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为什么不杀姬昌?背后有什么原因?
纣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它结束了禅让制的时代,开启了“家天下”的历史。
但是,这时候的夏王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并没有真正的一统全国。所以,继承了夏朝政治制度的商朝,也是如此。虽然,商朝是中原大地上唯一的正统国家,各诸侯国对商天子俯首称臣,为其镇守四方,但是,各诸侯在自己的王国内,还是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绝对权力。
看过电视剧《封神榜》或者《封神演义》这本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商朝有四个诸侯国,每个诸侯国有一个伯侯,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黑虎。在四大诸侯国中,又以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侯虎两人的名气更大,治下王国更强。
四大诸侯国作为商朝的附属国,他们需要为商朝镇守边关,抵御外敌,一旦君王有难,还须领兵勤王,不得有误。但是,与义务相对应的是,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拥有绝对的自治权,政治、军事、经济均不受商王朝掌控,可自行决定王国继承人。
当然,在四大诸侯国治下,还有很多小诸侯国,且数量极为庞大,如果,能够将其统一起来拧成一股绳,也是颇为强大的一方势力。
当时,四大诸侯国及其治下的小诸侯国,面积加起来比商朝总疆土面积的一半还要大。所以,作为天下之主的商朝,对于这四个诸侯国自然也是相当忌惮的。
要知道,加强中央集权最好的办法就是削藩,想想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这一手玩得可谓非常漂亮。兵不血刃就将各诸侯国手中的权力全部收归中央。商朝时期,当然不可能出现削藩的事情,但是,任何一位君主都不会让地方势力过于强大,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谓“卧榻之侧岂可他人酣睡”。
商纣王虽然在历史上是一位非常昏庸无道的君主,但是,他也是君王,是君王就一定需要四方臣服。所以,他是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四大诸侯国日渐强大却不闻不问的。在他的心里,早就想要找一个机会好好震慑一下这四大诸侯国。
话说,姜王后被迫害致死以后,费仲、尤浑等奸臣体察上意,给暗地里对四大诸侯国恨得牙痒痒的纣王出了个馊主意。他们建议纣王将姜桓楚、姬昌、鄂崇禹、崇侯虎全部诱骗到朝歌,一举铲除这四大伯侯。幸好,此时的纣王还有点脑子,所以,这个主意就没有了下文。
纣王虽然放弃了诱杀四位伯侯的想法,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削弱四大诸侯国。所以,纣王首先选择了东伯侯姜桓楚下手,诬其谋反,然后,名正言顺地将其杀害。
东伯侯的儿子姜文焕知道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举兵造反。姜文焕是一员猛将,骁勇善战,手下的士兵也跟他一样都是勇猛之人,所以,这群人最初还真让纣王寝食难安了一段时间。只是,姜文焕空有勇猛,却无谋略,最终,这场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根本没有动摇商王朝的根基。
而在这场所谓的姜桓楚谋反案中,南伯侯鄂崇禹也被牵连其中。他曾以性命为姜恒楚担保,可纣王想要的不是事实而是他们的命。所以,东伯侯死后他也落得个枭首示众的下场。东伯侯和南伯侯都死了接下来就该轮到西伯侯姬昌了,最终,姬昌却在纣王的手下逃过一劫,且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纣王明知此举是纵虎归山之举,为什么最后还是放过了姬昌呢?大部分人认为:姬昌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他装傻充愣,打消了纣王对他的疑心。
在当时,世人皆言姬昌是个神算子,对于信奉鬼神的纣王来说,他其实对姬昌的忌惮是最深的。但是,当纣王邀请姬昌吃自己儿子伯邑考的肉做成的肉饼之时,姬昌却吃得很开心。纣王觉得姬昌也就那样,没什么大本事,连吃的是自己儿子的肉这样的事情都算不到,所以,干脆就放了他一马。
不过,事实上姬昌能够活着回到西岐跟这一点关系都没有。
姬昌能活着走出朝歌,完全是因为纣王本来就没有这么早就杀了他的打算。如果条件允许,纣王当然不会放这个心腹大患离开,但是,问题就在于当时的条件不允许。
那么,为什么说条件不允许呢?
因为,当时的西周非常强大,而且,他的西部就是戎人的势力。戎人势力一直是让商朝头疼不已的问题,这些戎人英勇善战,野蛮好杀,一旦进入商朝境内,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此时杀了姬昌,西周就算不造反,只是放戎人进入商朝地界,那商朝都会伤筋动骨,甚至,很有可能无力再节制各诸侯国。
而且,如果西周一怒之下跟戎人联合,那么,后果简直无法想象。所以,纣王在权衡之下,还是让姬昌回去继续镇守边疆。纣王未必不知道姬昌是在装傻充愣,但是,毕竟已经杀了伯邑考,间接地震慑了姬昌,不如就放他一马。只是,纣王没想到,最后真的是西周取代了商朝,将他从王位之上赶了下去。
既然,姬昌逃过了一劫,那北伯侯崇侯虎自然也就得以幸免于难了。因为,纣王很清楚,这两人之间可是有深仇大恨的,让崇侯虎来牵制姬昌真的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在这一点上,纣王这个君王当得还挺称职的。之后,西周伐纣之时,崇侯虎也的确给姬昌带来了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