮安排人在门口打扫后,司马懿就不会再派人做试探性的攻击了,因为一旦有人出现在门口,就直接将空城计拆穿了,直接暗示了司马懿,城内伏兵不多,司马懿你别来打了!
为何这么说?我们从魏军的反应便可以看出来!当时魏军先锋首先杀到了西城城下时,都被眼前这幅景象惊呆了。因为按照正常逻辑,若是诸葛亮要设置伏兵吃掉魏军,他完全没必要把城内搞得安安静静的,搞成正常模样,岂不是更能引诱魏军上当?若是诸葛亮想震慑魏军,直接把打扫的人撤掉,做出一副空城的模样,岂不是更有威慑力?哪有一边偃旗息鼓一边让人在门口扫地的设置?这到底是震慑敌人呢还是引诱敌人攻击呢?太不伦不类了!于是魏军先锋只能停住脚步,上报司马懿。
原文: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司马懿刚开始听到手下的报告,反应是笑而不信,为何他是这种反应?因为诸葛亮的这个设置太奇怪了,你想震慑魏军,就别让人打扫,你想引诱魏军上当进攻,就别把城里面搞得偃旗息鼓的,你两方面都做了,岂不就是破绽百出?而诸葛亮又是个深通谋略之人,他怎么可能会犯这种错?所以说司马懿刚开始根本不信,他不认为诸葛亮会干出这种愚蠢之事。
可是等到司马懿亲自前往战场观看后,他发现手下所言非虚,于是他开始揣测诸葛亮背后的意图。这么一个破绽百出的空城计,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有问题,然而他明知有问题有破绽,却还是要故意摆出来,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在向司马懿传递某个信号!这个信号是什么呢?
司马懿经过一番思索,想到了诸葛亮北伐之前,用离间计坑了自己一把,导致曹睿不信任自己,把自己一撸到底,直到曹真战败,无人能抵挡得住诸葛亮,司马懿才被重新启用,于是司马懿顿悟了,原来诸葛亮是想提醒他:狡兔死,走狗烹!若是没了诸葛亮,那么他司马懿也不会好过,他也会被一撸到底,最终被迫告老还乡,失去大权!明白了诸葛亮释放出的意思,司马懿便说出了这么一番话,然后匆匆撤退了!
原文: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生平谨慎,不会做冒险的事情,然而今天的这个空城计,却破绽百出!若是诸葛亮想要伏击魏军,那么城内就应该表现如常,不会偃旗息鼓;若是诸葛亮想要震慑魏军,那么就不应该安排人去门前打扫,这是多此一举。按照诸葛亮的谨慎行事风格,子午谷这种奇谋他都不愿意采纳,怎么可能在西城摆出如此漏洞百出的空城计,这只能说明诸葛亮的背后有更深的意图,而这个意图便是提醒司马懿,他俩是一损俱损的,诸葛亮完了,司马懿也别想有前途了,所以司马懿必须撤退,放诸葛亮一马!
结语
诸葛亮的“空城计”中,让人在门前扫地,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若是没有安排人在门口打扫,极易引起司马懿的误判,到时候司马懿真的打过来了,西城根本挡不住!而安排了人在门口打扫,则使得整个计谋破绽百出,这会让司马懿仔细揣摩诸葛亮背后的意图,因为诸葛亮生性谨慎,不会用出这么烂的计谋!所以说,司马懿的那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其实已经暗示了诸葛亮为何会安排人去城门打扫,他这是在有意提醒司马懿,他俩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诸葛亮完了,司马懿也会跟着完蛋!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