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在下西洋之前曾经历过什么?他为什么能得到朱棣的信任?

  郑和,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外交家,他早年曾侍奉燕王朱棣,是靖难之役的功臣。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前因:明平云南之战

  1381年,明朝将领傅友德进军云南,消灭了当地元朝的残余势力。

  后果:郑和下西洋

  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率领船队拜访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多个国家和地区。

image.png

  详细过程:

  一、郑和下西洋前篇

  1399年,郑和在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今北京东坝)之战中,协助朱棣击败了明军将领李景隆,扭转了燕军被动挨打的态势。

  当时郑和刚跟随朱棣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回来,发现大本营北平城被明军包围。李景隆的大营驻扎在北平城东郑村坝。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朱棣所属将领都不敢主动出击。郑和站了出来,提议带八百骑兵突袭李景隆的大营。

  听到郑和带兵突袭的提议后,朱棣当即挑选了八百骑兵精锐,交由郑和指挥。郑和率领八百骑兵在一天深夜偷袭郑村坝明军大营。八百名骑兵冲入大营,来回砍杀,明军死伤无数。人杀得差不多时,郑和点燃了明军大营,顿时一片火海,火光冲天。朱棣见郑和的骑兵突袭取得成功,指挥主力部队冲向明军,连破明军七营。

  北平城中燕王世子朱高炽也从东直门率兵杀出,和郑和内外夹击,李景隆力战不支,率余部逃往德州。朱棣、郑和、朱高炽所率三部胜利会合,进入北平城。

image.png

  郑和原本是云南人士,出身于元朝驻守云南的官宦家庭。十三岁时被明军俘虏,后来被朱棣召到身边做贴身随从。跟随朱棣的这些年,郑和经常与蒙古人作战。

  郑和在北平的燕王府中能接触到大量图书典籍,元朝定都北京时将南宋的皇室藏书都搬到了北平,这些藏书后来都被燕王府收藏。郑和阅读了大量兵书。好学的郑和还被朱棣的谋士道衍所发掘。

  经过道衍的指导和培养,郑和很快从燕王的众多随从中脱颖而出,后来被提升为燕王府的管事太监。靖难之役开始后,郑和一直跟随朱棣身边,不仅参与军事谋划,还时常领兵作战。

  所以朱棣在在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收编完宁王朱权的部队回师被北平时,才放心地让郑和去执行突袭任务。

  二、战争后期的明朝军队

  战后,朱棣举行庆功宴,对众将士说,此战首功,当属郑和。朱棣见郑和手中的剑已经钝了,就将自己随身所佩宝剑赠予了他。

  郑村坝战役的胜利,消灭了明军大量有生力量,彻底了解除了北平之围,保住了朱棣最为重要的根据地。经此一役,燕军转被动为主动,连战连捷。郑和跟随朱棣一路征战,最后于1403年攻占南京。

  朱棣登上皇位后,为了表彰郑和在郑家坝之战的战绩,特御书“郑”字,赐给郑和作姓。三十出头的郑和被提拔为内官监太监,官居正四品。

image.png

  三.明朝宦官机构盛行

  内官监是当时皇宫内地位最高的宦官机构,不仅负责皇宫生活物资和档案管理,还掌管宫廷礼仪器物和宦官人事任免。郑和执掌内官监,成为了当时权力最大的宦官。

  朱棣夺位后,有意强调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所以多次向周边各国派出使臣,让这些国家派人来朝拜这个天朝上国的新皇帝。

  作为朱棣的亲信宦官,郑和除了内官监的差使,还先后奉命出访日本、暹罗(今泰国)等国。这都为他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打好了基础。

  结论:

  郑和在靖难之役立功被朱棣重用,也之后七下西洋做了铺垫。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