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蝗灾危害中国两千年,是谁最终解决了蝗灾问题?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是谁最终解决了中国的蝗灾问题?欢迎阅读哦~
说到这个蝗灾其实也还是挺烦的,很多地方这个蝗灾非常的可怕,如果没有办法治理,这个蝗灾的是致命的,最近在非洲的蝗灾就非常的严重,那么有的人问了,假如这个蝗灾来到了中国,中国会拿什么办法应对呢?其实这个问题历史上已经解决过了,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相比不少的人没听过说“马世俊”这个人。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国历史上曾饱受蝗灾侵害,这个问题直到建国后,马世俊先生回国才得以解决。
蝗灾,是造成我国古时候人民各种饥荒灾难的三大元凶之一,其余两项是水灾和旱灾。
我国在古时候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曾经是遭受蝗虫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有人说没有之一,是最严重的国家)。
有人做过统计,
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平均9年发生一次蝗灾;
宋朝(南宋北宋)平均不到4年发生一次;
元朝平均不到2年发生一次;
明清大约不到3年发生一次;
所以从这个数据上来看,蝗灾在我国封建社会发生的频率是非常之高的。
关于黄河流域频发蝗灾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是因为先发生了旱灾,无水裸露的河床比较适合蝗虫繁殖,如果当年冬天是暖冬而且第二年多雨的话,那么蝗虫卵就大量生长,从而形成蝗灾。
1951年马世俊历经3个多月,才得以辗转回国
1951年,马世俊取得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他利用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国际昆虫学大会的机会,离开了美国。后又从荷兰去了比利时、奥地利、法国、英国等地,从英国坐渡轮到了香港。
1952年初,马世俊到北京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的筹建,并创建了我国建国后国内的第一个昆虫生态学研究室。
马世俊和他的团队伙伴们,通过各种实地调研、定点观察、室内试验、数据分析等方法和手段,明确了蝗虫爆发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旱灾、水灾的交替发生,其次是社会的不稳定和贫穷落后。
马世骏的治蝗方案,是从生态地理学的角度提出的,即改造洪择湖和微山湖一带的生态结构,使其不利于蝗虫生殖和繁析的条件转化,这一方案,从环境与生物相生相克的理论出发、从而达到了通过改造环境去除蝗虫发源地的目标。
并且逐渐在各种灭蝗实践中发现,杀虫剂对灭蝗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
【在马世俊的指导下,他的研究生盛承发利用生态地理学这一理念,对治理第二代棉铃虫灾害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通过各种努力,曾经祸害我国两千多年的蝗虫灾,终于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