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堰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器重?他又是如何作死的?
主父偃,汉武帝时的大臣,齐国临菑县人。出生贫寒,早年学习的是纵横家的学说,晚年才开始研读《周易》《春秋》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并向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汉朝初期一直困扰朝廷的诸侯国问题。
主父偃的人缘很差。他在齐国读书人中间游学时,儒生们都排斥他。他家里贫穷,向其他人借钱也总是被拒绝。在齐国不能容身,他就到了北方的燕、赵、中山等地游历。在这些地方,也没有人厚待他。
客居外地,处境艰难,主父偃决定去京城碰碰运气。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他进入函谷关,去见大将军卫青。卫青多次向皇帝举荐他,但并没有引起汉武帝的重视。
主父偃呆在长安时间长了,钱花光了,而且被很多人讨厌,他快要生活不下去了。于是乎,穷途末路的主父偃决定最后拼一下,直接给皇帝上书。
冒险一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主父偃的奏书早上被送进去,晚上就受到了皇帝的召见。同时被召见的还有另外两个上书的人,他们的奏书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武帝对他们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意思是说你们早在哪儿呢,为什么我和你们见面这么晚呢?
这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汉武帝非常器重主父偃,他任命主父偃为郎中。后来,从谒者、中郎到中大夫,主父偃的官职在一年之中升迁了四次。
主父偃也不负皇帝的厚望,多次上书言事,在实行“推恩令”,尊立卫子夫为皇后,揭发燕王刘定国的阴私等事情上都立下了功劳。
从前贫寒的主父偃一下子飞黄腾达了,成了朝廷里炙手可热的人物。同时,他的贪婪专横也显露了出来。朝中的大臣都害怕他,同时也想巴结他,贿赂他的金钱很快就达到了数千金之多。主父偃来者不拒,根本不加以收敛。
有人对他说:“你有点过于专横跋扈了。”主父偃却认为,我从小游学,到现在有四十多年了。过去我的志向不能够实现,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兄弟们不肯收留我,宾客们抛弃我,我过的贫困日子已经够久了。所以他说:“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意思是说大丈夫活着不能列五鼎而食,死的时候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罚好了!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这和“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想法如出一辙,和某些现代女性“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心态也很相似。
可惜的是,主父偃享受“五鼎食”的荣华富贵没有多久,“五鼎烹”的悲惨结局就随之而来了。
主父偃曾经让人去游说齐王,想把自己的女儿送入齐王宫中为妃,但遭到了拒绝。主父偃对齐王怀恨在心,他想扳倒齐王,就向皇帝上书,说齐国富强,但是齐王的血缘和皇帝太过疏远。他还说自己听说过齐王在宫内淫乱放荡的丑事。
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就任命主父偃为齐相,去齐国监察齐王。到了齐国,主父偃揭发了齐王所作的坏事,然后把消息故意泄露给齐王。齐王知道后非常恐惧,就畏罪自杀了。
主父偃出生在齐国,曾经游历过燕国和赵国。他做官后,揭发过燕王的阴私,现在又使得齐王自杀。这样,赵王就害怕了,当年主父偃长期待在赵国,肯定知赵王的一些不法之事。赵王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告发主父偃接受诸侯的贿金。
武帝很生气,认为主父偃不仅收受贿赂,还逼死了齐王,就下令逮捕了主父偃。在接受审问时,主父偃承认接受了贿赂,但不承认威胁过齐王。武帝当时并没想杀死主父偃,但时任御史大夫的公孙弘说不杀主父偃,无法向天下人交代。于是主父偃被族诛。
主父偃显贵时,家里有几千宾客,被灭族后,却没有人来为他收尸。最后还是洨县人孔车埋葬了他。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