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给刘禅一锦囊,千年后揭出真相

  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唐代诗人对诸葛亮的高度赞誉,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原本是徐州琅琊人,后为了躲避战乱,随叔父迁居荆州。后来追随刘备制定三分天下大计,在蜀汉的建立和稳定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死后被追封为忠武侯,受万民敬仰。

  公元207年,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驻扎在新野,听闻“卧龙,与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激动不已,后徐庶又极力推荐诸葛亮。于是刘备迫不及待的跑到卧龙岗求才,三次光顾才将诸葛亮请出。之后三烧新野大败曹军,在江夏立稳脚跟后出使东吴,为联吴抗曹立下首功。

  之后又随张飞,赵云入益州,帮助刘备平定益州。在庞统,法正死后,诸葛亮成为了仅次于刘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公元222年刘备不顾众人的劝阻,倾全国之力伐吴,原本节节胜利,但在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大败而归。逃到永安的刘备从此一病不起。

  刘备死前曾招来诸葛亮和李严托付后事,对诸葛亮说:“君之才能胜曹丕十倍,必能兴复汉室,若嗣子(刘禅)可辅,便辅之。如其不才,先生可自取之”诸葛亮感动万分,痛哭流涕的答道:“臣必定竭尽肱骨之力,辅佐公子刘禅,恢复汉室,一统天下”。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长子刘禅继位,他遵从刘备的嘱托,尊称诸葛亮为尚父,允许他开府治事,从此军国大事皆要经过诸葛亮之手。诸葛亮也不负重托,尽心竭力,他凭借智慧迅速遣使来到东吴,结束了两国的战争格局恢复联盟,之后又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平定南中,解除蜀汉后顾之忧。

image.png

  在蜀汉稳定之后,他曾先后5次北伐,誓死报效先主知遇之恩。第一次原本最可能成功,南安,天水,安定全都归附,可惜诸葛亮不听刘备之言,重用马谡街亭之败使得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第二次,围攻陈仓久攻不下,后曹魏援军到达只能撤回,第三次北伐占据武都,阴平,打退曹魏的挑衅。

  第四次北伐由于刘禅听信谗言,急召诸葛亮回师,致使功败垂成。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原本打算屯田准备持久战,奈何事必躬亲,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司马懿问讯率兵来攻,姜维等人用诸葛亮遗计,一个诸葛亮木雕就吓退司马懿数十里。

  其实这并不是诸葛亮的最后一计,诸葛亮临死前曾派使者来探望,诸葛亮深知使者来意,是刘禅想知道诸葛亮死后谁能接替他的职位,诸葛亮先后举荐了蒋琬,费祎。当大军回到成都后,诸葛亮收到了追封,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也都收到了重用。

image.png

  相传诸葛亮的埋葬之地并不是在汉中的定军山,诸葛亮临死前将一封密书交给使者,让他转送给刘禅。这是诸葛亮生平的最后一计。在计谋中他对自己的后事安排的非常周密,刘禅全部照办,这使得诸葛亮的安葬之处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至今无人知晓。

  在计中,他一面让回军成都的部队假意将自己埋藏在定军山下,而另一方面又在密信告诉刘禅:把自己的尸体放入棺木之中,用粗绳捆绑,一路向南走,直到粗绳断裂之时,那便是他要埋葬的地方。但毕竟体力有限,那么粗的绳子,又要抬着棺木一刻不停的向南走。四位力士一路走一路骂诸葛亮人死还要折磨人,后来她们实在受不了,相约隔断麻绳,把诸葛亮埋了回去复命。

  后来刘禅觉得觉得不可能两天绳子就断了,于是将四人抓起来拷打。后来得知他们随便就把自己的相父尸体埋了,并没有遵从他的旨意。于是将四人以欺君之罪杀了。

  其实诸葛亮何尝不知道,四人抬着棺木一刻不歇的向南走,还要等麻绳自动断裂,这是常人无法完成的。他也料定刘禅肯定会以欺君之罪将那四人斩杀。他这样做的目的只不过是不想让人知道他的埋葬地点。他用临终的最后一计间接的害死了那四位抬棺的勇士。这使得他的埋葬地点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至今无人破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