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频繁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一代枭雄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便因病去世了。在其死后不久,南中地区发动叛变,诸葛亮本想亲自率军,以平定叛乱。时任丞相长史的王连,却劝说诸葛亮不可妄动,只派一大将前往平判即可。诸葛亮便观群臣,一时之间竟然没发现可用之人,只好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直到两年后,王连因病去世。诸葛亮还是亲率大军,并采用了马谡之计,顺利收服了孟获,并得到了民心。不久之后,蜀国国力日渐恢复,粮草兵马也逐渐充足起来。在这种条件下,诸葛亮认为伐魏时机已到,便奏明后主刘禅,向其陈述利弊,从而掀起了北伐的篇章。
令人惋惜的是,自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开始,到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结束,诸葛亮在这期间发动了五次北伐,可收效却是甚微。有人认为,诸葛亮此举,只是白白损耗了蜀国国力,甚至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过程。
诸葛亮能作为一代贤相,又被称作是“智圣”,虽然其中有些夸大的成分在内,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否认掉诸葛亮高超的本领。所以,诸葛亮是明白一点的,那就是伐魏极其困难,甚至希望渺茫。可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何还要继续坚持继续北伐呢?
结合当时局势来看,不乏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有一最直接的目的,便是为蜀汉的正统性而正名。且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这样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在这里,诸葛亮的表面用意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兴复汉室”。不少人也都知道,刘备在其创业前期,汉室后裔这个名头,可以说是给了他很大的便利。在曹丕篡汉称帝的同一年,刘备也自立为帝,并起国号为“汉”。在颇有影响的《三国演义》中,刘备集团也因此被作者当做了正统代表而书写。而“汉贼不两力”,正是刘备喊出的口号。
不过,在刘备称帝前后,他却因错杀主薄雍茂,从而寒了一批汉臣之心。对此,《零陵先贤传》记载道:“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可见,刘备在其野心暴露之后,已经受到了一批汉臣的腹诽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诸葛亮兴兵北伐,也未尝不是在向世人证明一点,只有蜀汉才是正统势力。而他北伐,也是代表了蜀汉集团的合法性,是为了“攘除奸凶”。反过来考虑,如果在刘备死后,蜀汉一直没有动静,反而偏安一隅,此举会不会让世人觉得,刘备只是贪图权势而空有汉室后裔之名呢?
其次,诸葛亮此举,也是在缓和蜀汉集团内部存在的派系矛盾。从当时情况来看,蜀汉集团内部,大概有这么两类矛盾。一个是文人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杨仪和魏延两人常年交恶;另一个是派系之间的矛盾,主要分为荆州派和益州派的内斗。但是蜀国先后经历了荆州、夷陵的惨败,很多荆州集团的精锐骨干,也都损失殆尽了,如关羽、张飞、马良、黄忠等人。而此时的朝堂,益州派却占据了绝大多数。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诸葛亮兴兵北伐,其实也存在着两个目的。其一便是通过征伐曹魏,来让蜀国内部齐心,共同重视到魏国这个大敌,从而间接缓和一些内部矛盾。其二,通过北伐战争,为荆州派系继续培养一批精锐力量,好在诸葛亮死后,不让益州派一家独大。正因如此,诸葛亮北伐期间带的将领来看,也都是马谡、魏延等荆州派将领。不但如此,诸葛亮重用马谡,还提拔了降将姜维、王平等人,也未必没有将他们培养起来,好继续抗衡益州派系的念头。
可惜的是,诸葛亮死后,姜维因为降将出身,所以不被后主重视,以至于益州派系再次抬头。后来邓艾二千人马,便能逼得刘禅献城投降,这其中便有益州派的意愿。
最后,诸葛亮北伐,还想要引起曹魏集团的内部动荡。不少读者也都知道,曹操最大的功绩,便是在于他统一北方地区,从而使得中原百姓的经济得以逐渐恢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让曹魏集团这么安稳发展下去,不出十年,其国力之强盛,恐怕连孙刘两家联手,都难以匹敌。
基于这个目的,诸葛亮出其不意,趁着魏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派兵袭取了陇右地区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之地,并将其人口钱粮都悉数迁到了蜀国境内,从而补充了蜀国国力。消息传回许都,魏国震荡,一些受到压迫的士族难免会生出一些别的心思。在曹魏历史上,便曾出现过数起士族反叛的例子。因此,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想要引发曹魏集团内部的矛盾,从而延缓其恢复速度,最后帮助蜀国争取到一些时日。
综上所述,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是有着他深刻用意在内的。而且他也没有打算在短时间内,便能灭亡曹魏集团。正因如此,诸葛亮在整个北伐过程中,这才只求稳健,而不贪恋一城一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