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的儿子们除了继承王位,还有什么出路呢?

  作为周天子的儿子,他们有哪些出路呢?除了继承王位外,当诸侯者并不多。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周武王历经磨难,率领兄弟们艰苦创业,终于推翻殷商打下江山,那该如何规划未来呢?

  周武王的想法和普通人差不多,去世之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儿子也不能亏待,而是把他们分封到各地立国,吃那片土地的赋税,这便是诸侯。

  诸侯与周王室一样,嫡长子继承家业,其他人当卿大夫。以此类推,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卿大夫,其他孩子封为士,士下面就是平民了。

  打个比方,周武王长子姬诵继承王位,庶子姬甲被封为A国国君。

  姬甲有两个儿子,嫡长子姬乙继承A国国君之位,姬丙被封为A国卿大夫,有自己的田邑。

image.png

  姬丙有两个儿子,嫡长子姬丁继承卿大夫之位,可以享受俸禄,姬戊就被封为士,也属于贵族阶层。

  姬戊的嫡长子可以继承为士,但其他儿子就没有什么可以分,近乎为平民。

  按这种理论来说,周天子的儿子,嫡长子会继承王位,其他儿子会被封为诸侯,是这样的吗?其实并非如此。

  周朝上下八百年,等级结构相当复杂,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这种以人为主体的五级架构,只存在于战国中后期。

  西周和春秋时期,因为生产力极为落后,社会的主体是族而不是人,因此天子有王族,诸侯有公族,大夫有卿族,士有士族。

  比如《左传》中常常看到的公子某,身份是诸侯的公族,诸侯是他的族长,可他没有分封出去,未必有大夫身份。

  所以,天子的庶子未必是诸侯,诸侯的庶子也未必是大夫。换个角度说,如果庶子都被分封出去,就没有了王族、公族。

  事实上,周天子分封诸子大多集中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这四代,之后对于分封诸子的记载非常少。

  这是因为周朝初期王室实力强大,礼乐征伐出自天子,有权威把儿子分封出去立国。

  但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势弱,能掌控的人口和土地相当少,周天子的儿子们就没有分封立国的条件。

image.png

  既然不是所有的儿子都被封为诸侯,那么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都干什么去呢?

  有一部分留在王族,他们没有国君身份,一般被称为王子某。

  《左传》记载比较多,比如王子狐(周平王的次子)、王子克(周桓王的次子)、王子朝(周景王的庶长子)等等。

  这些人虽然没有立国,但是身份高贵,是王族的成员,不仅能够参与政务,而且有属于自己的禄田。

  除此之外,周天子的儿子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流亡他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弱,周天子分封儿子往往是反常情况,或源自父母的溺爱,或来自权力的博弈。

  因此这种不合礼法的分封,往往容易造成内部动乱,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比如周惠王的次子王子带,因为得到母亲惠后的宠爱,被封为甘昭公,结果发生动乱被杀;

  再比如周贞定王死后,儿子周哀王即位。不久被弟弟周思王杀死。周思王继位不久,又被弟弟周考王杀死。

image.png

  综上所述,周天子的儿子有四条出路,嫡长子会继承王位,小部分会被分封出去立国,这便是诸侯。

  较大一部分会留在王国内部,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

  另外一部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发动叛乱,如果成功,则会封王封侯,如若失败,要么身亡要么流亡他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