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天时还要计算人心

  在东汉末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这场战役以孙刘联军大获全胜,曹操军队大败为结局。从此天下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孙刘联军来说,这场战役的胜利,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草船借箭”,把诸葛亮作为一名杰出的战略家、军事家的综合素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同样作为杰出的战略家的周瑜,自然能意识到诸葛亮必是东吴日后的强敌。因此立下军令状,要求诸葛亮十日内准备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却出人意料的应诺只需三天可完成任务。

  果然,在第三天,一夜之间,诸葛亮就用草船向曹军“借”到了十万支箭。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借”得到箭呢?在隆中对策中,诸葛亮为刘备指出了明确的奋斗方向,成功的预见了未来天下三国鼎立的格局,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非常人可比。

  而作为一名杰出的战略家、军事家,不但要清楚己方的实力,还要分析对手的将帅性格、才能以及军队纪律是否严明等情况,也要对山川地理气候有所了解。“草船借箭”的成功就在于诸葛亮对这些方面的充分了解。

  一、大雾天气是“草船借箭”的首要条件。

  赤壁之战发生在今天的湖北省赤壁市西北,此处与湖南、江西接壤,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交界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经常起雾,尤其在江面常常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

  精通气象学的诸葛亮即然能“巧借东风”,自然也能预测到“三日后必有大雾”。再加上夜色掩护,曹军必然不知其虚实。

image.png

  二、对曹军的深度了解,是“草船借箭”成功的又一前提。

  诸葛亮对曹操这位最强大的对手有深刻的了解。他知道曹操疑心很重。曹操当年在刺杀董卓失败的逃难途中,留宿一友人家中,友人因要杀猪款待他而磨刀,他竟疑心友人要杀他而杀害了友人全家。有着如此深重疑心的曹操岂敢在大雾里冒然出击?

  但假若曹军帐下有如猛张飞一般的将军私自领兵迎战,那么“草船借箭”也必定失败。但曹操正是以治军严而有法而著称于世,他精通《孙子兵法》之道,曾经为《孙子兵法》作序。

  而孙武治军之严天下共知,《史记》中就记载了孙武以严厉的军法,把一群柔弱的宫女训练成了一支能赴汤蹈火的军队的故事。

  在麦子成熟的季节,曹操带领大军行进,下令将士不准破坏麦田,数十万大军中竟无一人犯规。就算自己的马因受惊而踏入了麦田,曹操也割发自处。

  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治军有方,自然就不怕有鲁莽之将来破坏其谋略。何况北方将士不善水战,善于水战的皆是荆州降兵,这些降兵虽心在曹营,其实心在汉,谁又愿意去死战呢?

  三、诸葛亮在大雾之中,把草船一字排开,横在曹军营前,他命令士兵擂起进兵的战鼓。这战鼓之声是“草船借箭”成功的又一原因。

  对于曹军来说,战鼓就在前方不远处响起,曹军自然紧张万分。夜色之下,浓雾低垂,自然不敢迎战,而不迎战敌方必然轻易攻将上来。此时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万箭齐发之势,阻止敌人进攻。

  擂鼓的作用有二:

  一是告诉曹军,我们来了,快放箭吧,不然我们就要杀入你们的大营了;二是告诉曹军,我们在这里,箭要往鼓声方向射,不要射到江水里去了,浪费太多了,借十万支箭的任务可就完不成了。

image.png

  就这样,诸葛亮以过人的智慧、渊博的学识,测天机、揣人智、审时势,谈笑间就“借”到了十万支箭,即消耗了敌方、充实了己方,也粉碎了周瑜想借机陷害自己的阴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