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不派马谡,那么谁可以担任前锋?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战役中,下达了最重要的命令,以马谡为前锋,前往封闭关陇道,具体的战场,就是街亭。在当时,这个命令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是马谡?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站在当时的诸葛亮的角度:最佳人选,只能是马谡。
假如不派马谡,谁可以担任前锋?感兴趣的网友们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赵云,邓芝?此二人倒是合适人选,只不过远在几百公里外的斜谷担任牵制曹真大军重任,不可能瞬身到祁山执行别的任务。
关兴,张苞?关兴在正史中是文官,比马谡更没有战场经验,能力也只平平,让他守街亭,绝对是比选马谡更愚蠢的决定。至于张苞,则更不可能,因为这一年,他已经死了!
魏延?魏延与诸葛亮有重大的战略分歧。魏延用兵激进,坚持认为应该分兵直取潼关,并多次口出怨言(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很己才用之不尽),一向用兵谨慎的诸葛亮虽然后来多有重用魏延,但此任务肯定不适合分派给魏延。
魏延性格颇似《亮剑》中李云龙,会打仗,却也能惹祸,谁能保证他不会分兵偷袭潼关去了?
姜维?姜维新降蜀汉,并无名气爵位战功,进封奉义将军,统领虎步军就已经是越级提拔了,怎么可能突然之间把这么重大任务,这么多的兵力交给他?
王平?站在上帝角度,王平的确是最佳人选,后来多次吊打张合,以防守坚强著称,后来在兴势之战中以三万人大败曹爽十万大军,但这已经是后话,当时仅为牙门将军,并未在军中崭露头角。
吴懿?吴懿的确能力经验性格都很适合担任街亭主将,但身属东州派。诸葛亮想要尽量掌控军队,就要多培养自己的嫡系。旁系势大,嫡系暗弱,此取乱之道也。
杨仪,向朗?他们虽然也在军队工作,却是文职人员,并无作战经验。
亲自前往?从诸葛亮做出的部署不难分析出,他判断张合进军方向是祁山渭水道,假如自己前往街亭,更加易攻难守,且有郭淮里应外合的西城又派谁守?而且一旦西城有失,等于切断蜀军退回汉中的退路,整个北伐大军将不战自乱。
做了这个排除法后,真正最佳人选,只剩下了既是嫡系,又有一定军事经验(参军不是参谋人员,而是军队临时统帅,能担任参军,可以肯定是带过兵的)的马谡。
当然,诸葛亮任命马谡,也有私心。《演义》中称姜维是诸葛亮的学生,得授《兵法二十四篇》,是罗贯中原创,不足为凭,诸葛亮如果有学生,那这个人就只能是马谡。
马谡出生于襄阳马氏,其兄马良与诸葛亮私交极好,诸葛亮身居高位,马良与其通信,仍以“尊兄”相称,颇有异姓兄弟的感觉。
马良能力过人,且同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中,建树颇丰,理念与诸葛亮的民族观念接近,却很可惜的在夷陵之战中壮烈牺牲,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自然对其家人颇多关照。
马家有五兄弟,号称“马氏五常”,却天不假年,除马谡外都先后去世,此时的名族襄阳马氏,其实已经只剩马谡一根独苗了。
既是好友之弟,又是烈士家属,又极有才气器量,绝非庸才------能够提出“用兵之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种深得兵家神髓的人,怎么都不可能是庸才。
诸葛亮自然有义务给马谡提供舞台,而且从能力和个人情感上说,诸葛亮应该有打算日后将马谡作为政治传人的想法。
刘备临死时提醒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颇有点不以为然,但是在街亭战役上,他还是谨慎的。
首先,诸葛亮在其左右翼安排了魏延和高翔,局面不利时,可以直接支援街亭,即使马谡打了败仗,其实也危害不大。只要能坚持几天即可。三道防线加起来足够拖住张合十天。同时他还为马谡配上了经验丰富的王平作为副将。
当然,把王平配属给马谡,也是因为他率领的部队,是蜀汉最精锐的“无当飞军”。特种部队都配给他了,可见诸葛亮的稳重,留给马谡犯错的空间其实并不大,即使犯错,也不会酿成太重大的损失。
诸葛亮可以说,为了马谡,把谨慎小心做到了极致。但他不是神仙,没有想到事情会向着他根本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