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统治下的西周是如何走向灭亡的?是因为政治的腐败吗?

  你们知道周幽王吗,接下来为什么小编为您讲解。

  周宣王在位46年而卒,其子宫涅继承王位,是为幽王。在位
1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当时的诗人和史官异口同声地谴责褒姒是亡国的祸水,诗人哀叹“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史官更编织一套神话,把褒姒说成是宫女“不夫而育”的妖女,幽王宠幸招致灭国。这样的结论,过于简单化了。西周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是自懿王以来长期社会危机必然导致的结果。

image.png

  褒姒

  西周中晚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厉王时酿成国人暴动。宣王中兴战争使全国上下一致对敌,社会危机暂时潜伏下来。“薄伐至于太原”的胜利,冲昏了宣王的头脑,继续对外用兵,耗尽民力民财而不知予民休息,
“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重新清点农民户数,以便更多地收取赋税,征发劳役和兵役。人民对无休止的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不堪忍受,频频发出怨恨之声,《诗经》里这方面的材料较多,有的诗描述被征发到远方服徭役的民众,受尽各种磨难,为贵族
“百室皆作",而自己却不知“其究安宅”?有的诗表现“征夫"厌倦长期服劳役,喊出“征夫归止"的高吭声音。宣王死后,劳苦民众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随周王的死去而消失,反而矛盾更加尖锐化,“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意为征夫控诉幽王派他们去远方服苦役,终日不得闲暇,驾车奔走在大路上。统治者还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农夫,过着奢侈的生活,农夫不堪忍受重负,只好抛弃家园,逃往他乡。《诗经・魏风・硕鼠》把统治者比作啃食农夫劳动果实的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
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农夫在脑满肠肥的统治者(硕鼠)的逼迫下,想寻找一块安乐的静土,却不知在哪里。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把社会矛盾推向巅峰,幽王二年关中大地震,雷电交加,“百川沸腾,山冢宰崩。高山为谷,深谷为陵。”地震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饥荒遍及四境,“民卒流亡",幽王和他的宠臣们还要趁火打劫,连中小奴隶主也不放过,抢夺他们的土地和奴隶,无端将好人抓捕入狱,而把坏人赦免,或调他们去远方服役,
并拆毁他们的房屋,农民不得种田,造成田园荒芜。这种倒行逆施,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

  幽王时的政治比以往更加腐败,任用“佞巧善谀好”的虢石父为卿士,还有善于奉承谋私利的“家伯为宰,仲允善夫,聚子内史,蹶为趣马,楀为师氏。”他们执掌朝政,“国人皆怨”。朝中其他大臣明哲保身,“三士大夫”不努力为国效劳,“邦君诸侯”也不为国分忧,“凡百君子”不向周王谏诤,而且纷纷迁出国
都不肯回来。百官都“不自为政,卒劳百姓。”与此同时,西北方的戎族重新发动对周疆的侵袭,出现诗人惊呼“今也日蹙国百里"的危急局面。这种状态下的王朝政权,濒临灭亡的边缘,有识之士预言:“周将亡矣!
”大贵族想到王朝大厦倾覆给他们带来的灾难,谋划脱身之策,想方设法徙居东方,郑桓公和虢公东迁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幽王八年,桓公向史伯请教安身立命之策,
“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以逃死?"史伯为他详尽分析王朝四土诸侯国的国力及其发展趋势,提出只有“济、洛、河、颍之间"可以立国,因为这里的“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还为桓公定下日后灭二国的良策,于是桓公采纳史伯的建议,经幽王同意,把位于汧、泾之间的郑国东迁至虢、郐之间。

image.png

  郑桓公

  在此前一年,“谗谄巧从”的虢石父也看到西周岌岌可危"筹划自己家族的出路,借口将大河南北的焦国(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灭掉,把西虢从陕西宝鸡县迁徙至此,史称北虢和南虢。今三门峡市黄河岸边发现大面积虢国墓地,证实西虢在西周末年已东迁。幽王居然同意二国东徙,等于自毁王畿西部防线,足见他是一个昏庸的国君。这两个侯国原来所在的地域,是宗周通往汉中、陇南和陇东的交通要道,也是西方犬戎、猃狁入侵宗周的必经之地。二国东迁,等于向戎族宣告撤除王畿西部的防御阵
地,可以自由进入。同时也表明王室已没有凝聚力,大贵族都在为自身谋岀路。这种状态下的宗周局势,一旦外部势力突然闯入,腐朽的王朝当然会被击得粉碎。

  尽管王朝危在旦夕,但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却愈演愈烈,成为西周灭亡的导火线。幽王宠爱褒国(今陕西汉中市和勉县之间)进献的美女褒姒,生子名伯服。因而废申后(即宣王所封申伯之女)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于是引发了一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太子宜臼为躲避杀身之祸奔南申。申侯为太子宜臼争夺王位继承权,联合南国的缯、吕和西方犬戎攻打宗周。西周一战而亡,还有其偶然原因,那就是幽王为引逗褒姒一笑而失信诸侯,他无故点燃烽火警报,招诸侯调兵赶赴宗周,导
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待申侯和犬戎的联军兵临城下时,幽王的烽火警报再也招不来诸侯大军了。郑、虢东迁,犬戎兵通过王畿西部未受到拦截,径直攻到镐京。幽王仓惶出逃,他与伯服被追杀在骊山之下,褒姒被虏,王室的财宝也被抢掠一空。建立近三百年的西周王朝被战争洪流卷走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image.png

  烽火戏诸侯

  西周灭亡,不是诸侯坐大取而代之,也不是由被统治者揭竿而起所推翻,而是因为政治腐败,周王丧失了驾驭全局的威望,内部争权斗争激烈,其中一方主动引入异族势力,导致王朝灭亡。这是有别于夏商王朝的,因此西周灭亡的历史教训很值得汲取。就军事而言,西周灭亡是因自毁防线。本来应该加强的西部防御体系,不仅长期未分封势力强大的诸侯国坐镇,而且轻易放弃郑、虢两国阵地,为戎族入侵敞开了大门。故一旦申侯联络西戎攻周,戎人便迅速突破西线,奔袭周原和镐京,直抵骊山。诸侯闻讯赶来援救,为时已晚,渭河南北的王室和大贵族祖庙、宫室,连同财宝已被扫荡一空,再无王室行使王权的殿堂。“幽王死,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并立。"《晋纪》里说:“余为晋文侯所杀,是为携王建“二王并立”局面的结束,古人认为是晋文侯的功劳,《尚书》中的《文侯之命》就是纪念他“定天子”的功绩。接着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秦襄公又武装护送平王东徙成周。但天子无力再控制四方诸侯,历史进入大动荡时期,史称东周。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