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禅让制是怎样的?尧舜真的是禅让皇位的吗?

  你知道禅让制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1.正史禅让制

  说到中华民族的起源历史,总不免提到黄帝,尧舜禹的上古时代,而较为完整的官方记载便是《史记》,想必《史记》就不需要详细介绍了,这本书对后世影响深远,里面记述了一个君臣和谐的黄金时代,并不是让位于子,而是让位于贤,可谓是后代仰望的榜样。更有人说,这便是我们上古时期的民主。

image.png

  2.关于《竹书纪年》

  不只是一些传统史书,还要看看其他的史书,如《竹书纪年》等等,里面所记载的尧舜禹禅让,其实是上古时代的残酷和鲜血淋漓的政治变动,舜囚禁了尧,并夺取了他的帝位。

  那么这本《竹书纪年》又是何方神圣呢?它成书于魏襄王时代,这时,各国群雄并立,百家齐放,还非儒家一家独大。这本书争议较大,有古本和今本之分,分为晋朝出土的古版和明代藏书家手里的那本今本。

  里面对于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与正统的《左转》《史记》大有不同。

  可以拿出其中记载的几件不同的事来看:1.舜囚禁尧夺取帝位,大肆打击消灭尧之前的死忠,这里面就包括禹的父亲。2.禹在夏地抗击舜,最终战胜,将舜流放。3.伊伊杀商王自立。

  这里面代表的价值观是残酷的,与传统的儒家提倡的仁礼背道而驰,未有真实记述的上古时期魅力永存,任人随说,当运用到人间帝王的统治中,残酷的丛林法则被掩盖,仁义道德礼义成为了辅助朝政必不可少的工具。

image.png

  可谓这两类古籍,一类是官方古籍,一类被传统之流排斥,被划分为野史,对于一些事情,可谓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3.两种观点的碰撞

  1993年,在郭店一号楚墓中发现了数百件竹简,整理过后发现其中包含很多古籍,其中整理出的《唐虞之道》,它结合舜的德行事迹,讲述了禅让制。

  在《容成氏》里,在尧舜禹之前的各大氏族,如轩辕,神农等全都说成是禅让,在《论语》的《尧曰》篇中,也有想象编造的尧舜禅让时的场景。这种行为在墨家的尚贤中有所体现,墨家的巨子更替便是禅让,由上一任巨子指定下一任。

  从这些来看,禅让之说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社会思潮。《战国策》还记载中秦孝公想让位,公孙衍也建议魏惠王传位于臣。虽然有这些记载,但是就拿秦孝公来说,秦国的国君是自家人由来已久,代代都是自家血脉,可以说没有代代秦国国君的努力,就没有秦国的强大,怎么可能就拱手让人,哪怕这个人是有大能之才的商君。

  就事实来看,这些禅让也确实都没有成功,原因很简单,说话谁都会说,谁会傻到真把这个当真,放弃好端端的王位,将世代积攒的权力财势托于外人,在当时礼贤下士,追求人才的背景下,说些好话也是为了体现重视人才而已。

  但是别说,在这种思潮下,还真有人迈出了实际的这一步,燕王哙,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当时燕国真实的朝政内部和王与臣子的想法,事实就是,他受到手下人的鼓动,将王位让了出去,结果不仅两人的下场非常惨淡,国家也被治理的一团糟,齐国趁火打劫,被让位的子之和燕王哙双双死去。

  本来是一桩美谈,这之后禅让说被广泛质疑,篡夺说开始崭露头角。《孟子》就斥责过这件事,认为不该胡来,将王位拱手让于臣子。之后的儒家大佬荀子也说:

  “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

image.png

  不仅儒家,庄子对这件事也非常轻蔑。法家巨擘韩非子则说尧舜那个时代的那个位置并没有多么享受,所以禅让可能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

  尧舜时代没有什么真正的文献,他们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将历史记载传承的重要性,所以这段历史多出现在后人的言说中,春秋战国诸子托古改制。不管是禅让说,篡夺说还是部落兼并说,这都是各家的学说而已,并没有真实的文献证实。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