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时期郑和曾经六次下西洋 朱祁镇继位后为什么停止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下西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任命郑和为正使太监,让郑和率船队下西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永乐三年五月五日(1405年6月1日),或许朱棣和郑和都没有想到,此次下西洋让他们看到明朝以外多姿多彩的世界。从永乐三年到永乐二十二年这19年间,郑和曾经6次下西洋。朱棣去世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对下西洋并不热衷,于是暂停下西洋之举。到了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再度支持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可惜在归途中,郑和病逝。不过,明朝下西洋之举并未停止,朱瞻基下令任命郑和的副手王景弘为正使,开始明朝第八次下西洋之举。明宣宗朱瞻基去世以后,继位的明英宗朱祁镇在杨士奇等文臣的建议下,才停止了明朝下西洋的壮举。
当初朱棣为什么会让郑和下西洋呢?因为朱棣当初打算攻略安南,并希望通过安南进入西洋,所以朱棣才会让郑和先从海路进入西洋。由于可以看出,朱棣采取的是海陆并进的战略经略西洋。在海路,朱棣让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一路勘察,加强对西洋各国的了解,包括人情风俗、国家制度、军队战力等,为日后经略西洋收集情报;在陆路,朱棣派军队护送陈天平回越南,并让大将朱能加封“征夷将军”,以张辅为副,兵分两路,挺进安南。占据安南之后,朱棣在安南设置行政区域,安南成为明朝的领土。
可惜,明朝在占据安南之后,对安南的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安南叛乱不断,使得朱棣花了近20年时间,最终仍止步于安南。在陆路上,明朝没有进展,在海路上,郑和虽六次下西洋,加强明朝与西洋各国的联系,却对朱棣经略西洋起到的作用不大。
朱棣去世之后,他的梦想也只能传给了下一代。不过,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自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且跟朝中文官走得极近,受到这些文人的影响,朱高炽对军事并不在行,对经略西洋也并不热衷,于是他停止了下西洋之举。郑和也被调到南京任南京守备太监,其实相当于被弃用。
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帝生涯只有8个月,他去世后,继位的是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自幼聪明,且自小就跟随朱棣,其为人处世的方式也跟朱棣相似。他跟朱棣一样,希望立下更多功绩,于是他再次让郑洋下西洋。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明朝以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时隔九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这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他病逝于归途中。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朱瞻基又任命王景弘正使,开始明朝第八次下西洋之举。
可惜的是,在朱瞻基时代,安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常年累月的叛乱,让朱瞻基越来越觉得安南是拖累了大明,明朝投入了无数人力财力物力,花了20多年的经营,所得微不足道。至于从安南进入西洋的想法,朱瞻基早就没有了。朱棣花了数十万兵马辛辛苦苦打下了的安南,在经营了20多年后,在朱瞻基眼里变成了累赘。朱瞻基听从杨士奇的建议,放弃了整个安南,朱棣经略西洋的梦想也就此破灭。
陆路上的失败,也使得海路上的下西洋之举变得可有可无。朱瞻基去世以后,继位的朱祁镇年仅8岁,朝廷大权落入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为首的文臣手中,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中止下西洋。正统元年(1436年),王景弘率船队归来,明朝第八次下西洋结束。随后,王景弘被下令停罢采买营造,明朝下西洋之举也从此画上句号。
由此可以看出,明朝下西洋始于朱棣的经略西洋的梦想。朱棣虽雄才大略,但陆路上止步于安南也让他的梦想没得到实现,朱高炽和朱瞻基却不能继承朱棣的遗志,使得朱棣20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但不管怎么样,明朝八下西洋之举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他将中华文明传播到西洋的每一个角落,加强了明朝与世界各国的往来,也使明朝人能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郑和和王景弘等人的功绩也为后人所敬仰,他们的名字也将永远留在南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